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人物詩不好寫,其中帶有政治色彩的現實人物就更難寫。難就難在“難確”和“避諱”。一些人總認為寫人物是“吹捧”、“討好”。或抨之為“絕對化”、“以偏蓋全”;或譏之為“附庸風雅”、“湊熱鬧”。總之容易被挑剔。在某些年代,還要提防被追究。實在要寫的,或托名于前朝,如白居易的《長恨歌》,將唐明皇托名“漢皇”;或將莫事虛擬化,如曹雪芹的《紅樓夢》,明明是寫現實,卻聲是“假語村言”(賈雨村)、“真事隱去”(甄士隱)。許多人干脆就不寫,其中隱情,自不必言,但劉國震寫了。上至導師領袖、達官顯貴,下至英雄模范、軍民親友、平頭百姓。不論忠奸佞諛他都寫,而且寫的出神人化,寫的入木三分,寫的活靈活現。因此贏得了不少的贊許聲。
人物詩貴在真實。作為中國高層第二代的核心人物,鄧小平的人生道路是充滿傳奇和曲折的。然而要用簡短的詩來表達,卻不乏難度。劉國震的《鄧小平》詩,就不同凡響:“一次次被打倒/又一次次屈起/打擊一次比一次沉重/站起得一次比一次更高/縱使長眠了/也高揚著一面/思想的旗”。國人對鄧小平太熟知了,如果在詩中蜀列他的經歷和功勛,只能使人厭倦。劉國震在這里只用了短短的七句話,就深入淺出地概括了這位偉人一生中最典型的,與黨、國家和人民聯系最密切的生平和事例,簡潔明快,信手拈來,真可謂傳神之筆。其中的奧秘,除高超的表現手法外,就在于真實。這里看不到任何贊美、修飾、夸張之語,更談不上有“吹捧”“、討好”、“絕對”之言,不能不令人心服口服。劉國震寫人物,從不列舉功過是非,而是從人們熟知的事情人手。他寫周恩來,用“你一天消瘦下去/讓社會主義中國/一天天豐滿”(《直年》),著墨不多且耐人深思;他寫毛澤東,用“槍聲與詩韻交融/激情與炮火輝映/一位豪放不羈的詩人/馬背上吟出壯麗的史詩”(《毛澤東》),從一個小側面,去持之心恒掘和刻畫,做到有血有肉,光潔豐滿。
“臉譜化”是文藝作品寫英模人物的通病。要么是形象化的陳述,要么是空話、大話的堆物,使人讀起來味同嚼蠟。劉國震則不然,他往往從常人不太注意的“小事”人手,用“一滴水”來反映大海,用“小”角度來反映“大”題材。2004年5月,登封市女公安局長任長霞殉職,送葬時竟然萬人空巷,十萬人走上街頭為她送行,可見她的事跡感人之深。劉國震以《真愛》為題寫道:“瑰麗的花兒都哪兒去了/被哭泣的百姓搶購走了/哭泣的百姓都哪兒去了/去送別一個忠勇的衛士/忠勇的衛士哪兒去了/她/化作了一座碑/一片霞”。作者由遠及近,由外及里,從直觀的現象著筆,揭示了任長霞與人民群眾深厚地感情。這里,沒有“臉譜化”的勾勒,沒有英雄事跡的堆砌,而運用深沉、纖細的描寫,在讀者前展現了人民群眾惜別英雄的場景。詩句蒼涼悲壯,感人至深。他的《董存瑞》,也是從最小,最普通的地方選擇角度:“扛起槍了依然雅氣頑皮/鄉親們依然喚你四虎子/有人笑你個子沒有槍高/你說你的大名叫八路軍/小八路會長成老八路/而槍不會長高”。用輕松、明快、詼諧的語言,反映董存瑞這位曠世英雄的成長經歷。當然,《真愛》也好,《董存瑞》也好,都是作者在大量閱讀材料的基礎上選擇落筆點的。沒有對所寫人物全面、時了解,沒有同所寫人物心靈上的撞擊和共鳴,是沒有辦法將人物寫活的。
現實社會中的真善美和假惡丑。必然反映到詩歌或一切文藝作品中來。林彪是現代中國極具諷刺意味的人物。劉國震用辛辣的語言,勾畫出了他獨具特色的臉譜:“槍林彈雨大半一/躋身于一代帥星/自感仍不得志/苦心孤詣/潛心揣摩/終悟出升遷之經/于是,握慣駁殼槍的手舉起了紅寶書/天安門上輕輕搖動/便搖出春風得意的風景”。特別是那“輕輕搖動”和“搖出春風得意的風景”,把林彪虛偽奸詐的性格刻畫的維妙維肖、人木三分。使人們仿佛又回到當年,看到了林彪站在天安門城樓上那猥瑣、諛媚的形象。劉國震筆下的江青,也十分耐人尋味:“本是上海灘的風流女星/六分色三分才外加一分緋聞/便風靡了十里洋場——就認認真真演戲有什么不好/能清清白白做人也不失高尚/你卻偏偏喜歡做狗/從巴兒狗到惡狗再到瘋狗/上上竄下跳/狺狺狂吠/咬死多少精英與無辜”。這里,作者把江青的另一種臉譜躍然紙上,真令人拍案叫絕!現實生活從來就是一面多棱鏡,有美就有丑,有鮮花就有蒺藜。劉國震寫的《為某公造像》,對當今社會中令人鄙夷的那種人作了透徹的刻畫:“左眼姓錢/右眼姓色/瞄到獵物都炯炯放光/上此唇姓假/下嘴唇姓空/大嘴一張即立地頂天/左手姓柔/右手姓黑/撓癢癢捅刀子都很在行/一只腳重/一只以/跑跑顛顛總在邪路上/一條腿短/一條腿長/左蹬右踹寫不成個正直的人”。此詩的妙處,在于閱讀后令讀者眼前立即浮現出詩中描繪的(也是現實生活中的)那結人物形象,不由得你不贊嘆!
劉國震寫的人物詩既多且好。或美或丑,或高大或矮小,或滿腔正氣,或魍魅,一個個鮮活的面孔,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贊揚時準確得當,讓人口服心服;責罵時酣暢淋漓,讓人舒坦痛快。時而象一盆烈火,令人振奮;時而象一副清涼劑,給人以啟迪和遐想;時而象幽默的語言大師,讓人發出會心的笑。可以說,劉國震在人物詩創作上取得的成果是令人欣慰的。愿他在這條道路上繼續走下去,為人物詩更好地反映社會、反映時代作出新的貢獻!
(2005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