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安,我想讓你把這塊蛋糕給羅斯太太送過去。”媽媽走進廚房,對我說道。
“羅斯太太的丈夫生病住在醫院里,而她的小兒子也得了支氣管炎,我敢肯定她一定沒有時間來烘焙蛋糕。呃,還有,”她一邊說著一邊走到椅子旁邊,從椅子的靠背上取下一件衣服,“待會兒你給羅斯太太送蛋糕的時候,順便把這件衣服給達茜太太送過去,好嗎?這個可憐的女人,她的雙手因為患有嚴重的關節炎,幾乎殘疾了,不能縫紉衣服了。我幫她把這件衣服縫好了。”
“媽媽,您不要再這樣了好不好?”聽著媽媽囑咐,我再也忍不住了,“您知道鄰居的孩子們在背后是如何稱呼您的嗎?他們都叫您天使瑪蘭達,您可千萬別以為他們是在贊美您,其實他們是在嘲笑您啊!”
媽媽驚訝地看著我,沒有做聲。
媽媽總是喜歡幫助別人,并且不是心血來潮偶爾為之那種。這些年來,她總是盡自己的所能,像一個天使一樣去幫助別人,幫助他們做飯、洗衣服或者是做衣服。此外,她還擔任臨時保姆,照看嬰兒,還開著車帶老年人到他們的醫生那里去定期檢查,并且還想方設法地說服本地區的商家為社區舉辦的老年人活動提供贊助。她還成了我們這兒聞名遐邇的“舊衣服收藏專家”,她收集了我們這個社區幾乎所有孩子們和大人們因為不合身而不再穿的舊衣服,然后,再把它們送給需要它們的人。
“吉利安,偶爾對別人微笑,顯示你的友善,是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傷害的。”良久,媽媽才道。
“媽媽,偶爾對別人說一次‘不’,也不會給您帶來任何傷害啊!”我氣呼呼地回敬道,“那今后,我也像其他孩子那樣稱呼您天使瑪蘭達好啦!”
就在這句話剛剛離開我的嘴的那一瞬間,我注意到媽媽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種痛苦的神色,然后,她就迅速地把目光移向了別處。我突然感到非常難過,非常后悔。
“對不起,媽媽,但是,您想一想,”我解釋道,“您和爸爸在一起的時候,總是要談論我們家還有多少多少帳單要支付,我們應該怎樣節約開支什么的。可是您為別人做的這些事情、送給他們的東西全都是免費的。而他們是完全有能力付給您報酬的。況且,您的時間也是有價的。媽媽,我認為每個周末您應該把我們家節余的錢存到銀行里去,而不能總這樣無償送給別人。”
“親愛的,你聽我說,”媽媽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語重心長地說,“我認為,一個人盡自己的所能為別人做點好事,要比把錢存在銀行里要有意義得多,要好得多啊!”
“可是,媽媽,大多數人可是寧愿把錢存到銀行里去,也不愿意拿來做好事啊。這樣最起碼交起電費來要容易得多吧。”
媽媽微笑地看著我,伸手為我捋了捋散在額前的頭發,慈愛地說:“好了,吉利安,你現在最好趕快把蛋糕和那件衣服給他們送去,快要下雪了。天氣預報說今天晚上會有大風雪呢!”
看著媽媽那慈愛的目光,我只好按照她的囑咐把蛋糕和衣服給羅斯太太和達茜太太送去了。不過,那天的天氣預報可一點兒也不準,根本就沒有什么大風雪,只是下了兩英尺的雪而已。但是,幾天之后,另一場暴風雪來臨了,這場暴風雪使得原先沒有融化盡的雪堆上增加了6英寸的冰,大街上也結了一層厚厚的冰。所有的學校停課了,大多數公司也停業了,人們都待在家里,裹著厚厚的、溫暖的毛毯,品味著熱氣騰騰的巧克力。
盡管每個人都可以擁有這么愜意的日子,但是,我卻不能。因為,我是一個報紙投遞員,不論天氣怎么樣,我都必須出去送報紙。所以,在暴風雪之后的那個早晨,天還沒亮,我就不得不離開那溫暖的被窩了,媽媽早已等候我多時了。我們經常一起去送報紙——這使得我們有時間談論我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以及我在學校中所學的東西。
但是,奇怪的是,那天早晨,媽媽卻異常地沉默。我們戴著厚厚的帽子,圍著厚厚的圍巾,穿著厚厚的外套,渾身上下裹得嚴嚴實實,看上去就像是兩個木乃伊似的。可能是太冷的緣故吧,我們都沒有說話——只是一前一后默默地走著,不時地躲避著腳下滑溜溜的冰塊。走著走著,我竟有些昏昏欲睡,腦子里一片空白,只有我們的腳踩在冰凍的積雪上發出的“嘎吱嘎吱”聲不時地在耳邊回響。
走過幾個街區之后,我突然感到有些不對勁。“怎么聽不到媽媽的腳步聲了呢?”我連忙轉過身,環顧四周。此刻的大街靜悄悄的,除了我之外,空無一人。媽媽到哪兒去了呢? “媽媽,您在哪兒?”我一邊大聲喊著,一邊四處找尋著媽媽的身影。沒有人回應,也看不到一個人。
我把裝報紙的包放在地上,沿著我來時的腳印往回走,我一邊走,一邊不時地喊著:“媽媽!媽媽!”走過了幾個街區之后,我終于看到了媽媽。此刻,她正蜷縮在一座雪堆的下方。
看我跑到她的身邊,媽媽只是看著我,卻不能說話。從她那痛苦的表情看,她一定是踩到了一個大冰塊滑倒了,摔著了。過了一會兒,爸爸趕來了。“有一位鄰居剛給我打了電話,”他氣喘吁吁地說,“他們現在正在叫救護車呢。”
來到醫院,我們才發現,原來媽媽的肩膀骨折了。“回到家之后,她需要有專人護理,時間最少需要12個星期。”治療過后,醫生告訴我們說,“在這期間,不能讓她做飯,不能讓她洗衣服,不能讓她打掃衛生;更不能讓她去送報紙!”
當我和爸爸、媽媽一回到家里,我們就立即和我的兩個姐姐一起坐下來召開家庭會議。“我認為惟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我首先說道,“我休學一個學期,留在家里照顧媽媽。你們誰都不要在工作期間去休假了。”
“不行!”我的話音剛落,媽媽就立刻反對道,“你一定要繼續去上學——絕對不能中斷!”
“但是,媽媽,您甚至連金槍魚罐頭都打不開!您也聽到醫生說的話啦,您斷掉的骨頭雖然接好了,但是在它完全長好以前,仍舊是非常容易折斷的。”“我會沒事的,”媽媽堅決地說,“等我這腫塊一消下去,我就又像以前一樣了。”
這時候,兩個姐姐正在媽媽的身后打著手勢,以說明母親的止痛藥物已經影響到她作出決定的能力。爸爸揚了揚眉毛表示贊同。
正在這時,門鈴響了。原來是我們的鄰居科布太太。
“吉利安,告訴你媽媽,叫她不要擔心,有什么需要我們做的事情我們都會做好的。”科布太太說,“每個星期,我都會帶一張新的志愿者服務表來,這樣你媽媽就能夠知道誰將會來做什么事了。”
科布太太一邊說一邊遞給我一張紙,上面分成好幾列,每一列都寫著標題,諸如“物理治療”“膳食安排”“熨燙衣服”“洗衣服”“采購生活用品”等等,而在每個標題的下面都寫著一個人的名字——其中有一些人我根本就不認識。
“科布太太,他們是怎么知道我媽媽出事的呢?那只不過是幾個小時之前的事啊。”
“當有朋友需要幫助的時候,那消息傳得可快啦。”科布太太微笑著答道,“吉利安,你可能還不知道,我們這兒有許多愿意幫助別人的志愿者,數量比需要幫助做的事情還要多呢!”
說到這兒,她輕輕地拍了拍我的臉蛋兒:“你們家人都太忙了,把需要我們幫助做的事情都寫在這張紙上吧,我們會做好一切的。”
這已經是一年之前的事了。如今,媽媽的慈善行為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困擾我了。不僅如此,我還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去幫助她做這些事,盡管我做的巧克力蛋糕永遠也不會像她做的那么香甜美味,但是我相信,總有一天我的“銀行存款”也會像她的一樣多,一樣豐富的……
[編譯自美國《路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