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google上輸入“總部基地”四個字,馬上就有733,000多條相關聯接撲面而來。但你仍會有疑問:總部基地究竟是做什么的?有個流行的回答是:總部基地不是做地產?打死我也不信。那么,總部基地是否代表了一種新地產?還是自有獨家之處?讓我們一起來翻閱“總部基地”。
關于總部基地
總部基地,是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將國外歷經四代發展的商務花園先進理念與其交通、綠化等優勢資源相結合,對接“總部經濟”理論的產物;也是豐臺園正在打造的國際商務花園(INTERNATIONAL BUSI-NESS PARK)的首個重點項目。它具有占天占地、獨門獨院、個性猶存的特征,并可贈予企業大廈冠名權,是創業者的立業家園。總部基地董事長許為平曾在講述創建總部基地的初衷時說:“從小的方面來說,總部基地是為了圓企業家的‘夢’——讓企業擁有可以代表企業形象的總部樓;從大的方面來說,總部基地是為了打造一種新的區域經濟——總部經濟,是在做一項政府想做而又做不了的事業。
目前,總部基地已建成300多棟總部樓,已入駐130多家企業,其中國資委控股企業20多家。在未來五年內,它將成為一個集科技研發、生產、商務活動于一體的企業總部聚集地,擁有五星級酒店、高級公寓、高爾夫俱樂部、康體中心和500座獨棟總部樓。
總部基地ABP
ABP的全稱是——Advanced Business Park,英文解釋為高級商務花園。以此用來涵蓋總部基地的建設主旨及立意。
概念的內涵:
總部基地ABP以智能化、低密度、生態型的總部樓群,形成集辦公、科研、中試、產業于一體的企業總部聚集基地。可以為企業提供良好的中樞式運營管理氛圍,以高效、多能、全屏化優勢為企業創建發展的高速通道,以中心級輻射全國乃至全球的“中心外圍效應”為企業鋪設前瞻式空間路徑。
它是“公司花園”
各總部樓皆采用框架式結構,樓體間靈活連接,在群體結構上巧妙布局,使各總部樓在追求獨立的同時,又可分,可合,可大,可小,衍生出適應不同企業總部發展需求的組合形式,正應了那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詩句。入駐企業不僅可以擁有產業大廈的獨立冠名權,而且可以享受到大廈周邊的近400平方米的綠地資源,獨棟總部樓與精致的綠地建設,共同形成科技人文景觀,使入駐企業能夠擁有一個“公司家園”。 在130多家簽約入駐的企業中,不乏中國誠通控股、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中牧實業、正泰電器股份、建龍鋼鐵控股、旭陽焦化集團等行業領跑者。
與入駐企業共發展
在一般地產銷售人員看來,總部基地只要把500棟總部樓銷售完畢就萬事OK了。然而,總部基地的銷售的任務也不僅僅是把500棟樓賣出去,賣樓僅僅是第一步,營造總部經濟環境和氛圍才是總部基地的重心所在;讓入駐的企業在總部基地這個操作平臺上,實現銷售、金融、信息、人才、技術、服務等全方位的資源互補、互通有無、優勢互補,構造一個巨大的共同發展空間,才是總部基地的長遠之計;打造總部基地長久競爭力,實現總部基地的可持續發展才是總部基地的終極目標。
產業效應
即產業重塑。一個總部,特別是一個制造業總部入住一個區域,與他相配套的各種服務業,如說傳媒、公關、律師等增值性的服務業將會加快發展,這樣可以提高區域的第三產業水平。
政策優勢
凡入駐總部基地企業,均享受中關村科技園優惠政策,企業經營所得稅減按15%稅率征收。高新技術企業自注冊日起,三年內免征所得稅,第四至第六年減免按7.5%的稅率征收所得稅。
附: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投資政策
a、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速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自注冊之日起,前三年免征,第四到第六年減按7.5%的稅率征收;出口產品的產值達到當年總產值40%以上的,所得稅減按10%的稅率征收。
b、 高新技術企業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的,免征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出讓金按75%征收;城市基礎“四源費”和大市政費,減速半征收。
c、軟件和系統集成企業,三年內所繳納的企業所得稅,以上一年為基數,屬地方收入的新增部分由財政返還,專項用于企業的研究與發展。
d、高新技術企業年收入總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可申請自營進出口權。
e、對科技含量大、市場前景好的企業,豐臺園“國際企業孵化器”將無償提供一年或以最低優惠提供創業用房。
f、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項目所需的外省市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經人事部門批準,給予工作寄住證,享受本市市民待遇。工作滿三年者,經用人單位推薦、有關部門審核批準,辦理戶口進京手續。
g、業商務、技術人員一年內多次出國(境)的,第一次由市政府審批,第二次由豐臺園管委會審批,以后由該企業廠長(經理)審批。
“總部基地”名稱的由來
數碼園
商務花園
高級商務花園
總部基地
很久以前,許為平就有一個“夢”——“為企業家圓夢”,即為成熟型企業尋找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家”——可以書寫企業名字的總部樓,可以解除企業搬遷辦公地之痛苦的總部樓,可以……
許為平還為這個“夢”親自裁縫了一件美麗的外衣,并賦予她以豐富的經濟與文化內涵,當然還有許的思想。今天,他將這件“外衣”變成了現實。
其間,他曾因為給這件漂亮的外衣起個美麗的名字而輾轉難眠。從“數碼園”,到“商務花園”,再到“高級商務花園”,許反復思量,總感覺不能完整地表達他的思想和理念。當“總部基地”四個靈光一現時,許如獲珍寶,當即拍板“就它了”。
一個如此有創意的項目,配上一個如此大氣的名字,許甚是滿意,“迄今為止,只有‘總部基地’最符合這個創意和許的理念。總部,意指企業總部或具有總部性質和功能的機構;基地,意指發展的平臺,‘總部基地’可以說就是企業總部匯集之地,企業發展的理想平臺。其實,最開始的幾個名字,也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但不鮮明、不響亮。‘高級商務花園’在當時也能從一定程度上表達這個項目的創意,但后來被地產界用亂了,所以也就被我放棄了。”
總部基地與總部經濟
2003年,隨著一句:“總部基地搞經濟”。由此產生出總部經濟的概念。這一概念剛一提出,便在北京的經濟圈、理論界、傳媒和政府官員中引起特別的關注。并一石激起千層浪,繼而風起云涌,潮起北京,潮涌中國,潮動世界。到了2004年,以總部基地為標志的總部經濟的理論和實踐,已經把人們帶入了一個不可逆轉的,全新的現實中來。短短的一年,人們發現:千呼萬喚了多少年的首都經濟,今天,似乎已經再也無法將自己與總部經濟分開來;而世界的其他地方亦然。
總部經濟的概念詮釋
所謂總部經濟,就是指人類社會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發展到一個特定的歷史階段,由于交通、信息、科技、生態、文化的發展水平突破了傳統的時空限制,形成了眾多跨國域或區域經營的企業決策機構,為了區域經濟的利益,把自己在該區域經營的決策系統(或首腦系統),在無數個規模不等的區域經濟同心圓的同一個中心聚集;由此產生了該中心地點在人力、財力、智力、決策能力以及周邊所有可控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的能量的最大聚化和極化效應;這種效應在市場關系的密集交互中裂變,形成了超越一般傳統意義上的總部能量的最大化的效能擴張,或效應輻射。大總部集群從聚變到擴變的整個過程,使它在重新整合的市場價值鏈中占據了高端位置,而把產業鏈中的其他環節(生產、加工、物流、銷售等)配置在自己的周邊,甚至在更遠的地方。這種重新調整過的產業配置結構,不但極大地強化了企業的發展,而且特別是加速了整個區域經濟的增值、戰略地位的提升,直至影響到全球化的一系列經濟演變,以上這些經濟活動和經濟現象的整體表現,我們稱它為:總部經濟。
——摘自總部基地董事長許為平在科博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