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溫所帶來的煩躁、食欲減退、睡眠不佳、活動減少以及貪涼受寒等,均可使人體受損而背上“夏債”,到了秋季就爆發出來了,即表現為夏日“欠債”秋后“算賬”。
關節痛、頸椎病:天氣轉涼,關節疼痛、頸椎病患者愈來愈多,這是因為在炎炎夏日里過分用空調、電扇,或夜晚過分貪涼,而使關節、頸椎受損導致的秋后發病。其癥狀為關節疼痛,活動受限。有的還伴有眩暈、惡心、上肢麻木、視物模糊等癥。局部熱敷,保暖,按摩可緩解癥狀。但關鍵是夏季不要圖一時痛快而過度貪涼。
過敏性鼻炎:在夏秋季節轉換之時,白天氣溫高,夜晚氣溫低,晝夜溫差加大,身體處于夏虧狀態又有過敏體質的人,對這種明顯的改變一時便難以適應。一到秋天,不少人便頻頻打噴嚏,直打得頭疼、胸疼、肚子疼……這是過敏性鼻炎患者的難言之苦。此時應特別注意保暖避免受涼,消除主要誘因,再注意飲食清淡及盡量遠離過敏原。
脾胃損傷:夏季食欲減退,食量減少,在高溫下,消耗又大,身體處于超支狀態。入秋后氣候涼爽,各臟器的生物鐘也轉入內向性積蓄期。此時加強營養可一補夏虧,但要注意,此時切不可恣意猛吃猛喝,一來可能傷了脾胃,二來可隨著秋季“肥胖開關”的開閘而導致體重劇增。秋季,堅持吃八成飽對控制體重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