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的發現與確定 人們外出郊游、旅行,經常需要用水來洗漱、野炊,但在旅行中帶著一個水桶,又會覺得不方便。我想,如果有一個能伸縮、能折疊、可變形的水桶該多好!使用時,它又和普通水桶一樣,不用時占地方又極小,這樣的水桶,會給出門旅行的人帶來許多方便。于是我便產生了研制旅行水桶的念頭。
通過上網查證,發現市場上還沒有這種水桶或同類產品出售,所以,我把旅行水桶確定為一個研究課題,進行開發、研究。
研發過程 旅行水桶應具有的主要特性標準:1.變形功能。在水桶不使用時,能把它的體積變得很小,便于出門攜帶。2.使用方便。使用時,能方便的完成蓄水、運水工作。
設計猜想 實現水桶的變形功能,就要用質地柔軟的材料制作桶身。為此,我首先想到了用類似于塑料袋的物品(或使用帶有橡膠涂層的,能制作雨衣的布料,制成的袋子)來代替水桶,因為塑料袋在蓄水、運水方面幾乎和普通水桶具有相同的功能。不同的是,用塑料袋裝水時,不能將塑料袋象普通水桶一樣,直接放在地面上。否則,由于塑料質地柔軟,塑料袋將會坍塌,水會從袋里流出。解決這一問題,無疑是研制旅行水桶的關鍵所在。
怎樣才能讓裝滿水的塑料袋,放在地面上而不坍塌呢?我猜想,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方法應該是借助于液體的浮力。因此,我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方案。
本旅行水桶的設計方案,是在普通的塑料袋上部沿內側,加裝一個環形浮力圈,讓浮力圈與塑料袋側壁連成一體,用浮力圈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來承擔塑料袋側壁及浮力圈所受的重力,以保證裝水的塑料袋放在地面上時,側壁不會坍塌。制作浮力圈的材料,可以用密度較小的泡沫;最好直接用塑料、橡膠等材料制成可充、放氣的環狀圓筒,要使浮力圈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等于、或略大于塑料袋側壁及浮力圈的重力。
理論驗證 方案確定以后,最大的疑慮就是:塑料袋中裝水時,上部的浮力圈會不會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如果能受到浮力作用,那么,旅行水桶的設計方案即是可行的,否則,這個方案就是失敗的。
為便于理論驗證,假定浮力圈的橫界面為矩形,則旅行水桶的剖面圖可簡化成圖2所示的情況。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浮力圈左表面不與水接觸,因而不受水的作用力;而浮力圈的右表面與水接觸,水對它會產生一個水平水平向左的壓力,從整體情況看,這個力的作用效果,是把整個浮力圈撐圓。
在豎直方向上:浮力圈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壓強P上=0,所以,浮力圈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壓力F下=0。浮力圈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壓強P下=0,因此,浮力圈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壓力F下=P下xS=0且方向向上,也就是說:水對浮力圈有向上的作用力。可見浮力圈會受到向上的浮力。
綜上所述,當旅行水桶中裝有水時,水對浮力圈會受到兩個方向上的作用力:一是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它的作用效果是將浮力圈撐圓;另一個是豎直向上的力,讓這個力承擔浮力圈和桶壁的重力,就能保證水桶放在地面上時,桶壁不會坍塌。所以,從理論上阱,旅行水桶的沒計是完全可行的。
實踐檢驗 為了驗證旅行水桶的使用效果,我制作了旅行水桶的模型,進行實踐檢驗。
結果表明:1.旅行水桶的設計方案正確,可實施性強。2.從使用效果上看,還存在著一定缺點:將水桶裝滿水后,水桶易傾斜,穩定性能差。
改進成型 為克服上述缺點,在不改變原有設計的基礎上將桶底、浮力圈設計成圓形,且桶底直徑大于桶口的直徑,使重心下移。實踐表明,這樣改進后的旅行水桶,隨著水位的上升,水桶憑借浮力圈的浮力,自然上升,不再傾斜使用效果非常理想。
開發前景 旅行水桶結構科學,制作簡單,成本低廉,有較好的生產發展前景及很好的實際效益,適合各類規模的廠家生產、開發。
本旅行水桶具有攜帶方便,環保安全,實用性強。作為汽車的備用水桶,會給司機朋友帶來極大的方便;用于旅游,也會受到旅行愛好者的青睞:用于家居生活,也會給人們帶來方便和情趣。將旅行水桶轉化成旅行臉盆等日常產品,可以作為旅行帳逢、氣墊褥子等旅行產品的配套產品共同開發,定會給更多的人帶來實惠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