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有一個人提著幾斤雞蛋去看一個病人,殊不知卻被病人家屬將雞蛋甩出了門外,弄得這人好尷尬。雞蛋是營養品,為什么不能送病人呢?原來當地是最忌諱給病人送雞蛋的,因為“蛋”與“斷”同音,有“斷祿”(斷食、死亡)之嫌,認為很不吉利。后來這個人在別人的點撥下改送面條才消了病人家屬的氣。因為面條長長的,寓長壽之意,是吉祥之物。
還有一個人開了一家專賣干筍、干菜、干魚、干海帶之類的小商店,取名“徐記干菜店”。結果生意很清淡,而別家經營同類商品的店家生意卻比他的好得多。他很納悶,就去請教一位老先生。老先生告訴他,是因為他的店名取得不好,不吉利,不如叫“發菜店”。干菜都要經過水發后才能烹飪食用,“發菜”與“發財”諧音,買賣雙方都圖個吉利。果然將店名改為“發菜店”之后生意紅火起來。
中國人就是有這個講究,說話講究忌口,講究討“口彩”。比如殺豬,平日可以叫殺豬,但到了過年時,就應該叫“洗豬”,“喜”與“吉”同音,又貼切又吉祥。對于豬身上的各個部位也都有許多吉利和文雅的叫法:豬舌頭叫“轉頭”與“賺”諧音;豬屁股上的肉要叫“坐墩”或“圓尾”,取圓滿之意;豬的尿泡要叫“小肚”好聽些;豬耳朵叫“順風”,取順風順水之意;豬大腸要叫“下水”,順水而下;豬蹄子是發奶之物,因此叫做“發蹄子”,取諸事大發之意;豬的里脊肉最嫩,因此有的地方將里脊肉叫“幺妹子肉”,多么動聽!
還有些魚也有一些吉祥的叫法:黑魚要叫財魚。鯉魚叫喜頭魚,因為鯉魚是發奶之物,別人家生了小孩,送幾條鯉魚去祝賀,用紅紙卷個小筒子塞在鯉魚嘴里給人家送去,因此稱作“喜頭魚”。在我家鄉洪湖過去有一家做烏龜湯的特色餐館,但大家都不叫烏龜湯,而叫“八卦湯”,因為龜板形似道教的八卦,取名八卦湯,十分吉祥。醪糟叫米酒或甜酒,甜蜜而長久。還有的地方將醋叫小酒,也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