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我收到素有“大陸三毛”之稱的女作家邱潔的新作,《閑人居閑話》,(吉林音像出版社出版)。我愛不釋手,如獲至寶,連夜一氣讀完,我一直被血濃于水的親情所感動。字里行間充滿著人間自有真情在。
作家邱潔,筆名閑人,東方文學主編,華北(邢臺)散文學會會長,她是一位頗具修養的女強人,又是文化聯姻的高手,同時也是一位“高產”作家。在紛雜繁忙的工作之余,先后創作出版,詩集《邱潔情詩情話》等散文六部,其中散文《撥郎鼓聲》被選人中學課本,主編小說、散文、詩歌多部,小說《女人四十》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同名電視連續劇正在緊鑼密鼓的運作中。
邱潔的新作《閑人居閑話》以其流暢的筆調,感人的話語,從小見大,以短見長,細膩的刻化母親和頌揚了天下母親的偉大。這部散文集的創新與感動,在于作者筆下再現一位母親為愛而嘔心瀝血辛勤耕耘。特別是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下,展現了人與人、人與社會、母親與子女、母親與自我的微妙微俏的情感交流與對話,揭示了歲月的蒼桑掩蓋不住母親的那顆清純而又真誠的心。對母愛著者有著獨到的詮釋。母親是一盞永不熄滅的燈,母愛是托起希望的太陽。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里,作者從小喪父,與母相依為命,做教師的母親靠每月三十塊零五毛的工資,維系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六口之家,在每人每月生活只有五元零八分的拮據條件下,母親依然笑對人生,一面承受著喪夫的精神壓力。一面承受著世俗偏見帶來的種種沖擊。從不在子女面前流露一點兒絲愁與哀怨,更多的是對子女的精心呵護和傳統的管教。著者孩兒提時代,一次生病發高燒,媽媽總是把她的腳摟在自己的懷里。“無數個夜晚,無數個白天,我都是在母愛的環繞中度過。我總以為我已長大,其實,無論長到多少歲,在母親面前永遠是個長不大的孩兒”。“媽媽不但是我親愛的媽媽,同時,也是我最好的朋友”,一語道出了衣帶漸寬終不悔的愛的誓言。世界上在沒有什么比母親讓人感動,盡管一次作者與房東的女兒一起睡在夏夜里的平房頂上,正當天真無邪地數著天上的星星,撞憬美好未來的時候,被激怒的母親一陣挖苦數落:“我叫你一個姑娘家在外邊野,我叫你丟人現眼”,還遭到母親的一頓狠打。受了皮肉之苦的她,把慈母看成了“慈禧”,并以不吃、不喝、不睡來抗衡。因為有永恒的愛,媽媽從來不會嫌棄子女,為了希望與未來,有時他們會很不情愿地做出一些一時讓人難以理解的言行,但又往往后悔自己的過失,因為做一位母親難,尤其是做一位寡母就更難。“媽媽打你不對,很不理智,也不該在氣頭上說那么難聽的話,可你也應該為我想一想,咱們家和別人的家庭情況不一樣,人們都說‘寡婦門前是非多’你不在家睡覺也不跟我說一聲,你知道我擔心嗎?夜深了我不插門不安全,也讓別人說閑話,插上門吧,又怕你進不了家,所以我等你回來后,就把等你的焦慮,全發在你的身上。你恨媽媽,可也不能不吃、不喝、不睡呀!你生病了我怎么對得起你死去的父親呀”?媽媽聲音哽咽了,此時的女兒也實實在在的領悟到母親的牽掛與關愛。體味到母親的偉大情懷和恨鐵不成鋼的希冀與企盼。“只有心靈才是真實的,只有心靈才涵蓋一切”。也許《閑人居閑話》的可讀之處,就在于它告訴我們:“母親,因你世界而美麗,因你世界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