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烹調過程中,為了加快菜肴的烹調以及準確地把握菜肴統一的質量標準,往往采用一次性、較大批量地進行復合調味汁的兌制。各種調味汁的制作,對于家庭常見菜肴的烹調,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只要熟練地掌握各種調味汁的制作,即可烹調出味道各異的美味佳肴來。
下邊簡要介紹幾種常用的復合調味汁的制作方法及應用實例。
一、芥末汁
1. 取1水杯,先以80 ℃的熱水燙一下杯子。杯中下入芥末,沖入80 ℃左右的開水把芥末化開,調勻。加蓋,燜出香味。
2. 以溫開水調芥末,再加香油、醋、白糖、鹽各少許,拌勻,清除雜質,放2小時后,即可拌食。如使用芥末油,則是先用一小勺芝麻醬以少許水解開,再加上調料,放入芥末油調勻,澆在原料上拌食。
實例:拌三絲(黃瓜、粉皮、火腿絲),芥末鴨掌,拌尤魚絲(先以開水焯,再以冷水拔涼后拌食)。
二、蔥油汁
1. 蔥白切細絲,放入碗內,加少許白開水、鹽、味精調勻。
2. 炒勺上火,放香油50克燒熱(7~8成熱)迅速將熱油倒入碗內,發出刺啦聲,散出蔥香味即可使用。
實例:蔥油汁適合動物性原料,如蔥油白斬雞(以廣東“三黃雞”味道最好)。
三、椒麻汁
1. 先做椒麻茸,將花椒洗凈,以開水泡軟,加入蔥白,用刀剁成茸。
2. 在椒麻茸中,放入1份香油,2份醬油及少許味精,調勻即可。
實例:椒麻雞塊,椒麻白肉,麻辣豆腐,麻婆豆腐。
四、魚香汁
炒勺上火,打底油,先放姜末煸出香味,再依次下入蒜末及蔥花、剁碎的豆瓣醬(或四川泡椒)。待各種香味溢出后,順鍋邊淋入料酒。最后,加少許鹽、食醋、白糖(糖與醋為1∶1)、味精(稍多些),并加熱水少許。在火上多燒一會兒,如湯汁過多,可勾點芡,出勺時淋紅油。
實例:魚香肉絲,魚香茄子,魚香油菜。
五、酸甜汁
1. 南式。炒勺上火,打底油,煸番茄,下白醋、白糖、少許鹽、辣醬油,放少許水,撒蒜末,燒一會兒,勾芡,打明油(用熱油),出勺即成。糖與醋比例為1∶0.8左右。
2. 天津風味。方法相同。調料用白糖、紅醋(用獨流醋或鎮江香醋)、醬油、少許鹽、水、蔥姜蒜末。白糖與醋比例為1∶1左右。
實例:番茄魚條、古老肉、菊花魚、糖醋排骨(排骨腌漬入味,過油炸熟,拌了糖醋汁即可食用)。
六、蠔油汁
炒勺上火,打底油,蔥姜熗勺,以小火煸蠔油,烹料酒,放白胡椒粉、雞精、番茄醬、醋各適量,加水,煮一會兒,勾芡(水淀粉中點香油)。
實例:蠔油生菜(生菜可用香油煸一下效果較好)、蠔油牛柳。
七、蒜蓉汁
炒勺上火,打底油,以小火煸蒜末,呈金黃色時,烹料酒后再用開水烹一下,在鍋中燜一會兒。然后加鹽、味精、白胡椒粉(這幾種要稍多些,才能提蒜味)。放少許醋、白糖,熬一會兒,勾點薄芡,打明油出勺。
實例:蒜蓉西蘭花(或苦瓜、豆角、菠菜)。如是熱菜,焯水后就以冷水沖一下。蒜蓉雞片(或魚片、肉片)。動物性原料要上濃漿,焯水后去掉粉子,拌以蒜茸,即可食用。
八、豆豉汁
將豆豉洗凈,剁碎成泥。大蒜搗成蒜茸(可與豆豉一起搗),豆瓣辣醬剁碎,炒勺上火,打底油。先將蒜茸煸成金黃色,再下蠔油及豆豉,用小火炒一下。最后下豆瓣醬、鹽、白糖、味精、雞精、白胡椒粉,烹料酒,放少許醋,放高湯,以小火炒汁,如炸醬一樣使醬汁炒濃,淋香油出勺。豆豉汁有一種特殊的香味,植物性、動物性原料均可使用。
實例:豉汁苦瓜(或榨菜),豆豉魚。
九、怪味汁
用一勺醬油調麻醬呈米湯狀。然后放入醋、辣油、白糖、鹽、花椒面兒、料酒、蔥姜末、蒜片、香油、熟芝麻調勻。
實例:怪味雞,涼拌白肉,怪味海帶絲等動物性或植物性原料均可。
十、咖喱汁
1. 炒勺上火,打底油,下入洋蔥頭片稍炒一會兒,再放咖喱粉,以小火煸出香味。
2. 炒勺內放適量調和油,再放入面粉以小火炒熟。其濃稠度如同調開的芝麻醬。
3.將以上兩種原料混在一起,然后下入蒜末,加水以文火多煮一會即成。
實例:咖喱牛肉,咖喱雞塊,咖喱土豆,咖喱肉片等動物性及植物性原料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