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健身房健身已成為都市白領時尚生活的一部分。記者近日前往滬上一家知名健身房看到,晚上七八點鐘時,那里的氣氛可謂是熱火朝天,幾間瑜伽教室更是“人滿為患”。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健身房內最熱門的項目就是瑜伽,小教室高峰時要容納近20名會員,其他的一些有氧運動如跳舞等,也越來越受到女性的鐘愛。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經常去健身房健身固然是件好事,然而,另一方面,華山醫院運動醫學科的門診人數卻驟增,醫生半天平均要接待四五十位患者,大都是因各種不同運動所引起的損傷。由此可見,我們不但要看到運動能強身健體的一面,也要對運動帶來的身體損傷引起重視。
女性易受傷的前三位運動
跑步、舞蹈、跳操、瑜伽等項目,都是女性熱衷的運動,尤其是有氧運動,因在健身的同時還能減肥塑身而備受青睞。但往往因開始練習時,急于求成,結果健身不成反傷身。別看舞蹈、瑜伽都不是那種動作幅度大、激烈的運動,練習不當同樣會造成運動傷害。
陳世益教授給我們總結了幾點女性易患的運動傷害。
第一位:蓮花腿
這是瑜伽中一個較基本的動作,一般初學者都會遇到。有些女性天生韌帶韌性不好,初次練習時,如果動作幅度過大,就容易造成膝關節扭傷、半月板撕裂或韌帶拉傷等,在陳教授的門診中,最常見的就是這些病例。
第二位:腰背部的動作
一些靠腰背部用力的動作,初學者比較難把握力度。力度過大,易造成肌肉、背肌拉傷,嚴重的會導致肩關節撕裂。
第三位:跳舞
跳舞時,由于經常腳前部著地,容易罹患神經瘤,運動醫學上將之稱為MONTON病。MONTON讀起來音似“摩登”,形象概括了時尚的舞蹈帶來的“摩登病”。
運動傷害排名前三位的疾患
第一位:肌肉拉傷
無論是專業運動員的訓練還是平時的健身,動作不當都會導致肌肉拉傷。
預防:運動前的準備活動可升高身體和肌肉溫度,提高肌肉靈活性,從而加強肌肉抵抗損傷的能力。因此,平時加強鍛煉、提高肌肉力量也是很重要的。
急救措施:1.冰敷,標準做法是冰敷15分鐘間隔30分鐘。
2.加壓包扎。
3.抬高患肢。
第二位:膝關節扭傷
在運動中,扭傷膝關節十分常見,程度也有輕有重。一般關節周圍韌帶損傷,局部皮膚可有淤血也可能看不到淤血,但往往有明顯的壓痛。半月板損傷后,早期沒有癥狀,也可能在活動或上下樓時出現疼痛、關節彈響或關節“卡”住。膝關節內交叉韌帶損傷早期常有明顯的關節腫脹、疼痛,雖然敷藥或休息1周~2周后,癥狀可能自行消退,但關節穩定性逐漸喪失,經常出現“打軟腿”、“脫臼感”,不能進行奔跑,更不能完成奔跑中的急停、轉身等動作。5年~7年后,將出現嚴重的關節退行性病變,造成骨質增生、軟骨剝脫、關節游離體、半月板損傷、關節積液、疼痛、變形等,以至年紀輕輕就出現老年人才有的骨關節炎。有些運動員由于關節損傷未及時治療,致使轉行后早早出現骨關節炎。
急救措施:一旦發生膝關節扭傷,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以明確損傷的結構與性質,從而得到合理的治療。早期應進行關節的有限制動,局部冰敷,以達到止血消腫的目的;為了防止傷后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積極的康復訓練。

第三位:半月板撕裂
半月板撕裂屬于膝關節扭傷中較為嚴重的一種,是體育運動中十分普遍的運動創傷,往往由于關節活動的不協調,導致半月板卡在股骨和脛骨間,引起撕裂。最常見的癥狀是行走或運動時的疼痛,疼痛部位可以在關節的一側或者后方,也可以是關節伸屈活動到某一位置時出現。
由于半月板的損傷在X光片中不能被發現,特別在撕裂的急性期,關節的腫脹和疼痛更是影響了醫生的體檢和診斷,使半月板撕裂經常被漏診。最好是運用磁共振進行早期診斷,還可以用關節鏡技術作微創檢查,這些方法能夠提高診斷半月板撕裂的準確性。
治療方法:半月板撕裂的治療方法有手術和非手術兩類。對于范圍小、部位在血管區的撕裂,可以用石膏、膝托等外固定制動進行治療;除此而外的各種撕裂均需作手術治療。一般來說,引起癥狀的半月板撕裂大多是需要手術治療的。
如何預防運動損傷
醫學專家建議:
陳教授提醒愛運動的女性們,不要急于求成,運動時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體質狀況,避免一下子做太激烈的運動,量力而行最重要。
此外,運動后如有不明原因的疼痛,或出現某一功能喪失的情況,如抬手臂突然感到非常困難甚至無法抬起等,應盡早去醫院檢查。
專業教練的忠告:
力美建專業教練Rena告訴記者,很多女性來健身房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減肥,并希望效果越快越好,致使在運動時常常超過身體本身所能負荷的能力,故而容易導致運動損傷。因此,首先要從思想上意識到運動是“善待自己”,不要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強迫自己去完成。此外,在運動中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 穿著合適的運動衣,以棉制衣料為最佳。運動時,女性盡量不要帶飾品。
★ 選擇合適的課程。以瑜伽為例,下設七八種不同的課程,如果是初學者,必須從哈達瑜伽開始,學會基本動作后,才可練習其他高難度動作。
★ 運動時,勿和教練及其他進行鍛煉的人攀比。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達到某一程度也有快有慢。因此,不要為了和教練做得一樣標準就硬撐,否則容易拉傷肌肉和韌帶,得不償失。
★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有些人運動時間比較長,自以為“老資格了”,若在一段時間沒運動而突然做難度較高的動作,也很容易導致韌帶損傷。韌帶就像一根橡皮筋,如果不經常通過運動去拉動,就會慢慢變回原形。因此,無論你運動年數有多長,還是要有自我保護意識,不可麻痹大意。
相關醫學資料
運動醫學
運動醫學主要治療由運動帶來的身體損傷,和普通骨科所診治的疾病有所區別。運動傷害不僅發生在專業運動員身上,更多的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手抬不起來、下蹲時膝關節疼痛等,都有可能已經受到運動傷害。
許多人有扭傷等情況通常會前往骨科就診,但并不是所有的骨科醫生都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在此情況下,漏診、誤診就在所難免。陳世益教授舉例說,肩袖撕裂90%會被誤診為肩周炎,交叉韌帶的斷裂診斷率也只有50%。“運動傷害不同于一般的骨科疾病,大家必須要認識到這一點。”陳教授特別強調這一點。
華山運動醫學科是國內最重要的治療骨關節運動創傷中心之一,也是上海唯一的運動創傷的研究和治療機構。在前、后交叉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關節軟骨損傷、肩關節損傷、肩周炎、肩關節不穩、踝與肘關節損傷、膝肩骨關節炎等方面,該中心的診斷和治療水平已居國內一流,某些方面已經達到國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