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出生后就得到家人的呵護,上了幼兒園就意味著要走入集體和社會。此時,來自老師的批評、同學的打鬧,都會讓幼兒弱小的心靈受到傷害。面對這種狀況,爸爸媽媽該如何去撫慰他們呢?先看看下面這位媽媽的講述。
講述者: 陳媽媽(女兒9 歲)
女兒的噩夢從她兩歲半上托兒所開始。本來女兒很開心的,因為她終于可以像那些她崇拜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樣背著小書包“上學”了。開始兩天,女兒高興地走入托兒所的大門,我去接她時她就拉著我去她睡覺的房間,讓我看她的小床,滿臉都是喜悅??墒堑谌烊ソ?,女兒的眼睛哭得紅紅的,問她為什么,她也不說。第四天眼睛哭成熊貓樣,再也不肯去托兒所了。托兒所是不去了,可是那幾天的生活對我們來說成了一個謎,無論怎么問她都不說,而且以后每次經(jīng)過托兒所,女兒都嚇得繞路走。
女兒4 歲時,有一天我?guī)酵袃核浇囊患覇挝晦k事,女兒突然指著托兒所說:“有個老師很壞。把我關(guān)在房間讓我哭,不讓我吃飯?!蔽衣犃耍睦锾貏e難受。因為老師的行為,我的女兒在很長時間里都生活在恐懼中。由于女兒有托兒所的經(jīng)歷,上幼兒園后成為最愛哭的小朋友,經(jīng)常受到小朋友的嘲笑。女兒是左撇子,吃飯總是班上最慢的;畫畫時直線畫不直,圓圈也畫不圓;上手工課剪刀也用不好,小朋友們又笑她。女兒很難過,因此不是萬不得已,她從不寫字、不畫畫、不做手工,一切與手有關(guān)的活動她都拒絕。幸虧女兒在幼兒園碰到了幾位好老師,她們總是鼓勵女兒,只要有一點進步老師都要在全班表揚。特別是畫畫,進步真的很大!我很感激這幾位老師,如果不是她們的鼓勵,女兒可能會遭受更多的心靈傷害,幼兒園的生活又會像托兒所一樣成為恐怖的記憶。
上小學后,女兒在寫字這一關(guān)也過得很痛苦。過去她從不愿寫字,而且寫的字都是反的,于是我們建議她用右手寫字。女兒很艱難地開始學寫字,由于女兒的字很不好看,因此寫字本上總是被老師批上“合格”甚至“重寫”,女兒一寫字就要唉聲嘆氣。我發(fā)現(xiàn)這種情形后,去學校告訴老師女兒字寫不好的原因。老師大吃一驚,說:如果是這樣,她的字已經(jīng)算是寫得很好的了!從此,老師在班級常常表揚女兒,讓女兒開心得不得了!老師的表揚對她來說太重要了!現(xiàn)在,女兒字寫得很漂亮,常常能得到“優(yōu)”。
接下來,再看看我們家長朋友和老師們提供的應(yīng)對策略:
馬先生:“挫折教育”要有度?,F(xiàn)在似乎很流行“挫折教育”,因為這一代孩子各方面條件太好,有些老師有意要讓孩子吃點苦頭,以增強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這樣做的動機是好的。但是,每個孩子成長的環(huán)境不一樣,性格、個性不一樣,心理承受能力自然也不可能一樣,因此,“挫折教育”這種方法一定要慎用,而且一定要注意有度。
張女士:不妨學學阿Q。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來自同學、朋友或善意或惡意的嘲笑,平時家長就應(yīng)該教孩子學會“拿得起,放得下”,不要對任何事、任何言語都耿耿于懷,有時其實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要學會對自己說“沒關(guān)系”,有時甚至要有點阿Q 精神,這樣才能釋放郁悶,減輕心理負擔,避免產(chǎn)生不必要的心靈傷害。
李老師:多與老師溝通。年幼的孩子對老師都是很崇拜的,老師的任何一句話對他們來說都具有相當?shù)挠绊懥Γ袝r老師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因此,家長多與老師溝通,告訴老師自己孩子的弱點,讓老師在言語中照顧到孩子的自尊心,能使孩子避免不必要的心靈傷害。
吳女士:注意遣詞用句。所有的成年人與孩子交往時都應(yīng)該注意自己的遣詞用句,特別是整天與孩子生活、學習在一起的家長、老師。因為家長、老師的評價在孩子看來是最重要的。因此,要多用鼓勵的語氣與孩子說話,而不是批評甚至懲罰的方式。前者會讓孩子有信心,后者只會讓孩子自卑,甚至產(chǎn)生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