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年初,廣州一家平價眼鏡店以1/2~1/5的低價公開叫板傳統眼鏡店,引起了行業的軒然大波。隨后,平價眼鏡店和廣州市眼鏡商會之間展開了一場為期數月的口舌大戰,直至對簿公堂:商會稱企業“價格欺詐”,企業訴商會“集體封殺”。近日,法院最終裁定,依照法律程序駁回了平價眼鏡店的訴訟請求,但法院也認為“廣州市眼鏡商會發出公開信呼吁共同抵制直通車眼鏡店的經營方式,這一做法有違市場公平競爭原則”。
眼鏡平價店的出現,順應了消費者對于平價眼鏡的需求。記者于近日暗訪了上海某家平價眼鏡店。
國際品牌也平價賣?
這家平價店的店面不大,四五十平方米左右,柜臺、眼鏡加工臺都擠在一起。工作人員正在用儀器加工、打磨鏡片。老板介紹的第一句話就是“這里價格便宜,至少便宜五成。”于是,記者取下自帶的眼鏡給店員估價,果然,店員非常識貨,立刻報出了鏡框的品牌、鏡片的材質,并說“商場的價格在五六百左右,我們這里買只需290元。”價格居然相差一半多。
老板解釋道:“大商場店面租金貴,一個地段好一點的店面年租金要上百萬元,再加上工作人員多,驗光師的工資每月幾千塊,還做一天休息一天,這些開銷從哪里來?當然要從眼鏡上賺回來!我們這里省了很多開銷,而且都是直接從廠家進貨,成本降低了很多,賣得自然便宜。”
“如此低廉的價格,難道不會引起大商場的封殺嗎?”記者問。老板說:“我們主要以做眼鏡批發為主,許多大商場還是從這里進貨的呢,但我們不能做廣告宣傳平價零售。”
不過,記者發現店里都是一些品牌、設計非常普通的鏡框,而沒有國際品牌。是不是平價眼鏡店只能賣平價眼鏡呢?
“放心,我們這什么牌子都可以進到。只要你到店里看好哪個牌子哪種款式,我們就可以幫你去進貨,價格比商場里便宜很多,保證是真品。”店員說。
質量和大商場驗配無異?
價錢便宜了,自然就要質疑產品的質量。店員宣稱:許多大商場都是從我這進貨、加工的,并透露一般一副眼鏡加工費10元到幾十元不等。當記者問到是哪些眼鏡店時,店員表示無可奉告。
在這里配和在大商場里配都一樣嗎?于是,記者要求驗光配一副隱形眼鏡。老板先把記者的眼鏡在儀器上測出度數后,走進驗光室驗光。驗光室的日光燈開得很亮,而通常大商場里的驗光師會把房間燈關了,只留下驗光儀器的燈。在給記者試戴了幾片鏡片后,最終確定度數,前后費時10分鐘。
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配眼鏡僅驗光就必須用時半個小時,10分鐘的能驗準嗎?驗完光后,也沒有測量眼睛的角膜曲率,而是任意地拿了兩瓶度數相符的隱形眼鏡。眾所周知,每個人的眼球大小不同,沒有選擇合適大小的隱形眼睛如何讓眼睛安全配戴?另外,店員的名片上印著“高級驗光師”,問其是否考過相關證書,回答是含糊其詞的“接受過培訓”,但卻“驗光經驗豐富”。
記者還注意到眼鏡加工的臺子上,有一只很大的電飯煲,里面盛滿了深色、渾濁的水,就像是洗彩色顏料的水一樣。店員不時把鏡片從深水里撈出來,并在燈光下照。詢問得知,這是在加工帶度數的近視太陽眼鏡。店員說,通過高溫把顏色染到近視鏡片上,永遠不會脫色。就這樣上一層“色素”,而且是高溫“熏”出來的,且不說無法阻擋紫外線,對視力有影響嗎?
專家質疑
在店里的柜臺上,放著將近20副待加工的眼鏡,一旁的店員還在忙碌不停地加工,據說每天都要做到晚上11點多。看來平價眼鏡店的生意還是十分紅火的。眼科專家則對平價眼鏡店有自己的說法:
一、 鏡片質量難保證
鏡片的質量好壞,關鍵要看商家的進貨渠道了。市場上質量好的、差的鏡片混雜在一起,一般消費者很難辨認。專業的眼鏡店鏡片質量相對讓人放心。
二、不要忽視鏡框的作用
許多人都認為,眼鏡最重要的就是鏡片,一定要買好的。鏡架只要結實美觀就行了。而眼科專家卻對此說法提出了異議:鏡架一定要貼合臉形,否則在使用時會感到不適。不能因一味追求外形而選擇過寬或過窄的鏡架,那將會影響瞳距,時間長了會對視力造成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