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電影導演都忙著寫書,而作家們卻忙著拍電影上電視;生意人忙著搞藝術,藝術家都忙著做生意;年輕人現實又老練,老年人浪漫又天真;整天呆在一起的愛人鬧分居,長時間無法見面的愛人鬧相思……不知不覺之間,一個錯位的時代悄然來臨,而這些錯位,又無不打著“時尚”的幌子。
好些年以前曾在報紙上看到有人統計世界上使用頻率最高的詞。那時候,“時尚”還榜上無名。如果放到現在,“時尚”二字恐怕得名列前茅。穿著保暖內衣的葛優不耐煩地對傻傻追問的徐帆說:“我都說過一百遍了。”而在“時尚人”的口中,“時尚”一詞又何止背過千遍萬遍呢?
空氣中到處飄蕩著“時尚”的味道——內褲外穿,雖然惡心眼球,但評論家們卻看到了新大陸的“時尚”;一場再平常不過的時裝發布會僅僅是從T型臺搬到了酒吧,又搬來閑著無事的這星那星前來捧場,便也被好評如潮地捧為“時尚”。大家言必稱“時尚”,顯得你好像不提“時尚”自己就不時尚似的。好在你有的是機會補課,電視機一開,就有步入高科技軌道的“E時尚”,還有“國際水準”的東方時尚……
你方唱罷我登場。“絕對男人”轉眼就不時尚了,換成了“超級女生”。“不怕想不到,只怕你不敢做!”這就是最時尚的口號。當然血液被鼓動得沸騰的年輕人是沒有什么想不到的,更沒有什么是不敢做的。他們甚至沒有時間檢查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資本跟得上時尚的步伐就已經匆忙上路,要么拿別人開涮,要么拿自己作秀,玩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玩到自己時尚得跟人的本性和社會生存的法則嚴重脫節和錯位。
錯位是時尚的,時尚是錯位的——這一對孿生姐妹,正站在生活的前沿為“弄潮兒”們推崇和演繹著,成為這個時代的獨特風景。不過無論是錯位還是時尚,大都是那些沒有生存壓力,而又有充足的時間用來揮灑寂寞的人玩的,作為大眾的城市居民,我們只能夠冷眼看著它們來了又去,去了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