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一天,美國銀行家拉欠夫·夏德爾在紐約一家大飯店宴請賓客。
豪華的餐廳,可口的菜肴,周到的服務,使賓客們心曠神怡,胃口大開。夏德爾也為能與這些社會名流共進晚餐感到十分愜意。
宴會剛結束,秘書來到夏德爾跟前低聲耳語:“老總,今天我忘了帶錢包了!”
夏德爾一聽大吃一驚,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口袋,竟也分文沒有。那時的美國,還沿用吃飯買單,當場結帳的方式。
更令人尷尬的是,飯店的經理不認識夏德爾,他望了望這位客人狼狽的神情,大概猜出了其中原因,便微笑著對夏德爾說道:
“先生,你不必著急,請你或秘書到電話間去一下。”
等到銀行人員接到電話過來后,夏德爾和秘書才不好意思地離開了飯店。
回到家后,夏德爾對當晚的丑態一直耿耿于懷,好長一段時間都無法忘卻。前車之鑒,今后如何預防才不至于重演丑劇呢?他順勢想到了這個問題。
慎重考慮再三,夏德爾找來了一批豪富巨商,共商對策。
有人說,外出一定叮嚀秘書把錢帶好帶足。不過,秘書也有遺忘的時候,這個主意并不保險。“那就把錢包緊緊帶在腰上吧。”又一個老板出主意。然而,大家又感到這種親自帶錢包在身的建議有失富商的身份。只有那些小老板們才用鼓鼓的錢包去炫耀自己呢!
想來想去,還是愛動腦筋的夏德爾想出個即可吃喝玩樂,又不必帶錢,還可抬高身價的方法:組織一家“晚餐俱樂部”。規定凡俱樂都會員,可以在紐約27家飯店酒樓,使用一種“信用憑證”記賬用餐消費。
此舉一出,果真大受歡迎。要求入會的企業家、社會名流與日俱增。夏德爾在1958年對外公開發行了世界上第一張信用卡——美洲銀行信用卡,并成立了美國美洲銀行國際信用卡公司。
接著,美國運通公司的運通卡、大來信用卡公司的大來卡,以及萬事達卡、維薩卡、JBC卡、百萬卡和發達卡紛紛問世。
隨著社會發展需求的不斷增加,信用卡的功能也從開始的餐飲業擴大到多個領域。人們持卡購物、轉賬、儲蓄、交費等。信用卡的錢包化與智能化廣泛地影響著現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