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張桌 多道菜 黑 狐
幾個月前,籃球提出“裁軍”;幾個月后,排球決定擴軍。聯想到足球的欲擴又止,三大球聯賽,真是各念各經,惟恐自家的香火,敵不過別廟的繚繞。
體育項目聯賽的規模,類似于投資辦企業,車間過大,供大于求,一口吃不了胖子,反把自己噎著;車間過小,供不應求,飽漢子不急餓漢子急,拎著錢的老板找不到門路投資俱樂部,就會把這個項目罵個狗血噴頭。車間的大小.跟生產什么產品有很大關系。足球曾經是搶手貨,老板投資像是搶著送禮的,所以,只要一年內的比賽時間安排得開,聯賽隊伍可以多到足夠多。乒乓球超級聯賽,養一個俱樂部一年只要一兩百萬,老板多半還是咬咬牙來的,個別俱樂部甚至鬧飯荒,這樣的局面下,就不太容易把攤子再鋪大了。籃球的情況,跟乒乓球大同小異,場面熱鬧歸熱鬧,畢竟老板們是小本經營,絲毫不敢把PARTY往豪華里弄。
排球和籃球還有一層特殊性,他們需要的都是大個子,全國的人才有限,誰也不能造一種藥,一夜吃出一群巨人來。一旦擴軍,很容易濫竽充數。籃球的裁軍動議,據說就是對某些隊伍質量不滿。
在三大球里,排球的人氣是最遜色的,也是最缺乏“造星”意識的。沒有球星的魅力,便沒有聯賽的光彩。看這樣的比賽,總是覺得缺少點什么,好比參加一個宴會,菜肴豐盛,卻仍然感覺少一道美味,拍拍肚子,已經圓鼓鼓了,可就是覺得沒吃飽。聯賽的精彩和聯賽的質量,其實是和規模沒有關系的。中國搞足球甲A聯賽的時候,人家韓國只有大學里的聯賽,而且只有8支隊伍,拉出來的國家隊,照樣響當當是支英雄的隊伍。
多設張桌子,也許真的因為客人太多了,不過.讓宴會的氣氛熱鬧起來,一定要在端上的菜上下功夫。哪怕大家擠一擠,多一道美味,少張桌子就少一張吧。
排球聯賽是公益事業 賽沃雷
10個月以前,在中國足球俱樂部的投資人為了投資足球顆粒無收的問題與中國足協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足協掌門人閻世鐸在對手的緊逼之下倉皇接招,荒腔走板地冒出一句:中國足球是公益事業。在之后的一系列補充之下,終于形成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足球現狀初探。簡而言之就是,你們根本就別跟我談掙不掙錢的事情,這項事業就像希望工程一樣純潔,只有付出,沒有收益,想賺錢的人別來。
后來閻掌門離開足協,這項職業足球不掙錢的課題也就沒繼續研討下去。而且因其荒唐,根本就不再被任何人提起。
其實,閻掌門的話說得并不算大錯特錯,只是他說錯了地方。他形容的那個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而不以掙錢為目的存在的聯賽,不是中國足球,而是中國排球。
至少在目前階段的中國,人們去看排球聯賽的目的(也是贊助商們贊助中國排球的原因)大致可以歸納為兩個:一是出于對20年前中國排球黃金時代的懷念;二是出于對重新崛起的中國女排的愛戴。
關于中國排球的另外兩個事實是,打排球的人數和看排球聯賽的人數都呈現出下降的趨勢。最近15年里,中國排球在與其它項目爭奪人材的競爭中并未占得先機,籃球、游泳、羽毛球、跆拳道等項目都頗得女孩子們的青睞。
中國排球的優勢在于,隨著女排的兩次奪魁,一段新的黃金時代正在形成,人們對于排球的關注程度正在提高,人們有前往體育館觀看排球比賽的愿望,從事排球訓練重新成為一些女孩子們的選擇。
在這種局面下,最順勢而為的舉動就是擴大參與最高水平聯賽的排球人口,擴大排球聯賽的地域,男女最高級別聯賽的擴軍無疑是有效的做法。
至于擴軍導致的聯賽水平下降以及對抗不足,那不是中國排球的戰略問題,那只是與聯賽的賽程和賽制有關的戰術問題,并非不可解決。
死撐,還是撐死? 老 梁
前兩天打開電視機,看到央視體育頻道在新聞里極力鼓吹“步步高”排球聯賽擴軍,排管中心宣布下賽季男女隊各擴至16支,為了充數,把原先打優勝賽的多支弱旅拔到甲級聯賽里。直面水平懸殊的問題,排管中心擬采用分組循環的方式,美其名曰:大聯賽套著小聯賽。著實開了賽制亙古未有之先河。
央視體育頻道宣稱與排管中心近年來的合作是地地道道的“雙贏”,我真不知道他們面對冷清的排球市場竟然還有如此鎮定自若。
這幾年的排球聯賽比賽缺乏懸念,球迷興趣不高,贊助少人問津,基本上是一個死撐的局面,排管中心沒什么更好的辦法,想出了“擴軍”這個老套的主意。殊不知在聯賽的職業化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之前,湊數式的擴軍極有可能使聯賽從死撐走向撐死。
中國很多所謂的職業體育聯賽一開始的出發點就歪了,像足球聯賽是為了解決國家隊水平較低的問題,乒乓球聯賽是為了解決國手收入較低的問題,這都與“職業”二字背道而馳。排球聯賽也不例外,據說是為了中國男女排在國際大賽取得好成績而練兵。比較典型的是北京女排的主力二傳手馮坤,為了養傷備戰國家隊比賽,整整缺陣一個賽季,不理北京女排死活,聯賽管理層居然無人指斥其非。可見在奧運戰略下,聯賽更像個童養媳。
盲目擴軍早有失敗的先例,眼下的中超聯賽大連實德、魯能泰山高高在上,而有七八個球隊組成的好大一個弱勢群體卻在苦苦掙扎,如果中超有嚴格的準入制的話。肯定會有一半的球隊被拒之門外,這些爛隊的存在對聯賽實在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必然會拉低整個聯賽的競爭標桿。從商業開發的角度來看,劣幣驅逐良幣成為必然。
排球聯賽也這么搞,便有可能步中超之后成為中國第二大垃圾聯賽。在現有球隊大半職業化不達標,整個聯賽管理水平、商業開發和品牌形象都一塌糊涂的前提下,盲目擴軍的結果只能有兩個:第一,聯賽水準進一步降低;第二,越來越多的球隊混一天算一天。
責編/張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