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物鏈接 ■
王熊秀云,香港當代知名企業家兼社會活動家。現任香港康達制造企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潤豐電腦繡花廠有限公司董事長,是香港知名社團領導人之一。
■ 社會職務 ■
世界東莞社團聯合總會永遠會長
世界東莞婦女聯合會主席
香港東莞同鄉總會永遠名譽會長
香港中華總商會婦委會委員
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名譽副會長及女企業家委員
全國婦聯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理事
廣東省婦聯執委
東莞市婦聯執委
東莞市海外聯誼會永遠名譽會長
東莞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基金會副會長
九龍樂善堂總理
九龍城兒童合唱團會長
香港東莞王氏宗親會副主席
九龍婦女聯會名譽顧問
香港童軍總會東九龍地域名譽會長
香港童軍總會觀塘區主席
香港童軍東九龍第十五旅旅務委員會主席
香港童軍總會秀茂坪區名譽會長
東莞市石龍中學校友會會長等職務
■ 其它 ■
2002年,因在支持童軍工作方面貢獻突出,榮獲瑞典國王親自頒發的世界童軍“貝登堡基金會會士”獎章及特殊貢獻獎,并榮獲香港童軍總會頒發的多項獎勵。
捐資支持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婦女健康快車;捐資在江西創辦希望小學;捐資朱天麟與Access HK(此社團的宗旨是為貧困家庭的兒童提供平等學習機會)圣誕慈善演奏會,香港律政司梁愛詩司長還為其頒發了“鉆石級贊助機構”紀念品;因在韶山捐資活動中貢獻突出,被韶山市人民政府授予韶山榮譽市民稱號。
2004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榮獲由國家領導人頒發的“中國百名杰出女企業家”稱號(當時她發表的感言是:能榮獲“中國百名杰出女企業家”稱號是全體康達員工共同努力取得的成果,我只是一位代表)。
她創業時已年屆不惑,這之前她只是企業里的一名職工,從未涉獵過任何商業領域。雖然創業之路艱辛一路隨行,但她沒有退縮,而是以堅強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站在成功的彼岸。今天的她,不僅是集智慧與優雅風度的成功企業家,更是一位擁有美滿家庭的賢妻良母。
她打破了女人成功婚姻必不幸的傳言,因為她平衡地走在事業與家庭之間。所以她說:“財富是我和家人共同創造的。”
在長安街旁的一個酒店,一對男女走向咖啡廳,女士著一襲中式旗袍雍容溫婉,旁邊的先生滿眼的笑意紳士風度盡顯,二人年齡已不輕,但是在不經意中流露出的幸福感覺羨煞了周圍的年輕人。這位女士就是我們本期的主人公王熊秀云女士,那位男士是她的丈夫。再過幾天,就是他們夫婦金婚的紀念日,寒來暑往,他們已相攜走過了50載。而二人創辦的企業也走過了25載。25年,二人形影不離,把企業從一個僅有幾十人的小加工廠打造成到今天擁有各類廠自置房面積超過12萬平方米,員工6千余人,集工、商、貿為一體的多元化經營的集團企業,凈資產增長達萬倍。
從白手起家到今天知名的企業家,可以說,王熊秀云創造了一個商業奇跡。關于她成功的原因,有人總結為:天賦商業奇才+中國婦女勤勞善良的傳統美德+新時代女性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開拓精神。
穿過流年逝水:
我的成功是99%的努力加1%的運氣
回想26年前,一家人從廣東東莞到香港,王熊秀云的記憶就像生了翅膀般,清晰的影象豁然翱翔。
〉〉〉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
從來女子做大事,九分苦一分甜。由于家境艱難,在秀云五年級時,母親對她說:“念到小學就算了。”爸爸也說:如果你是個男的,家里再苦也一定讓你去念書,可你偏偏是個女孩子……小秀云當時聽了,喉嚨像被什么卡住似的,沉默了很久。末了,她想到反正還有一年的時間,她一定要把握這個機會,嘗嘗上中學的滋味,于是她一陣風跑到書店買了本《升中學指南》。她在心里盤算,現在家庭經濟困難,可能等我考上中學了就會好轉,她開始不分晝夜的復習并向學長請教。考試結果出來了,她考了備取生第一名。可是她心里還是沒有底,為了確保萬一,這位黃毛丫頭獨自找到了東莞石龍中學石平校長,對他說,她想上學,而且她會用功讀書。之后家境居然有所好轉,秀云也順利完成了中學學業。畢業后,秀云結婚生子,可如同當年渴望讀書一樣,她還想繼續學業,開明的夫君當然鼎立相助,而她也如愿以償考取了南京化工學校中專部……可以說這段經歷影響了王熊秀云的一生,因為這段經歷讓她銘記一句話:只要確定目標就不要輕言放棄。也是這段經歷,讓她能夠從容應對日后人生的各種。
1978年,王熊秀云全家從廣東東莞老家來到香港定居。與許多初到香港的人一樣,王熊秀云希望找一份安逸的工作,做個工薪族。但生活一段時間后,她清楚地知道:如果僅靠打工,不僅沒有可能在香港有一處供家人遮風避雨的居所,更不可能支付即將上大學的兒女所需的昂貴學費。想到這些,一種緊迫感襲向全身。只有自己創業才能達到目標?王熊秀云在心里問著自己。“我必須要創業!”這是她惟一的答案。
她從各種報章上收集、分析市場行情,了解到服裝來料加工有市場需求,她開始從各種服裝貿易加工廠接活,為了多賺些錢,她經常熬到深夜,那時,一盞燈,一根針穿梭在王熊秀云的視線中。也是這根針讓她完成了財富之路。
因屬于這方面的行業出身,再加上優良上乘的質量,王熊秀云的生意開始應接不暇了。雖然沒日沒夜的勞作和中間商抽取的環節,實際到手的錢對家庭的目標而言還是杯水車薪,但并沒有影響王熊秀云。她知道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

對她而言,1978年大陸改革開放接受外商的投資,就是上天賜予她的機會和的運氣。1979年,王熊秀云決定帶著全家多年來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全部積蓄回到東莞老家開辦了一個小工廠,而這一年的王熊秀云已年屆不惑。
因為會裁縫,再加上自身實力有限,來料加工是惟一的選擇,所以王熊秀云決定從做帽加工做起,這樣一個幾十人組成的小廠就辦起來了。而她也成為祖國改革開放后第一批回鄉辦廠的企業家。
〉〉〉走過困難就是光明了
凡事之初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
廠子成立了,接下來就是業務來源問題。為了支持妻子創業,丈夫王兆生關掉在香港已開了兩年的小食堂(類似職工食堂),和大兒子王湛中一起四處聯系訂單,奔忙于生產線與其他工廠之間。
當時東莞條件十分艱苦,人員的素質也很低,連電動縫紉機都要王熊秀云手把手地指導,而且當時實行的是固定工資,干多干少一個樣,工人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十分淡,產量和質量的水準都極低,嚴重影響了發展步伐。面對這些情況,王熊秀云的心里敲響了警鐘:“這不就是自己原來在企業時吃大鍋飯的情景嗎?干多干少都一樣!當然沒有動力更沒有干勁!這樣下去談何發展?必須得改革”一個大膽的想法沖出腦海。
底薪+計件工資。就是這個決定,讓王熊秀云的這個小廠解決了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更讓它邁向更高的目標。雖然當初的這個改革在今天而言不具備多少誘惑力,但在那個年代,王熊秀云卻是第一個開創執行者。
工資改革后,產品的質量和數量隨之大幅度提高,準時交貨率達到了100%,業務訂單大量從各地飛來,一舉成為當地著名的加工廠。
〉〉〉不要只停在原地,要敢于領航
隨著工廠實力的不斷增強,王熊秀云不再滿足于受制于代香港廠家加工的經營方式,在其它工廠還停在原始加工的階段時,王熊秀云已開始打開與香港各洋行之間的關系,從他們手中直接拿單,減掉了代加工的中間費用,使企業的利潤呈加速增長趨勢,到80年代中后期,工廠已經在業內脫穎而出。而在同行企業紛紛效仿與洋行建立貿易關系之時,她已經把接單的對象轉向了歐美客戶,進一步擴大了利潤空間,90年代初,二兒子王湛華從美國學成歸國后,王熊秀云和兒子商議,直接面向海外客戶接單,使公司再度迎來一個黃金發展時期。對于王熊秀云超前的商業感覺,同行人嘆服不已。
1994年,康達公司獲得德國RWTUV公司ISO9000認證,成為全球帽、袋制造行業工廠第一家獲得認證的企業。1996年又推行了TQM,所有這些,使得公司在質量和服務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更獲得美國迪士尼、REEBOK、PUMA、WAL—MART、K-MART、LEVIS、NY、DISNEY、馬莎等世界知名企業的贊許。之后,康達企業越來越壯大,轉眼便走過了25個春秋。
〉〉〉成功沒有秘方
王熊秀云直言在公司發展的道路上挫折和困難是不可避免的,但她都一次次地化險為夷,她把轉危為安的妙方總結為四點:決不放棄,不懈地努力,對形勢的準確判斷,高度的商業信譽與職業操守。
1999年亞洲金融風暴的襲擊,致使許多公司受到影響,大量的裁員甚至破產。王熊秀云早在風暴初期剛有先兆的時候就敏銳地發覺到了,由于公司實行穩健的財務政策保持資金結構的合理安全,康達公司不但未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而且還借此機遇擴大了生產。但2001年的911事件卻給她提出了一個極大的挑戰。因為一直以來,美國的訂單是公司比較重要的客戶,911的發生使本來不景氣的世界經濟一蹶不振,這直接關系到公司未來的發展。想想從一點一滴做到今天,自己與家人傾注的心血,還有那么多員工,他們還要養家糊口?如果挺不過去,好多人會失業,好多家庭……王熊秀云不能再想下去,她決定親自飛往美國拜訪客戶,和大家商討如何度過難關。隨后,她和丈夫、兒子王湛華及公司及公司經理一起飛往美國。同時采取措施鼓勵全廠員工不怕困難勇于挑戰,使全廠上下從廠長經理到基層員工每一個人都迸發出極大的工作熱情,業績更上一層樓。共同克服了這個難關。
對創業和經營過程中曾經歷過的艱辛,王熊秀云認為這是必然的。所以不必再去細描。因為做任何事都要經過艱辛這一步,只要挺過來,就離成功近了一步。

婚姻就像一棵樹:
家和的養料,激發了我的商業天分
在生活中王熊秀云更喜歡大家稱她“王太”,因為王是丈夫的姓。一來二回的往來中,她便在電話那邊自我介紹:我是王太。只是一句,就足以看出她和丈夫之間的情意相合。在他們50年的婚姻長河中,二人的默契從一個微笑,一個話語旁人便能感受到。在采訪中對王太記得不太清楚之處,丈夫王兆生欣然一笑,指著腦袋對妻子說,“別急!都裝在我這里”。
王熊秀云和王兆生屬于青梅竹馬,年輕時婉約可人的秀云心靈手巧,婚后更是個持家能手。從創業之初到今天取得成就,丈夫王兆生一直與王熊秀云并肩作戰,從一個計劃的出臺到實施,從一場場的商業談判到隨時出現的困難,二人都是如影隨形,苦樂歡笑的人生百味,是他們今天擁有的共同回憶。就似1999年二人作為投資東莞8000多家港商的惟一代表榮獲了東莞市首屆金銀婚最佳夫婦的稱號是二人迄今最美好的回憶。
王熊秀云不贊成女人的成功必須要以犧牲家庭犧牲感情才可獲得這句話,“回到家里,我不是什么董事長,總經理,我是妻子,是母親,是小孩子們的祖母。我愛我的家庭,我愛我的孩子們,我和他們講笑話,我給他們做豐盛的佳肴,幾個小孩子聚在一起看卡通片,兒子陪著老爸聊天下象棋,媳婦在廚房給我幫手,其樂融融兒孫滿堂是我們中國人最喜歡的家庭氛圍。如果你事業上成功了,但家庭沒有了,即使成功了還是有缺憾的的。當時我走出家庭去創業,就是為了讓我的家庭生活得好一些,孩子們有足夠的錢上大學受到好的教育,也正是我丈夫和孩子們的支持成就了今天的我。所以說,家和萬事興是千真萬確的。”
年輕時,王熊秀云和丈夫喜歡散步,尤其喜歡到海邊聽海浪拍打的聲音,看海鷗在海面嬉戲玩耍的畫面。這個習慣他們今天仍然保留著,只是地點換成了今天在東莞的花園般的職工宿舍樓大院,因為這個大院有山、有水、還有亭臺樓閣和曲徑通幽的常廊,更有員工們在康達文化廣場的歌舞聲與歡笑聲,而這些是她和丈夫和員工們共同創造的。
■ 財富錦囊 ■
勤勞是創造財富的首要條件,其次是開拓精神。如果只有勤勞不具備開拓精神,那你的財富也不會有很大的擴展。而信譽和職業操守是積累財富的砝碼,沒有這些,你的財富不會一直“累”下去的。
員工也是你創造財富的重要臂膀。
要讓員工自由地反映他們的最大困難,知道困難所在后,要切實解決。再有就是多關心員工,注重提高他們的生活環境、工作環境和福利待遇。在這樣的工作氛圍中,每一個人人都會迸發出極大的工作熱情,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產量和質量也是有保證的。所以,要善待你的員工,財富不是一個人能夠創造出來的。
相關點擊
從建廠之初,王熊秀云一直關注員工的工作條件、生活環境,注重提高他們的福利待遇。從一開廠她就做到給員工供應熱水洗澡;看到搬運工非常辛苦,她很快為工廠配備了貨運電梯,使工廠成為當地最早配備貨運電梯的工廠;看到員工回家買票困難,就設立了專門機構,每年為員工購買過年火車票、飛機票,制定每年旅游讓員工增廣見聞。
多年來,王熊秀云在人才方面投入巨資培養,“如果他們學成之后留下來,可以為企業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即使因為某些原因離開,我們也是為社會培養了人才,回饋了社會。”這番話折射出一個企業家的胸懷和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