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婚是件多么圣神與純潔的事,每對新人都希望能留下值得終生回憶的瞬間。而結婚喜報雖然不大,但它印刷精美,色彩艷麗,更重要的是這里面有新郎新娘幸福的合影,他們結識的日子、談戀愛的經過,情侶間互贈定情物的時間,都記錄在上面。
陳梅1980年出生于湖北谷城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由于家境的原因,高中畢業的她無奈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去了武漢一家職業技術學校學習平面廣告設計。畢業后到浙江臺州打工,自從到臺州這塊富饒土地的那天起,陳梅便下決心不干出一番事業絕不回家。
就這樣,陳梅憑著自己在設計學校所學的知識,很快在臺州市找到了一份廣告設計工作。在廣告公司,陳梅工作十分辛苦,每天早上7:30上班,一直忙到晚上10:00才能下班。對工作的認真,使得她把每一環節、每一細節都做到最好。有不懂的地方就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設計風格的別出心裁,使得廣告公司的業務也蒸蒸日上。很快,陳梅就提升為公司廣告設計總監。
2003年國慶來臨之際,陳梅接到一位朋友張華打來的電話,電話中說他馬上就要走進婚姻的殿堂,并讓陳梅把自己與戀人有趣的戀愛故事設計成一份精美、獨特的”婚禮喜報”,在國慶結婚大喜日子發給每位賓客,張華把自己的設計想法告訴了陳梅,陳梅便爽快地答應了,相信自己能把此事辦好。
晚上,同事都下班后,只有陳梅還在公司用她學到的知識及工作中積累的經驗一點一點的用電腦制作著,不久一份別出心裁的”婚禮喜報”呈現在了電腦屏幕上,這張喜報長50cm、寬35cm,底色用大紅”喜”字,四周用紅花邊框,張華夫婦的照片經過電腦軟件的處理后,格外醒目。喜報上不但有他們的戀愛經過、曾經發生過的有趣戀愛故事,用銅金色凹凸起來,有立體感,美觀、喜氣。
第二天,陳梅把這張”婚禮喜報”送到張華手中時,張華連聲道謝,并且說”正合我意,做得好。”在張華結婚喜慶日子那天,新人將此”喜報”一一發到賓客手中,每一位賓客看了”喜報”之后都贊賞有創意!
國慶過后還不到一禮拜,陳梅的手機又響了,是朋友張華打來的,張華說他的一位同事也快要結婚了,看中了陳梅設計的”婚禮喜報”,讓陳梅也給他設計一份。陳梅再次設計了一份”婚禮喜報”給了張華的同事,同樣受到眾多賓客的贊賞,后來張華的同事給了陳梅500元的酬金。
看到自己設計的喜報受到大家的歡迎,陳梅心想,這只是婚禮喜慶時,在企業慶典,喬遷新居……都有可能用到此喜報,這不是商機,開公司的念頭便在陳梅的大腦中由然而生。陳梅經過輾轉分析,決定自己做老板,開一家喜報設計公司。2004年元旦,陳梅的公司開張了,取名為”黑馬喜報制作有限公司”,陳梅相信自己也是一匹黑馬。
很多人對喜報信息一無所知,即使是結婚、企業慶典的大喜日子,也沒有與陳梅合作的意象。于是陳梅找營銷策劃專家設計了一套宣傳方案,聯系了彩印廠的老板,做起了宣傳單。陳梅的電話也一天天地多了起來,
2004年4月的最后一天,陳梅接到路橋一位將要結婚的顧客的電話,向陳梅詢問了關于婚禮喜報的費用、設計風格情況。陳梅都一一耐心解釋,陳梅與客戶雙方達成復制1000份協議,以每份1元的價格成交。
陳梅精心設計,把所學到的知識、積累的經驗和盤托出,施展到這張”婚禮喜報”上,客戶看后大口贊美陳梅做得好,就這么訂了。”喜報”在印刷廠印刷時,由于電腦顯示色調與印刷色調不一致,導致1000份喜報全部報廢,眼看到了交報時間,陳梅心急如焚。陳梅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到印刷廠的老板。多付2倍的工錢后,色調總算與印刷色調一致。而這時已是凌晨3:00。印好后陳梅就給客戶送了過去。當她將喜報親自送到客戶手中時,他很滿意,并爽快地付了”喜報”勞務費,另外還多付了500元作為報酬。雖然那位客戶多給了陳梅500元錢,但陳梅還是虧了。
生意就是慢慢地做,一點一滴的大起來。自從陳梅接到第一單生意后,客戶就不斷地上門來了,由于陳梅肯吃苦、有創意,生意越做越好。2005年元旦,陳梅利用自己賺到的錢在當地買了房子,實現了從打工妹到老板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