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九寒天,北風凜冽,寒風刺骨,令多少人望而卻步!然而,此時此刻,在黑龍江、烏蘇里江和松花江上,頭戴皮帽、身穿皮褲的赫哲人卻在冰河上鑿冰捕魚。
素以漁獵生產為主的赫哲民族,很早以前就有穿冰捕魚的超人本領。早年是將江面上鑿穿一個面盆大的冰眼,然后垂下魚鉤靜等“愿者”咬鉤。之后,又發明了“咕咚網”、“鈴鐺網”,漁人在設網的上游打“咕咚耙”,驅趕魚群入網,魚群觸網牽動鈴響,即可起網收魚。
現在,赫哲人的冬季漁撈活動,多是在江面上連打好幾處冰眼,然后將拉網沿冰眼傳遞攔好。待魚群過后,十幾人一起收網,多則能打上千斤的哲羅、細鱗等冷水魚類。如果在捕魚的時候點起火堆,一邊烤魚飲酒,一邊講唱神奇的民間故事,則更增添了冰天雪地中的北方特有的火爆氣氛……
以魚類為主要食品的赫哲族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食魚文化”。除了曬魚干、將魚片燒熟的烤魚干、炸魚塊、將魚肉去刺粉碎后翻炒成肉松的炒魚毛、曬魚子等特殊加工的食品令人唾涎欲滴以外,赫哲族的生制魚食品也別具風味。其中,最有特色的“剎生魚”就有“刨花魚”、生拌魚絲、蘸魚片、生拌鰉魚鼻翅等各種花樣。其中尤以“刨花魚”和生拌魚絲最受歡迎。
“刨花魚”,赫哲語稱“蘇日阿克”,是冬季吃魚的一種方法。將凍著的鱘、鰉、哲羅、細鱗、牙布沙等魚剝皮,薄薄地切刨成片,就像刨花一樣,然后不加烹飪,直接蘸上醋、鹽、辣椒油食用,其味道鮮涼爽口,實在是酒宴上待客的上品。
生拌魚絲,赫哲語叫做“他拉克阿”。多以鱘、鰉、草魚、白魚等鮮肉為原料。從魚骨上剔下成片的魚肉,細細的切成絲,拌上北方山林特產的“姜、蔥”和“野辣椒”,點上醋、鹽,即可食用。在沒有醋的時候,赫哲人把野櫻桃搗成漿汁拌進去,味道可口,別有一番山野的原始風味。現在的生拌魚絲,又加入了粉絲、豆芽、土豆絲、白菜等材料,作料仍以姜、鹽、辣椒油、蔥、蒜為主,色香味俱全,更加膾炙人口。
赫哲族在常年的捕魚、狩獵生活中,形成了獨特的飲食風俗和習慣。在下河捕魚連日勞作期間,在進山打獵、爬冰臥雪的日子里,赫哲人以鮮活魚和動物為主食。他們憑借一只吊鍋和簡單的燒烤來加工食品,享受著大自然賜予的美味佳肴。吊鍋是將有兩個鍋耳的鐵鍋,用鐵絲或麻繩吊起在樹枝搭成的支架上。然后攏起干柴,在吊鍋下點起火堆,即可用吊鍋煮食魚湯、魚飯、獸肉及獵物的新鮮內臟等。當集體捕魚或進山打圍時,七八個人圍坐吊鍋旁,隨吃隨煮,一邊飲酒,一邊說唱,吊鍋中飄然而起的熱氣和香味,讓人在品嘗飯菜的美味之余,還似乎品味到勞動收獲后的快慰。
赫哲族的燒烤飲食也別具特色。在河畔沙灘或深山老林之中,架起火堆,把魚分半切片,或用樹枝把動物的肉塊穿成串,放在火上燒烤,當魚片、肉塊逐漸變色,發出一股誘人的香味時,漁民或獵人掏出懷里帶有體溫的燒酒,慢慢地嘖咂、品嘗自己親手做成的酒菜,那是多么的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