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天生是愛做夢的,劉紅宇是個女人,是個天生就愛夢想的女人。只不過兒時的夢想,因為有了信念,在若干年后的今天,終于變成了現實!
一個灑滿陽光的午后,記者如約來到她在長安街上的辦公室,從11層靠窗的辦公室內放眼望去,長安街上車來車往川流不息,人頭攢動,在蔚藍的天空下顯得異常耀眼。這是一個視野極好、租金昂貴的辦公室。坐在對面的劉紅宇,淡定自若,眉宇間流露出的柔情,嫵媚動人。把那些用來形容漂亮女人的詞匯用在她的身上是再恰當不過了——明眸皓齒、甜甜的笑意、玲瓏的身段、時髦的服飾……
初次見面,你可以想象她是影視明星、時尚雜志主編或者是一個職業經理人,你可以想象她的任何職業,但你無論如何不會將她與時下最熱門的金融大律師掛上鉤,而她偏偏就是!
劉紅宇,就是用自己柔弱的雙肩挑起了正義與希望,捍衛著法律的神圣與莊嚴!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1995年,劉紅宇作為專職女律師,出席了世界婦女大會;2000年,劉紅宇代表北京律師協會參加在香港舉辦的第一屆香港律師公會大會;同年,同達律師事務所被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統評為“人民滿意先進集體”,她個人被評為“人民滿意律師”。而如今她是北京10000名律師中唯一的北京市人大代表、是全國青聯委員、是北京市律協商業銀行專業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碩士生(聯合)導師……
在這些榮譽的背后,誰曾想到當年成立“同達”之時的艱辛呢?
1992年成立的北京市同達律師事務所,是劉紅宇與幾個志同道合的律師朋友合辦的。而年底事務所卻因少辦了一個證件而遭到罰款,罰金高達百萬。這對于剛創業的幾個年輕人來說,無疑是驚天霹靂。劉紅宇冒著同達隨時可能被摘牌的危險,在賬面上只有30元錢的情況下,獨自堅守著。她始終相信只要同達在,希望就在。
絕境對于劉紅宇而言并不可怕,在文革期間跟著父親逃難時,腳被一根幾厘米的刺刺傷,可她并不覺得疼。她被朋友、同事笑言,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當她決定要保住同達后,劉紅宇重組人員,用她的智慧和人品拯救同達、用她的行為和執著延伸了同達。在劉紅宇的帶領下,他們走過了同達最艱難、最困苦的歲月。僅僅兩年時間,她和同達一起體驗了一種新生命的萌芽和成長。隨后的同達就像滾雪球一樣,事業越來越大。同達猶如一塊巨大磁鐵,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才。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等著名學府法律專業的人士紛紛加盟。除此之外的律師,無一不是出自中國高等學府的學士、碩士、博士。
現在的同達律師事務所已經同金誠律師事務所合并為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了,走上規模化、科學化、國際化的軌道。10多年來,劉紅宇及她的律師團隊辦案400多件,案件涉及金融、證券、房地產、投資等領域,為國家和企業挽回經濟損失達30多億元。
正本清源義正辭嚴
“我們企業雖有法律部,但不能沒有劉紅宇,有了她,等于多了一個副總,企業重大法律問題由她把關,就能避免許多損失。”這是一個大型企業老總的肺腑之言。
1994年初,這是中國企業所有制改革風起云涌的年代,這一年企業老總們開始為企業的產權而憂慮。這家大型的民營企業,他們盡管擁有企業50%的股份,但這種權利如何尋找法律的依據是當時企業改革中的突出問題。老總們慕名找到劉紅宇,把企業的發展希望寄托在她身上。鑒于案件的復雜性,劉紅宇請知名專家論證,多次到國務院等有關部門力陳意見,最終她的努力使企業較早實現了股份制改造。企業重新起步,劉紅宇又把企業交付同達律師事務所的15萬元代理費全額退回,幫企業渡過難關。于是,該企業老總感慨萬分地說了上面的肺腑之言。

劉紅宇是一個以追求人格完善和事業完美為人生目標的人。她認為,律師首先應當有一個純粹、健康的人格存在,然后才從事法律服務。而純粹、健康的人格沒有固定的模式,它取決于人的自我完善及奮斗過程。從她辦的案件中就能看出她的工作原則。
某公司出資七千萬元收購一家上市公司,由此達到股票上市的目的。劉紅宇在代理進行收購運作時發現:被收購的公司并無全部出讓權,遂提出中止收購行為。被收購公司以百萬元報酬請劉紅宇從中協調,劉紅宇拒絕了。她說,有待規范的兼并收購市場經受不住更多的混亂。
某企業欲上一項目,請金誠同達的律師,代理律師認真研究了項目細節,發現此項目有多處風險。律師請示劉紅宇,劉紅宇的回答斬釘截鐵:必須把風險如實告知客戶。結果,企業茅塞頓開,再三表示感謝,這意味著企業可能要放棄該項目,律師的辛苦沒有報酬。但劉紅宇認為值得。
劉紅宇對于自己職業有著自己的認識,她覺得律師是法律服務人員,應該以法律為武器,讓社會在法律的范圍內公平。如果一個被告在檢察官、法官都認為有罪時,而沒有另一個聲音來說可能無罪、可能罪輕,這個時候就有可能產生冤案。所以必須要有一個聲音來制衡法律的運用過程,這個聲音就是法律服務人員——律師。
朗朗乾坤金誠同達
劉紅宇的真誠與善良,來自父母親的教導。而在她七歲之前的童年卻被“文化大革命”籠罩在巴蜀山間的風雨中。
在文革期間,劉紅宇的母親莫名被關起來。那時是她正在母親懷中撒嬌的年齡,可劉紅宇看到母親而不敢叫,怕母親被打。還是在童年,有一天劉紅宇走在路上,后面突然有板車過來,車輪壓到了劉紅宇的腳趾。劉紅宇就直直的站在原地,任由車輪輾過,卻不敢吱一聲。隱忍和吃苦耐勞的品質在劉紅宇的身上漸漸形成。
也許是童年的經歷、或許是天性使然。對于有困難、需要幫助的人,她總是義無反顧的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
作為一名律師,她關注社會,關心國家。早在“債轉股”還是一個模糊概念時,劉紅宇便開始研究“債轉股”的法律問題,并為此與《金融時報》聯合,召集法學專家、金融界人士開專題研討會。面對許多企業逃廢債權、銀行信用如履薄冰的社會信用狀況,劉紅宇撰文呼吁:“重建社會信用已成為國家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的必然選擇。”并會同法學家、經濟學家等召開“社會信用重建與法律保護”專題研討會,引起金融界、法律界和企業界的高度關注。
去年的人民代表大會上,劉紅宇提出應把律師服務與安定團結和社區穩定結合起來。她認為現在北京有近萬名的律師,但大量律師都擠在高端市場,社區缺乏法律服務人員。專門法律人士進入社區,能夠給社區里發生的糾紛和爭執分類,讓居民能夠知道要解決這些問題要找哪些政府部門,能夠將社會矛盾消化在萌芽狀態。
孜孜不倦慎終如始
劉紅宇身上有執著而機智的特質,她說這可能得益于家鄉的山和水。
劉紅宇出生在重慶市奉節縣,那是四川省最為偏遠、最窮的縣之一,那里有著最為純樸的山民、有著最為嘹亮的纖夫號子聲。整天面對巴蜀大山的劉紅宇,異常渴望能看到山另一邊,她想知道山外面的世界。她始終堅信自己能有一番作為,要讓父母引以為豪。而這,就要靠讀書。
16歲那年,她離開了生她、養她的那片故土,來到北京。劉紅宇住在位于香山附近的親戚家,而她卻要到位于宣武區的學校上課。每天早上5點她就要出發,午夜12點以后才能到家。劉紅宇從來不會抱怨、叫聲苦,她知道自己在朝著目標邁進。寒窗苦讀后的劉紅宇,終于考上了大學。她選擇了當時全國惟一的一所重點政法院校:西南政法大學法律系。
在京多年,家鄉的嘹亮的號子聲始終在耳邊回蕩,兒時對面的那座夢想的巴蜀大山和淳樸的山民一直在心中蕩漾,能為家鄉人做點什么成了她的心病。于是就在事務所成立不到三年,她在家鄉四川省奉節縣出資設立“獎學金”,幫助勤奮求學的莘莘學子,使得許多學生因此學業有成。

劉紅宇堅信只要自己努力,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她自己一個人來到北京,也沒有靠山。經過自己的努力拼搏后有了今天,并得到社會的認可。所以她希望,能讓受到幫助的晚輩們,感覺到希望,從山里走出來,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一次,劉紅宇在政法大學演講時,就有個在坐的學生遞了紙條說,他是今年奉節縣的高考狀元,并得到了她捐助的獎學金。
劉紅宇每次為學生演講時,都希望他們能從自己身上學到一些東西,更好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甚至還有學生發郵件給劉紅宇說,我去過很多律師事務所,也看到過很多律師。我覺得你既能事業成功,又能展示很女性化的一面,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你的人格魅力。
作為北京市第一個職業律師擔任人大代表的她樂此不疲地工作著,不僅為律師界鼓與呼,更是關注著首都的法制建設進程、經濟建設進程。她每年都要提出多項有相當深度的議案和建議,所以在每一次人代會上她也是一位明星代表,倍受媒體的廣泛關注。在今年的人大培訓工作會議上,劉紅宇還作為介紹經驗的代表被肯定。在今年初的全國青聯網上,她也被作為“每周一星”隆重推出,重點介紹。但劉紅宇總是表示,不為人民說話,就別當代表。
一次,一位福建來京的商人,找到市人大代表劉紅宇反映情況。原來這位商人在北京是租房住,他將自己的貨物放置家中,可他并不知道那出租的房屋即將拆遷。房東與開發商并未達成一致。突然一天晚上,他與家人在洗腳洗臉準備休息時,一群人闖進他租住的房間內,把他與家人連推帶打的塞進了一輛汽車里。拉到西山附近,把他們丟棄在荒野中。在這過程中,他的一只眼睛幾乎被打瞎了。在走了幾公里后才有車,可他們身無分文。好不容易趕回到租住的家,結果房屋已被拆除了,有一伙人正在哄搶他家的物品,他的那些貨物也在其中。就這樣,由于已一貧如洗,他的兩個孩子輟學回到了福建老家,而他就開始了漫長的上訪路。聽了來訪人員的反映,劉紅宇義憤填膺,多方奔走,向公安部門、職能部門、新聞媒體反映。最終,行兇的肇事者被繩之以法,被害人終于在2005年4月拿到了拆遷公司賠償的60萬元。歷時兩年的為受害人維權,正義終于得到了伸張。受害人給劉紅宇送來了錦旗,“茫茫人海覓人民代表,朗朗乾坤見金誠同達”。
劉紅宇還義務辦理了多起法律援助案件,使她獲得了“三峽天使”的美譽。
見過劉紅宇的人都感嘆她的美,時間沒有在她的臉上留下痕跡,她真是越活越年輕。劉紅宇淡淡地笑了起來,她覺得這跟心態有關。她現在有一顆平和而激情的心,對自己的名與利看得很淡,不再強求;而對工作又充滿了激情,永不放棄。她白天的時間屬于律師事務所,屬于許多的社會工作。而夜晚下班后,她就與丈夫、孩子、母親共享天倫。問她為什么會快樂?她的答案是,因為有信念,所以快樂!
金誠同達概況
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由金誠律師事務所和同達律師事務所合并而成。(同達律師事務所于1992年12月創立,金誠律師事務所于1993年3月創立。)金誠同達是中國境內大型綜合性律師事務所之一。2000年被司法部命名為“部級文明律師事務所”,2005年被全國律師協會評為“全國優秀律師事務所 ”。在公司、證券、金融、稅務、房地產、知識產權、國際法律事務以及訴訟和仲裁領域享有盛譽。
金誠同達擁有全國性分支機構和國際化網絡,設有北京總部和上海、深圳、沈陽、西安、成都、美國洛杉磯分所,業務領域輻射全國。金誠同達與美國、歐洲、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印度等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同業建立了廣泛的業務合作關系,是長江律師網成員、亞洲律師事務所聯盟ADVOC中國區成員、國際網絡LAWORLD成員,力求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資源共享和業務互動。
金誠同達擁有130余名專業律師,其中合伙人47名,碩士以上學歷的律師56名,有國外學習背景的律師15名,有美國、英國或者香港注冊律師執照的律師3人。設有公司證券部、金融稅務部、房地產部、知識產權部、國際事務部、訴訟與仲裁部、研究發展部等七個業務部門。金誠同達秉承“誠信所至,金石為開”信念和“同心合力,事業騰達”目標,以學者型的嚴謹態度、專家型的服務水平、團隊型的合作模式、國際化的質量標準,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志在成為中國專業法律服務的領先者。
劉紅宇小檔案:
1981年就讀于中國西南政法大學法律系;
1985年進入中國人民銀行四川省分行工作;
1992年創辦同達律師事務所;
1998年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得經濟法專業研究生學位;
200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光華學院,獲得EMBA,
為國內大型銀行提供多種類型法律服務;
為許多大型企業提供包括法律咨詢,公司治理結構、產權交易、投資融資等方面的法律服務,享有很高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