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物質文明的高度發達,既為人類的生存發展帶來了很多機遇與挑戰,但同時也帶來很多新的困惑與憂慮。由于人們頭腦中固有的營養觀念作怪,只追逐膳食的美味,因而使肥胖癥、高脂血、糖尿病、冠心病等現代“文明病”的發病率居高不下,并時刻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在我國,由于高能量膳食攝入而引起的健康問題,已在沿海發達地區出現,且情況非常嚴重。因此,在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迎來我國食品工業高速發展和人們膳食結構的重大調整時期,我們特別應關注低能量食品的開發、研制與生產。
低能量食品是當今國際食品工業的發展方向,它與功能性食品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功能性食品強調對人體機能的調節作用,長期食用可增強機體的防御功能,并調節人體生理節律,而低能量食品首先強調對人體是健康的食品,并可以長期食用,而且沒有對人體不利的負面作用。功能性食品一般來說也屬于低能量食品,二者都是屬于工業化食品。
低能量食品是21世紀食品工業的重要發展方向,它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廣闊的市場。低能量食品的品種繁多,如低能量谷物食品、低能量焙烤食品、低能量乳制品、低能量糖果、低能量飲料、低能量涂抹食品、低能量肉制品、低鈉食品、低膽固醇食品等。低能量食品的研究與開發曾受到西方國家及其政府的高度重視,同時也受到醫學界、營養學界、食品工業界的重視和深入的研究,這也是人類為提高自身健康而采取的重要措施。發達國家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例如:麥當勞的炸薯條屬于“垃圾”食品,但許多人喜歡吃,不能放棄,于是美國農業科學家就研究出低熱能的土豆,改變炸薯條熱量高的特性,來滿足這些人的需求,因為改變人們早已習慣的口味是非常困難的。在我國人民的生活日益提高的同時,特別是在人們正處于一種健康與食品享用兩難的境地之中時,低能量食品的開發與生產,無疑是能滿足人民大眾的需求的,對降低我國“文明病”的發病率也是極為有效的。
低能量食品雖然是21世紀的新食品,但它有別于人們吃了許多年的傳統全能量食品的質構、風味與口感。所以,在低能量食品的開發、研制和生產方面,不能盲目,首先要了解大眾的膳食口味,并根據本地居民膳食習慣與特點,力爭創造出具有本地區特色的低量能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