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2月23日下午7時,當加州圣巴巴拉的居民們都在休息時,一艘日本潛艇悄悄地駛近該城北邊的哥利塔海岸;潛艇艇長菱野幸藏一聲令下,5英寸半口徑的大炮一連發射了25發炮彈,企圖擊毀岸邊艾爾塢油田及儲油槽。幸好僅擊中一座鉆油鐵架塔及油井通往碼頭之木造堤道。
當時只有10歲大的哈立斯特說:“我們忽聽一陣嘯嘯的哨響,接著便是一陣沉重的爆炸聲,炮彈已落在屋子附近了!”他曾奔出去看見一艘潛艇的大炮口還閃著火光。另一位目擊者布萊太太也聽見聲音,她說:“我還以為是煉油廠出了什么事呢。”
雖然炮擊沒造成巨大的破壞,也沒人傷亡,但這仍然是十分嚴重的事件。而且是美國自1812年以來,第一次本土遭到攻擊。直到這次哥利塔被炮轟,加上兩個多月前之珍珠港被偷襲,才令美國人開始恐懼。因此,日本人這一小小的炮擊,在心理上也可算獲得極大的成功了。
曾任該潛艇資深軍官的南部信心后來說,他們的潛艇潛航于加州西岸外,是想尋覓一處理想的地方下手炮擊,原本計劃炮轟舊金山的,“但因實難找到一處我們可駛入并近到可用艇上大炮造成破壞的適合所在。”
假如日本人改道圣巴巴拉后,能駛近海岸,而且擊中艾爾塢那些油槽的話,確能造成極大的爆炸與災害。南部回憶說:“我們也很害怕,所以盡可能快地發射了 20幾發炮彈,我們聽見岸上汽車煞車停下來的聲音,接著是警車的鳴笛聲。”炮擊大約用了3分多鐘時間,這時日本人看見有些飛機從南邊飛來,便立即下潛,而在水面留下一具竹制潛望鏡以轉移飛機注意力。在回航日本途中,該艇又順便擊沉了兩艘商船。
艾爾塢油田被擊,現場目睹者當然驚駭不已,同時也影響到其他成千上萬相信只要是在美國本土就可安心過好日子的美國人,使他們開始改變了對自身安全的想法。
實際上,引起此一攻擊的原因,早在30年代末期便已開始了。當年有一艘日本貨輪來到洛杉磯,沿海岸北上60海里至小城圣巴巴拉靠岸。該輪停靠的目的是想獲得圣巴巴拉的原油還是裝卸貨物,已不可考,不過,貨輪船長確曾被邀上岸觀光。船長在山邊贊賞美麗風景,他在后退移動時,一不小心便失腳仰身摔人一片仙人掌叢中,頓時引起同行人等一陣大笑!但船長不了解美國人的幽默感,認為是被嘲笑和愚弄了,很沒面子,心中發誓,一定要向美國人和圣巴巴拉報復,討回公道。
其后,二次大戰開始,這位貨輪船長加入日本海軍,任一艘潛艇之指揮官。1942年2月23日,他指揮潛艇駛近加州海岸時,因他早知道圣巴巴拉有油田,這在戰時是頗具戰略重要性的,但同時他更想起受辱往事,這豈不正是對當年羞辱他的尤禮之美國佬們施以報復的大好時機嗎?于是他指揮潛艇在圣巴巴拉郊區哥利塔之北的油田碼頭附近浮出水面,并用大炮轟擊油田碼頭及周圍地區,碼頭堤道等被擊壞,由于周遭多為農田,故未造成什么其他損害,也無人傷亡,不過船長算是報了當年之仇了!
至于日本人炮擊碼頭,對美國作戰有何沖擊或影響?如果有的話也極其輕微,只有居住在圣巴巴拉附近,像蒙特西托等富人區的家庭,多把別墅賣掉,搬回東岸去了。雖然事過一周之后,圣巴巴拉及舊金山的當地報紙曾報道過此消息,但全國性的新聞及歷史記載中幾乎從未提起過此一炮擊事件,國際間更毫無所聞。上世紀50年代,一位企業家把被炮火擊壞的碼頭之木造堤道的所有木料全數買下,將之重建為一家餐廳,位置在今天101號高速公路靠近哥利塔處,餐廳取名就叫“休材餐館”,以紀念此一攻擊留下的一個地標。
那位日本菱野艇長后來的下落已無人得知,想來他為此仇得報而暗自得意吧。
在上述炮擊之后半年,日本人又攻擊過美國大陸西岸,那是 1942年的:9月9日及10日兩天,突然有兩架日本浮筒式水上飛機,飛到俄勒岡州兩次,并在美國的山林中扔下燃燒彈,是二戰中美國大陸惟一的一次被空襲轟炸,也無人傷亡。但消息同樣被封鎖未曾外漏,在歷史記載中自然也查不到任何資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