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讀者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物流對企業在市場上能夠取勝的決定作用變得越來越明顯。從本質上說,企業在市場上的表現欠佳是由產品的質量、價格以及產品的供給三個因素決定,其中任何一個因素對企業的競爭能力都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而這三個因素都分別直接受到物流的影響。
世界經濟正在縱向上對制造商、供應商、顧客、貿易和物流公司進行重新分工。介入生產以及銷售環節的第三方物流的出現將是物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第三方物流給價值鏈上的各參與者帶來了極大的好處和方便,必將成為21世紀物流業的主流。
而第四方物流的引入,則將在更高的層面上對中國這個制造業大國帶來全新的效率和發展契機。
《成功營銷》雜志關注中國物流業的發展,希望以自己的視角和自己所獨有的資源為此做出貢獻。
《物流》特刊將承載我們的視點、努力和愿景。并以此回報讀者。
名詞解釋
物流:
(1)最大限度地優化從制造商到消費者之間的運輸和運輸流動信息的分配;
(2)利用先進信息技術和專業能力盡可能地減少商品庫存,降低運輸費用,加快交貨時間并提高客戶服務水平。
供應鏈:
涉及將產品或服務提供給消費者活動的全過程的上、下游企業所構成的網絡。如服裝制造企業上游是纖維和布料生產廠,下游是批發商和零售商,最終到達消費者。顯然,這個供應鏈體系中所有的企業都具有相互依存的密切關系,但是在傳統方式中,它們并沒有太多的協作。
第三方物流:
由供方與需方以外的物流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的業務模式。
第四方物流:
指一個供應鏈的集成商,它對公司內部和具有互補性的服務供應商所擁有的不同資源、能力和技術進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應鏈解決方案,又稱之為“總承包商”或“領銜物流服務商”。
公路物流走向
文/本刊記者邱小立
2005年春節期間,成都的陳南明師傅并沒有像往年那樣,呼朋喚友擺龍門陣、打麻將,而是忙著跑長途運輸掙錢。他的那輛20噸的大卡車,跑廣州一趟,光公路通行費一項,就比以前少交1000多元。
國家政策利好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公路物流的主體不是重型汽車,反而是那些理論運輸效率并不如重型汽車的單車。這是因為這些單車通過超載彌補噸位不足、相互壓價爭取貨物等辦法搶占市場。再加上大小噸位車輛道路通行費比價關系不協調,又出現了“大噸小標”、非法改裝車輛等問題。
和君創業咨詢公司副總經理周彥平對記者說,公路物流存在的問題,與國家在這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執法不嚴有關系。但進入2004年,這種狀況開始發生改變。交通部、公安部等七部委聯手,從2004年6月20日起,統一口徑、統一標準、統一行動,在全國范圍內,對超限超載車輛進行集中治理。
隨著治理力度的逐步加大,公路運輸超載現象被很大程度遏制。這使得貨主面臨兩種選擇,一是繼續使用噸位比較小的車輛運輸,但隨著單車裝載量減少,市場對這種車輛的需求量相應增長,供需關系的變化自然帶來價格的變動。同時,因為不能超載,車主對等量貨物的運費也必然相應增加。二是選擇重型汽車運輸,雖然與過去使用超載車輛運輸相比,運費會有所提升,但低于正常運輸的單車運費。
另一方面,2005年1月1日實施的《關于降低車輛通行費收費標準的意見》,對于重型汽車來說,也是一個利好消息。交通部公路司司長張劍飛解釋,這次降低通行費收費標準的對象是載重10噸以上的貨車:對大于15噸的貨車,在《意見》實施前的收費標準基礎上降低30%,對10至15噸的貨車,降低20%。正是這個文件的實施,才讓成都的陳南明師傅有那么高的工作熱情。
市場呼喚重型車
和君創業董事長李肅認為,重型車能否成為公路物流主體,關鍵還得看貨源是否充足。
未來一段時期,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伴隨而來的大規模生產、大量消費,這些商品從生產地到消費地,都需要運輸,而這些大客戶對速度和單位運輸的量的要求都很高。與其他運輸工具相比,重型車有比較明顯的優勢。
雖然有固定資產投資降溫造成的負面影響,但能源、交通等行業在今后幾年內,仍將得到國家重點支持。進一步提高貨運量加快貨物周轉速度,不僅需要更現代化的物流管理,也需要更多的車輛投入運營。而2004年能源問題中最為凸顯的電煤緊缺,在今后幾年還會持續,運輸壓力仍然十分巨大,這些都是對重型車貨源的保證。
周彥平認為,重型車還有一個重要的貨物來源。隨著中國高速公路骨干網的基本形成,以及現代物流體系的發展,國內正在出現一些物流中轉城市,每個中轉城市都覆蓋一定的區域,中轉城市成為貨物匯集和發射地,貨物若是流動都要經過中轉城市,中轉城市間出現大宗貨物運輸的爆炸性需求。國家有關部門也正在推動這個中轉城市的發展,根據交通部的規劃,到2010年,全國要形成100個左右現代物流中心或貨運中心。而能夠承擔這種大宗貨物運輸任務的工具,重型車同樣具有比較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