
一個普通的中國女人,40多歲了,住在地球的那一端,卻在最近引發了一場網絡眼球風暴。
一組名為“冰雪裸舞”的照片開始在網上流傳,照片上的她在皚皚白雪下舞動身軀,赤裸的身體只有薄薄的紅紗相裹。
短短幾天,她個人的頁面就已累計10多萬人次的點擊率,有人贊,有人罵。
她是誰?她想干什么?
“我不懂什么芙蓉姐姐”
貝琳達,原名姬晹。生長于江蘇,工作則在山東。2000年同丈夫、兒子移居加拿大多倫多。出國前曾經從醫還做過編輯,還在經貿公司跑過貿易。
和所有的女人一樣,貝琳達不想談論自己的年齡,只是告訴我們已經過了不惑之年。她一再強調:“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女人,沒什么特別的?!?/p>
由于貝琳達身在加拿大,所以我們的采訪是通過電話來完成的,聯系上她時,已經是將近中午兩點了。直到采訪結束,我們才意識到這在大洋彼岸,已經是清晨,將近黎明了,而一夜沒睡的貝琳達依舊聲音柔和綿軟,沒有一點抱怨。
一個女人,生活得非常舒服、安逸,還過了40歲,在一般人看來,人生的框架已經搭好,接下來按部就班地走下去就是了??捎械呐瞬⒉皇沁@么想的,對于她們來說,人生還有別的夢想要去實現。
貝琳達說自己就是這樣一種人?!皩τ谖襾碚f,出國就是一次挑戰,也是夢想。這次拍照也是?!?/p>
人物周刊:什么時候拍的這組照片?
貝琳達 :2004年1月,就在多倫多。為了這場大雪,我和攝影師等了好多天,以前下的都太小了。
人物周刊:是什么樣的原因能讓一個過了不惑之年的中國女人拍這樣的照片?
貝琳達:一般都是年輕才會有這樣的事。我的內心里面沒有太多的年齡的概念。我從來不去想,哎呀,我自己已經多么多么大了,已經老了啊。我覺得年齡就是一個數字,年輕與否只是在于心態。有的人很年輕,但意志消沉,未老先衰。
我從來就沒想我已經多么大了,我不去想,只是保持一顆年輕的心。
人物周刊:那又是什么促使您去做這件事情呢?
貝琳達:以前我看了很多人體的相冊,那些模特都很美,很年輕,身材又好。但是我看到的只是冷酷的臉,沒有背景、沒有配文、沒有思想,有的只是人體、人體、人體,沒有什么更深的東西。你不知道模特在想什么,要表達什么。
這個問題我想了很長時間,直到突然有一天我意識到我可以拿自己當模特,然后自己去配文,做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為了拍身體而去拍身體。人體本來是美麗的,唯美的,但就是這樣拍實在是浪費了。
其實我知道我不是漂亮女人、年輕女人。這些是我能夠面對的。只要我知道我在做什么、我要表達什么就夠了。
在冰雪中裸舞,展示的是女人的勇氣與純潔的美,一種對生活和愛情的感悟,我一直等待一場大雪,給我最好的空間。我等到了。
人物周刊:如果一直在國內生活,您還會做這樣的事情么?
貝琳達:可能只是想想,但不會去做。因為父母、親戚在身邊,而且工作也很忙,我考慮的會多。
而在加拿大拍,路過的人只會覺得無所謂,認為那是藝術,是勇氣之美。有的人還會給你一個微笑。也許國內也是這樣的態度,可是不得而知。
人物周刊:你的圖片在國內很多論壇上也出現了,很多人都說你這是在賣弄肉體,嘩眾取寵,你怎么看?
貝琳達:如果是賣弄肉體,我就不會去忍受零下20℃的寒冷。因為凍的時間長了,我的腳到現在還沒有恢復,都不能光腳在地板上走。
我完全可以選擇在室內拍,燈光效果會很好,也許那樣更好看。

人物周刊:可是你把照片自己收藏就可以了,為什么還要放在網上讓大家去看?你不想出名么?
貝琳達:了解我最初的想法(的人),就不會這樣說了。有人說我在貝拉網站(編者注:一個海外華人文學網站)登照片是為了炒作我的書。坦誠地說:不是的。
開始的時候只是因為自己寫完了一部小說,很多朋友看了都非常感動,原來拍的照片,他們也看過,“這么好的東西為什么不讓更多的人分享?”我想照片遲早是要給人看的,而且也算是慶祝自己寫完這部小說,才放到貝拉的網站上的。
五月份,我也曾登過文章,貝拉看過后一直鼓勵我繼續寫。我覺得這片園地是高雅之堂,我的照片也是表達一種人的精神內容,二者都是代表美的事物。登在這兒是很自然的,沒有什么不良企圖。
人物周刊:有人把你稱作海外芙蓉、芙蓉阿姨甚至是芙蓉大娘,你怎么看?
貝琳達:我對網絡懂得并不多,如果剛才不是你給我介紹誰是芙蓉,我根本就不懂什么芙蓉姐姐。
我不是海外芙蓉,首先對于網絡,我沒有刻意地去利用網絡做什么,出發點就是想給自己慶賀一下,而且我覺得我的東西早晚是要給大家看的,是美好的東西。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表現方式,就看是否會對社會造成危害。她走紅了也沒什么。有的東西流傳下來,有的東西就消亡了,一定都有自己的道理的。
我的愛情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貝琳達說自己是一個追夢的女人,因為不甘于在國內的平淡生活所以決定出國。她說自己是一個感性的女人,四十歲的人,還有著二十歲的心。
在我們的采訪中,當談到自己的生活時,她總是一直在說“我先生”如何如何,比如“我先生覺得照片很漂亮啊”,“我先生和我都這么想”……
可事實上,他和她已經分手兩年,當不經意間提到時,貝琳達非常平靜,依然用“我先生”來代替“前夫”——這個準確的法律上的稱呼。
她說:“我們之間有很深的情誼,這遠遠勝過夫妻之情。在我眼里,他是我最親的人?!?/p>
人物周刊:事實上你們都已經分手了,你還用“我先生”來稱呼他,這很難理解。
貝琳達:很多人可能都不理解:你們都離婚了,你還對他這么親親切切地,他們都不明白為什么。
我一直就想把我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也許他們不相信,不理解,但是確實發生在我的身上。
我先生人非常的好,非常踏實,很理性。其實我也挺喜歡他的狀態——穩重。我是一個浪漫的白日夢者,我的內心有一種激情,我只想演我自己。
我們的愛情注定是一場美麗的誤會,有的時候好人并不適合在一起。
人物周刊:在異國他鄉,人生地不熟。面對完全不同的環境,一家人更應該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可你們為什么會選擇分手呢?
貝琳達:剛來的時候確實遇到了很多很多的困難,可共同度過難關與分手一點都不矛盾。不管分不分,我們都在為著對方,為著孩子。
分手是自然來到,沒有第三者。我們覺得沒有必要留下一張虛偽的紙,一點意義都沒有。我們分手之后還是互相在一起交流。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我先生能過得好,過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