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教皇約翰·保羅二世逝世。
4月8日葬禮當日,大約有100萬人到現場參加這現代史上罕見的大規模告別活動,世界各地至少10億人通過電視直播,觀看這歷時3小時的葬禮。受邀而來的貴賓有2500人,包括至少70個國家的總統和總理、4個國王和5個女皇。美國總統布什、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英國首相布萊爾、法國總統希拉克,還有伊朗總統和敘利亞總統都到了。
約翰·保羅二世首先對于穩定羅馬教廷功不可沒。他生于波蘭,原名卡羅爾·沃伊蒂瓦,他是450年內第一位非意大利裔的教皇。他的前任約翰·保羅一世僅僅就任34天就謝世于自己的睡床,就在羅馬教廷的聲望岌岌可危之際,約翰·保羅二世就任,為失落中的梵蒂岡指明了一個發展方向,而他在教皇寶位上一坐就是27年。
當選教皇時,約翰·保羅用不太流利的意大利語向全世界的觀禮者說的第一句話是:\"你們不要害怕,向基督敞開心扉吧!\"這是約翰·保羅二世的標志性口號,在其治下的27年中,他就是用這種精神治理教會的。
約翰·保羅二世當選為教皇所說的第二句話是“如果我的意大利語講得不好,請糾正我”。因為他深深地知道,作為一個非意大利人的主教,他是難以介入梵蒂岡管理層的行政工作和解決其內部矛盾的。于是,他不得不采取完全超然的態度,全力貫注于外事,盡量挽回世界對天主教的印象。
對梵蒂岡保守的神職人員來說,教皇保羅二世打破了過去的許多慣例。在過去,教皇喜歡待在梵蒂岡的小圈子里,坐等教民敬見,不管你是總統或總理,而保羅二世卻始終保持著繁忙的行程表;他親自飛到世界各地去下跪親吻被訪國的土地,廣見平民百姓,促成百萬人聚會;他在位26年來出訪過將近130個國家,據說他的行程比過去所有教皇的總行程加起來還要長。
保羅二世還頻繁出訪,所到之處往往引來人山人海。為吸引青年天主教徒,他跨越大西洋前往美國,參加1993年在丹佛市的世界青年日。他還曾參加1997年法國巴黎召開的一百萬人青年節,參加了2000年在羅馬舉行的青少年節;2002年即使身體非常脆弱,他仍堅持到多倫多訪問,接見年輕人,受到那里的年輕人的歡呼。在參加青年人的活動時,他甚至與年輕女孩子登臺起舞。這些雖不能保守的天主教徒所接受,可他卻贏得了青少年的心。
其次,他非常關心世界政治,并且側面介入政治的教宗。只要世界哪一個角落出現混亂,他不是身臨其境,就是呼吁和平。他呼吁世界各種教派互相友好尊敬,并邀請如基督新教、猶太教、東正教、伊斯蘭教、佛教等等到梵蒂岡來做客,共議世界和平。1999年,他訪問了羅馬尼亞,并與當地的東正教主教會面,這使得他成為自從1054年的東西教會分裂之后,第一個拜訪東正教國家的教宗。
保羅二世是西方社會中頗具爭議的人物。如當代最有影響的德國天主教神學家之一漢斯·庫英克指出“保羅二世不是最偉大的教皇,而是20世紀最具有矛盾性的教皇”。事實上,保羅二世在很多社會問題上的采取了非常保守的。他無視科技的進步,不肯授予女性神職,堅決反對同性戀,反對人們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對流產就更是深惡痛絕。他把避孕和婚前性行為視為內在的罪惡,也反對安樂死。他甚至對使用避孕套防范愛滋病也有異議,認為是對導致愛滋病傳播的行為進行鼓勵,結果造成一些信徒處于生命危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