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仲夏時節一波又一波的酷熱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場嚴峻的考驗。尤其是一些平素體質孱弱的年輕女性,在如此高溫的“炙烤”下很容易出現陰虛陽亢的情況。因此,入秋之后的首要任務就是滋陰,否則,身體的不適將嚴重干擾日常的工作與生活。
陰虛帶來的不適切忌濫用清火藥
按照中醫陰陽五行的理論,人體的陰氣和陽氣保持著一種動態的平衡,在這樣的情況下健康是有保證的。而在一些極端的環境條件下如酷暑等,人體的陰氣很容易受到損傷,再加上盛夏時節胃口不好,營養物質攝入不足,睡眠又不夠,這一切都加重了陰虛的程度。入秋之后,人就會感到容易出汗、呼吸急促、怕熱、煩躁,嚴重的還會出現面色潮紅、口干舌燥、脈搏細數無力等癥狀。有些人籠統地將之稱為“上火”,便去服用大量的菊花、金銀花、牛黃等寒涼的藥物,結果癥狀并沒多大的改善,卻開始拉肚子了。這是因為所謂的“上火”并不是體內真有火氣,而是陰氣虧損導致的虛陽亢奮,單用涼性的清火藥不僅于事無補,還會使本已受損傷的陰氣更加虧虛。這時,腹瀉、咳嗽等一系列的不適就出現了。此時的情況就屬于陰陽兩虛了,調理起來相當棘手。
六味地黃丸——價廉物美的滋陰良藥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養陰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有了充足的陰氣就可以把虛浮的陽氣牢牢“抓住”。最方便的養陰方法莫過于服用中成藥了。大家熟悉的六味地黃丸就是養陰佳品。千萬別以為這是男人補腎專用的,那是純粹的誤解。這是900多年前的北宋太醫丞錢乙擬的經典方子,專門針對皇族常出現的“陽常有余而陰常不足”的癥狀。細究下來,現代白領的生活方式和9個世紀前的皇帝老兒還真有那么些相似之處呢,都是吃得好、動得少、睡得晚,產生與之相類似的癥狀也就不足為奇了。
六味地黃丸中的君藥為熟地黃,可以滋養腎陰,而性酸溫的山茱萸則有補益肝臟的作用,再加上山藥的滋腎補脾之效,人體腎、肝、脾三個重要的臟器都得到了滋養。但是,單純的“補”容易有滋膩的弊端,所以,當年錢太醫在擬方的時候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特別加入了澤瀉、丹皮和茯苓這三味 “瀉”藥。縱觀全方,補中有瀉,可較長時間地服用。
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經過某些成分的加減還產生了許多衍生方,如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丸等。針對不同類型的陰虛,諸藥各有擅長之處。知柏地黃丸清相火的作用比較顯著,因此,對于易出汗、心煩意亂者比較適宜。麥味地黃丸有斂肺止咳的作用,對女性秋季肺燥咳嗽有較好的療效。而杞菊地黃丸則能養肝明目,對于整天盯著電腦顯示器的美眉們來說,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養陰食療方
益氣養陰粥
適應癥:身倦、乏力、氣短、納差等,如疲勞綜合征、貧血、心臟供血不足等。
主要成分:黃芪20克、山藥10克、黃精20克、白芍10克、上好大米100克。
養陰潤燥粥
適應癥:便秘、煩急、頭暈、口干舌燥等,如干燥綜合征、更年期綜合征等。
主要成分:何首烏20克、肉蓯蓉15克、北沙參15克、桑葉3克、蓮子肉10克、上好大米100克。
補虛益肝腎粥
適應癥:頭暈、雙目干澀、耳鳴、脫發、遺精、腰酸腿軟等,如疲勞綜合征等。
主要成分:菟絲子10克、枸杞子10克、女貞子15克、桑葚15克、黑木耳6克、紫米50克、上好大米50克。
養陰潤臟粥
適應癥:失眠、夜寐不安、白發、記憶力下降、便干等,如疲勞綜合征、更年期綜合征等。
主要成分:百合10克、麥冬10克、黑芝麻10克、生地黃15克、白木耳6克、上好大米50克。
煮粥的方法
將中藥和米分別洗凈,先將洗凈的中藥加水煎煮,約20分鐘后,將藥水倒出備用;將大米加水,煎煮至八成熟,再將煮好的藥水倒入粥中,繼續煮至米爛粥熟為止,粥以稀稠適度為宜。每日服1次~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