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春天與往年大不相同,天氣變化反復無常,一會兒艷陽高照,氣溫升到將近30攝氏度,轉眼間又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氣溫也隨之下降,仿佛又回到了乍暖還寒的早春時節。由此帶來的后果就是導致人體的生理活動調節出現障礙,頭疼腦熱的人也多了起來。尤其是一些女性朋友,對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有的甚至還出現了內分泌失調的癥狀——好端端的皮膚突然出現了黃褐斑,肥胖也在不經意間造訪,身體的某些敏感部位會出現腫塊等。這些都是身體給我們的警示信號,千萬別等閑視之哦。
四大癥狀“控訴”內分泌失調
皮膚健康狀況惡化
很多女性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亮麗的臉蛋上突然出現了很多黃斑、色斑,抹了不少化妝品也無濟于事。其實,這不只是皮膚問題,這些色斑也是內分泌不穩定時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刺激的結果。
脾氣急躁
有些女同胞平日里非常隨和,充分體現了中國女性善解人意、謙恭禮讓的美德。但在某些時候卻像變了個人似的,動不動就和周圍的人鬧矛盾,有時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還會吵嚷起來。這讓她們自己也覺得奇怪,脾氣怎么會突然變得這么壞?其實,除了工作和生活中的壓力,內分泌的變化也是導致情緒異常的重要原因。
婦科疾病
婦科內分泌疾病十分常見,不育不孕、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月經不調等都是婦科內分泌的疾病。還有一些乳腺疾病也和內分泌失調有關,有些面部色斑也是由于婦科疾病造成的。
肥胖
很多女性朋友都把發胖歸咎于自己吃得太多,于是整天嚷嚷著要減肥、節食。實際上,在這部分人群中,真正因為飲食不節制而導致肥胖的只占很小的比例,更多的是因為內分泌的原因。但她們的內分泌狀況還夠不上疾病的診斷標準,只不過處于臨界狀態。這時如果盲目節食的話,只會使情況越來越糟糕。
調節內分泌 中西醫各有側重
“內分泌失調”代表了體內激素的不穩定狀態,如何調治,中西醫也給出了不同處方。
西醫——飲食、運動為主,藥物治療為輔
調節內分泌主要從飲食、運動上入手,必要時輔以藥物治療。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新鮮果蔬、高蛋白類的食物,多喝水,以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同時,要多參加各種運動鍛煉,加強體質;還要有科學的生活規律,不經常熬夜,以免破壞正常的生理規律,造成激素的分泌失衡甚至不足,進而引發其他疾病。此外,還要注意勞逸結合,并保證充足的睡眠。
中醫——理氣化瘀是關鍵
人體氣血不正常容易導致氣血運行失常,出現痛經、月經失調或子宮肌瘤等問題。中醫針對內分泌治療主要以中藥調理為主,根據患者具體狀況進行辨證施治,看其屬于寒、風、暑、濕等外邪中的哪一類,按照實、虛、陰、陽、氣、血等進行不同的調理。中藥可清除體內代謝淤積,平衡女性氣血,使內分泌系統恢復正常運行,一般通過調理氣血、化瘀散結進行中藥調理。
Tips:“情志”直接影響內分泌
無論從傳統中醫還是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人的心理狀態對內分泌也有一定影響。《黃帝內經》反復論述了不良的精神心理狀態對人體臟器所造成的損傷,認為“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悲傷肺”、“恐傷腎”。情緒好壞會直接影響到人體雌激素等的分泌。
女性因為特殊的生理及心理特性,也會出現獨特的情緒表現。她們因為較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經常出現焦慮、憤怒、抑郁等不良情緒,所以要主動調節情緒,保持穩定的情緒和心境,以減輕特殊生理周期前后皮膚的變化,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當然,還要保持規律的生活和充足的睡眠,尤其是在月經、更年期等特殊的日子里,更要注意及時轉移和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