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商涉足零售,零售商參與制造。國美們氣吞如虎,而中國家電行業正在上映一場“無間道”
“首富”黃光裕又有驚人之舉。6月19日,黃光裕宣布將與愛多集團共同組建合資公司,研發自有品牌的家電產品。當天,黃光裕還以愛多集團大股東的身份出現在汕頭愛多集團新工業園一期的落成慶典上。愛多集團新聞發言人表示,黃光裕旗下的鵬潤投資將收購愛多集團51%的股份,而原愛多旗下的深圳(愛多)高科技研發基地將在研發自主知識產權方面發揮作用。據悉,目前黃光裕已為愛多工業園投入3000萬元資金,計劃還將投入1.2億元。
在這個消息引起業界震動的時候,鵬潤集團旗下的中國香港上市公司國美電器(0493.HK)于21日發表公告稱此次收購是鵬潤投資所進行的,鵬潤集團及國美電器并未收購愛多,此次合作也并不代表鵬潤集團或國美電器將進軍生產制造領域,鵬潤集團仍將以零售和地產為主營業務,國美電器仍將致力于家電零售。
盡管如此,這一事件仍然被業界解讀為家電渠道巨頭國美向上游產業鏈的又一次擴張。據國美電器運營中心總經理孫一丁透露,國美并不排除生產自有品牌產品和個性定制產品的可能性。
無巧不成書,在零售巨頭把資金鏈伸向上游制造領域的時候,家電制造企業也開始向零售行業進軍。6月4日,TCL集團投資2億元人民幣打造的幸福樹電器連鎖有限公司在河北滄州開出了第一家分店,它將與國美、蘇寧等家電連鎖一樣,采取全品類銷售模式,而非只賣TCL的產品。按照TCL的計劃,3年內幸福樹的門店規模將達到3000家。
制造商涉足零售,零售商參與生產,上下游的融合似乎成了家電產業的一種時髦。
事實上,國美并不是參與制造的第一個家電零售企業。早在2004年4月,蘇寧就與熊貓集團共同組建了南京熊貓電器設備公司,此后還與海爾聯合成立了海爾蘇寧經營推進公司。家電連鎖企業頻頻出手制造領域的原因何在?國美、蘇寧等家電巨頭以強大的渠道控制能力,支撐了其低價策略和全國擴張。如果能夠參與到上游廠商的生產計劃中去,無疑將使其渠道控制能力更加強大,也能使其成本控制更趨完美。這是吸引家電巨頭們的最根本原因。
但渠道的過于強大也使家電廠商們喪失了在產業鏈中的主動權。家電零售企業利用渠道資源征收各種“苛捐雜稅”的做法,使得雙方交惡、反目的事情時有發生,國美就曾因過度壓價而遭到不少家電企業的集體抵制。
不過,愛多選擇“賣給”國美,并非無奈之舉。作為零售終端,國美掌握著許多客戶的一手資料,如果能夠通過合作獲得這些資料,愛多將能夠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和生產。
愛多“外嫁”似乎是家電企業為了增強自己的主動權而做出的一種選擇—收縮營銷隊伍,轉而與家電渠道加強合作。相比之下,TCL則選擇了另一條道路—通過重新建設自己的銷售隊伍,來改變依附于渠道的現狀。
不過,TCL的如意算盤遠不止于此,它更希望通過幸福樹吸納更多的家電品牌,以分攤銷售成本,另一方面又在短時間內獲取大量資金。有業內人士分析,幸福樹將采取與國美、蘇寧等一樣的方式,以結算時間差獲取幾億元到幾十億元的流動資金,這些資金甚至有可能用于彌補TCL的跨國并購所帶來的巨大虧損。
據悉,幸福樹把市場重心放在了三、四線城市。由于國美和蘇寧將精力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給TCL在家電零售領域的擴張留下了市場空間。不過在中國家電零售市場的進入門檻已經相當高的情況下,幸福樹能否得到真正的“幸福”還有待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