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出臺的直銷法規變化最大的兩點是:取消了“生產型企業”的要求限制和將“店鋪”改成了“服務網點”。 就是這兩點,讓國內幾大直銷巨頭反應最為強烈。
2005年9月1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簽署第443號國務院令,公布《直銷管理條例》。據悉,《直銷管理條例》將于2005年12月1日起實施。《直銷管理條例》的出臺,令許多準備加入中國直銷市場的巨頭和經銷商們有喜悅又有新的煩惱。也讓合法企業送了一口氣!因為這個市場開始規范了。但同時,這個門檻也不是可以隨隨便便就能進去的。
直銷法規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企業,可以依據條例規定申請成為直銷方式銷售本企業生產的產品及母公司生產、控股公司生產產品的直銷企業。”換句話說,直銷企業可以取得貿易權和分銷權。
此外,直銷法規將企業申請牌照時考核的年限由“提出申請前連續兩年內”擴大到“提出申請前連續5年內”無違規記錄。劉忠律師認為:“對違規記錄年限的擴大,將進一步剔除犯有前科的企業,對凈化市場不無裨益。”他表示,這也可以肯定,去年工商部門曝光的“十大非法傳銷案”中所涉及的企業,申請牌照無望。
現在,有不少專家學者在新法出臺以后發表了肯定評論,幾乎一致地認為這兩部法律同時出臺是體現了政府智慧,因為它既完成了當初對于國際社會的承諾,又依據中國國情對非法直銷采取了嚴厲的法律管束,一方面,《直銷管理條例》是對合法企業的保護傘,另一方面,《禁止非法傳銷條例》是鐵拳,而且已經高高舉起。
當然,我們也深知,幾乎所有的跨國直銷企業都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和能力足以使他們應變政策上的變化。
安利將放緩開店的速度
在《直銷管理條例》明確叫停多層次直銷模式后,直銷巨頭開始為爭取第一批直銷牌照而迅速調整自己的經營思路。
日前,安利中國董事長鄭李錦芬表示,安利支持中國政府的決定,將按照法規要求對其現有營運方式進行檢視與調整,可能會重新考慮在產品定價方式上的調整。談到敏感的直銷員的報酬問題,鄭李錦芬表示,安利將根據獎金比例30%的上限,調低直銷員的報酬,改變以往的直銷員有20%的顧客服務報酬+月終銷售傭金的模式;安利將禁止經銷商發展多層次模式,但會在產品上給予經銷商優惠和報酬。
由于正式出臺的《直銷管理條例》取消了草案對直銷企業開店數量的限制,這使得原本在立法博弈中力圖以加快開店速度來示好政府的直銷企業調整了自己的經營思路。安利明確表示,將放緩開設新店的速度,今后只在需要的大城市繼續開設新店,但在其他城市則不再開店。據了解,目前安利在全國開設了160多家專賣店。
天獅在天津買了750畝地
在中國市場擁有3800家店鋪的中國直銷業最大的民營企業天獅集團則表示,天獅開店的速度將與業務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成正比。隨著業務量的進一步加大,天獅的店鋪還會增加。
由于直銷法對直銷企業招募直銷員作了明確規定,天獅和安利均明確表示,將對目前直銷員的資質進行確認,嚴格篩選,以達到百分之百符合法規的要求。
除了老直銷會乖乖“檢視、調整”自己以外,那些現在還候在門外,躍躍欲試的新入企業更值得擔憂。法立了,進入中國直銷業的可能性出現了,受直銷魔力吸引的人終于得到機會了,別以為8000萬注冊資金、不少于2000萬的保證金是多么高不可攀的門檻,現在排隊等著申領牌照的人多著呢。
下一個落腳者是誰?
目前,國內以直銷模式經營的企業大約有800—1000家,主要分布在廣東沿海和東北等地,在廣東約超過600家。而直銷企業的市場份額約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預計未來3~5年內可達并將穩定在800億~1000億的水平。
對于全球直銷企業來說,中國市場,是那么巨大的一個市場。其實,世界直銷巨頭從2004年開始,就在為進入中國市場奔忙。隨著2005年條例的出臺與實施,將有多少雙巨臂伸向2006的中國直銷市場呢?
萊科薩斯
中國市場勢在必得
Lexxus全球母公司NHLC的總裁 Mark Woodburn也透露,“我們所獲得的零售執照將是我們獲得直銷執照的至關重要的第一步。”
2004年6月25日,NHLC(萊科薩斯母公司名稱縮寫)宣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由其全資擁有的分公司——國際(中國)公司,已獲得了在中國設立開展批發零售業務的執照。被批準的零售執照有30年的期限并要求資本投資1,200萬美元,其中的800萬美元投資必須以現金方式在三年內投入。批發零售商店叫做“Lexxus體驗店”并將以萊科薩斯品牌來展示和促進該公司各種優質的個人保養產品。
Mark Woodburn 則表示,“我們看到中國潛在的直銷市場是一個獨特的商機。我們在香港市場上成功地吸收了超過33,000名活躍的直銷商,我們認為這是為我們進入中國市場的至關重要的成員。我們尊重中國,盡我們的所能和貢獻一切必要的資源,包括如果需要修改我們現有的運作方法。我對在中國的這一積極進展感到非常的激動,并且對于我們在中國市場的未來發展遠景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樂觀。”
立新世紀:中國戰略已走向平臺
鏈接:立新世紀,2001年4月成立于美國,由荷蘭紐米克集團收購兩家直銷公司整合而成。2003年7月,立新世紀以MBO(管理層收購)的方式獨立出紐米克集團。目前,在全球12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分公司。
說起立新世紀,行內人士并不陌生。
在立新世紀的計劃表中,2004年的重點就是開拓中國內地市場,并計劃以后將亞太區總部遷到上海。
2005年,“立新世紀上海分公司成立。EZGO及零售店鋪創造業績。于浦東投資1,000~2,000萬美元設廠。設立100家零售店鋪,培養專業銷售代表團隊。”2006年,“上海第二階段擴廠,設立兩百家零售店,提供在線購物。2006年8月在上海舉辦第三次全球年會。”
而從隨后立新世紀的一系列動作中,似乎也表明正按這份計劃實施。
2004年8月,立新世紀資深副總裁趙峰非常肯定地表示,立新世紀已成為國家工商總局認可的注冊商標,商標號為18000635,立新世紀注冊的是醫用保健品行業。
2004年11月,立新世紀在第二屆美國夏威夷年會宣布,其在中國工商總局的商標注冊和產品審批已全部通過!
2004年12月,立新世紀直銷商告訴記者,“立新世紀在中國開業在即,立新世紀將按中國要求,設立專賣店,每省約十家。”
2005年,立新世紀中國戰略已正式走向了前臺。
美樂家:勁敵代名詞
鏈接:美樂家公司(Melaleuca Inc.)1985年創建于美國愛達荷州愛達荷佛市。曾在2002年被美國商會出版的百年特輯評為全球直銷界最佳企業。目前,已分別在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韓國、英國、新西蘭等國家和中國香港地區、中國臺灣地區設立分公司。
2004年10月,美國直銷網站marketwave上公布了一條消息,讓中國內地的美樂家直銷商欣喜若狂,一時間在互聯網上到處流傳,這條消息是“美樂家被選為‘2004年全球最受歡迎的直銷公司’”。
這家網站發布的信息到底權威與否我們姑且不論,但美樂家,毫無疑問地走進了我們的視線……
2003年7月,為了開拓更廣大市場,美樂家已經在香港開辟戰場,為隨時準備進軍中國內地市場做準備。美樂家中國臺灣及中國香港公司總經理劉樹崇當時就說,一切準備就緒,就等東風!
這從2003年12月劉樹崇的表述中也可證實,“內地是人人覬覦的市場,此塊市場大餅使得業者無不選在2004年爭相進入,希望為2004年后開放的市場預先卡位。”
2003年8月,中國內地開始有美樂家直銷商在運作,此后也一直不曾斷過,但似乎一直也不曾有多大的氣勢。
沒有多大氣勢的原因,是因為美樂家沒有正式進入。美樂家國際事業部總裁柯邁凱(Mckay Christensen)表示,美樂家在中國已設立一家貿易公司,并于上海建廠,但生產產品主供亞洲其他國家銷售。“美樂家將以審慎態度進軍中國,待法令市場開放后,才會有進一步的動作。”
2006,美樂家是否又將成為中國直銷市場眾多直銷企業的勁敵之一?
日暉:大張旗鼓搞千店工程
鏈接:美商日暉是面向全球市場的跨國控股集團,總部設立于美國紐約,主要業務遍及金融理財、房地產、健康產業、直銷、旅游休閑觀光等領域。
美商日暉重新啟動中國市場,是業內人最為關注的。
關注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日暉是1998年政府批準以轉型經營方式的十家之一;二是日暉整合華良的相關產業,開了直銷公司的整合先河;三是日暉大手筆啟動中國市場的速度與氣勢。
1998年轉型經營后,日暉一直在觀察中國內地的市場活動,并就重點城市進行投資評估。在中國2001年底加入WT0后,在看到中國市場以每年平均15%以上的比率成長之后,日暉開始了全盤運營和布局……
所以,有了日暉企業發展(上海)有限公司、日暉日用化工(仁化)有限公司、北極海保健品(仁化)有限公司、吉林日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日暉虹雨化工(江蘇)有限公司……整合之后的日暉能為消費者和營銷人員提供600多種產品,產品包括美容保養化妝品和保健食品等。
在已完成投資4,750萬美元建立生產基地之后,在保證了充足的產品后盾之后,在對整合后的直銷商培訓之后,在理順了企業相關環節之后,日暉的布局,也已基本完成了。所以,日暉啟動了中國內地市場。
從2004年初露出要重啟內地市場的消息,到2004年9月10日應邀參加“廈門會議”,再到上海“日暉全球直營旗航店”的選址、裝修、試營業,日暉的動作不能不說快。
在日暉的計劃里,在中國第二期投資將達2億美元,要在中國各地建立16家分公司、1,500家加盟專賣店、2,500家服務中心。
2005年1月份,日暉引人注目的 “千店工程”已于正式啟動。而先開設200多家專賣店的第一批店主,已于2004年12月27日趕赴越南,就開店事宜,參加了集體培訓和勵志大會……
從這些我們可以看出:2006年,日暉定是來勢洶洶的。
克麗緹娜,要做美容直銷業的翹楚
鏈接:克麗緹娜國際事業集團總公司,1989年3月成立于中國臺灣地區,是中國臺灣地區最大的直銷企業之一。自1996年起,連續多年蟬聯中國臺灣地區直銷業的翹楚。目前在11個國家或地區設有分公司。
從以下的履歷我們可以看到克麗緹娜一直在為進入內地市場準備著:
自1997年至今,克麗緹娜累計投資金額達1,000萬美元。相繼在全國設立了包括加盟店在內的數百家美容院;2002年在松江建廠,并同步配合電腦銷售管理系統全國聯網,保證讓克麗緹娜產品能隨時隨地滿足各地市場的需求。另外,克麗緹娜還設立了上海美容研究所和克麗緹娜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為積極創業者提供加盟空間。2002年開始,克麗緹娜投入幾千萬人民幣的廣告費,贊助第四界上海國際藝術節,并在主流媒體(電視、時尚雜志及報紙)上投放形象廣告,開始作品牌知名度提升的工作。
2004年8月,克麗緹娜集團總裁陳武剛表示,“在中國法令未明確開放無店鋪經營方式之前,還是會遵循目前克麗緹娜中國拓店的經營模式,這樣的店鋪經營在中國比較適用。有了店鋪,往后就可以再發展直銷,克麗緹娜就是靠‘三銷合一’在中國臺灣直銷業稱霸的。”
直銷法關注焦點:
保證金最低2000萬傭金撥出比例不能超過30%,
雖然各路巨頭準備烽煙占起,不過進中國市場大門的門檻也不是可以輕易就進來的。《條例》首先設定了高標準的行業準入門檻,申請直銷牌照的企業需要繳納最低為2000萬元的保證金,同時注冊資本金要達到8000萬元,并且對申請企業還有年銷售額的要求。
獎金制度:在直銷立法中備受關注與爭議的另一個問題——獎金制度上,《條例》規定推銷員獎金比例上限為30%,并沒有規定企業銷售層次與獎金層次的多少。這意味著推銷員的收入只能為銷售收入的30%,對違規企業最高罰款200萬元。
此舉可促使直銷企業盡量減少直銷員的層次,從而制約可能出現的非法傳銷現象。
何謂直銷
直銷:Direct Selling
簡單說,直銷就是舍去了批發、零售和商店等環節,銷售人員以面對面的說明方式而不是固定店鋪經營的方式,把產品或服務直接銷售或推廣給最終消費者,并計算提取報酬的一種營銷方式。根據不同的公司,這些直接銷售人員被稱為銷售商、銷售代表、顧問或其他頭銜,他們主要通過上門展示產品、開辦活動或者是一對一銷售的方式來推銷產品。這種通過人和人的直接交流而進行的銷售模式使得直銷員和企業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