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天氣寒冷,氣候干燥,給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帶來諸多不良影響,稍有不注意便會引起舊病復發或誘發新病,特別是一些呼吸道疾病(例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等)都很容易在冬季里發生。而且,由于在冬季老年人抗病能力低下而易患感冒、流感等疾病,一旦患了感冒又會并發肺炎,還可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因此,許多老年人害怕過冬天。其實冬季并不可怕,只要老年人注意適應冬令氣候特點,順其自然,重視自我保健,就能平平安安地度過了。
一科學飲食在冬季,老年人的日常膳食應以“溫”、“補”為主,宜吃一些高熱量、高蛋白的食品,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做到稀干搭配、葷素夾雜,以增加營養、增強御寒能力。要避免或少吃涼食、刺激性食物和一些油性大不易消化的食物。
二 調整情緒臨床實踐證明,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和惡化,與人的心理狀態和情緒因素息息相關。冬季是自然界陰盛陽衰之際。所以,老年人應該避免憂郁、焦慮、緊張等不良因素的刺激,經常保持情緒樂觀、精神愉快,科學安排生活,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使意志安寧、心境恬靜。另外,要保證有充足的睡眠。一般老年人應保持8~10小時的睡眠時間并應午睡,睡覺前不要過于興奮。
三 防寒保暖寒冷的冬季,肌體調節功能也在發生著顯著的生理變化,比如皮下脂肪增多、毛細血管收縮、汗液分泌減少和組織代謝加強等,而老年人由于主要臟器逐步老化且功能減退、皮膚松弛、皮下脂肪減少、肌體代謝功能低下,致適應性和抵抗力較差,抗寒及抗病能力都明顯地低于青年人。因此,當寒潮或強冷空氣襲來之時,老年人中高血壓、中風的發病率明顯增高,心血管疾病也容易出現,如心絞痛、心梗、心力衰竭等。嚴寒還是傷風感冒、支氣管炎、冠心病、肺氣腫、哮喘的重要誘因。此外,當機體受到寒冷刺激之后,還容易發生手足裂、凍瘡或皮膚癢等。所以,老年人必須隨時注意防寒保暖,要隨天氣的變化及時增添衣褲,避免著涼,防止感冒。
四 戒煙忌酒冬季房門緊閉,煙霧不易外散,吸煙對人體十分有害,如若長期煙霧蓄積對人體影響更大。由于冬季室內外溫差較大,酒后體虛易使外寒之邪乘機而入,寒熱錯雜,極易給心、肺、腦造成損害,故應少飲或不飲。在冬季若稍有不適,如食欲不佳、發熱、咳嗽、胸痛、心悸、氣短、疲乏無力等,應及時去找醫生診治,以免延誤治療,造成病情加重。
五 改善居境每年一到冬季,人們為了御寒,常將門窗緊閉,再加上取暖設施的使用,致使室內的空氣干燥、污濁,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因此,在控制室內溫度同時,應注意保持室內整潔、空氣流通和濕度調節,定時開窗通氣,改善空氣質量。同時,取暖要適度。正確的冬季取暖方法是:室內溫度保持在18 ℃~25 ℃之間,局部取暖時間不要超過10分鐘。
六 鍛煉有節在冬季,老人應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堅持每天進行體育鍛煉,這對增強體質、舒筋活絡、防病保健大有裨益。同時,應避免外出時間過長。由于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多發季節,而老年人的肌體免疫功能低下,抗病能力差,很容易染上傳染病。此外,不宜洗浴過勤,老人以一周洗浴一次最佳,且水不宜太熱,洗后最好喝一杯熱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