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下起了雨,是21世紀的第一場春雨,在雨絲嘩嘩地紛落中,城市的建筑,路邊的樹以及馬路都淺淺地有了濕的顏色。景物都實實在在的,感覺不到很多的意蘊。便想書中及詩詞中的雨,還有家鄉(xiāng)的雨。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曉來山鳥鬧,雨過杏花稀。落花人獨立,微雨雙燕飛。自在飛花輕似夢,大邊雨絲細如想。咦,這么多的詩贊譽雨,借雨抒情,讀來如飲瓊漿甘露。心隨意蘊變幻。還有周作人在北京聽雨,卻聯(lián)想到旅行中的雨,又從旅行的雨寫到故鄉(xiāng)的雨:
雨中旅行不一定很愉快的,我以前在杭滬車上時常遇雨,每感困難,所以我于火車的雨不能感到什么興味,但臥在鳥逢船里,靜聽打篷的雨聲,加上欺乃的櫓聲,以及“靠塘來,靠下去”的呼聲,都是一種夢似的詩境。
在老家里有一個長方的院子,承愛南北兩面樓房的雨水,即使下到四十八小時以上,也不見他停留一寸半寸的水,現(xiàn)在想起來覺得很是特別,秋季長雨的時候,坐在一間小樓上或是書房內(nèi),整夜的聽雨聲不絕,固然是一種喧囂,卻也可以說是一種肅寂,或者覺得好玩也無不可,總之不會使人憂慮的。
說到底是身在異鄉(xiāng),卻忘不了家鄉(xiāng)的烏逢船上的雨,小樓或書房的雨,殷殷鄉(xiāng)情在他的生命里已無法抹去。汪曾棋(昆明的雨》這樣寫:
昆明的雨季里明亮的,串滿的,使人動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長。昆明的雨季,是濃綠的。
雨季的果子是楊梅,賣楊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頂小花帽子,穿著板尖的繡了滿幫花的鞋,坐在人家階石的一角,不時哈喚一聲:“賣楊梅一一”,聲音嬌嬌的。她們的聲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氣更加柔和了。
雨,有時會引起人一點淡淡的鄉(xiāng)愁的。
汪曾棋即使在北京寫昆明的雨,也會想到故鄉(xiāng),漾起心底的鄉(xiāng)愁。
我的家鄉(xiāng)座落在伏牛山下的土塬中。村子里一片柳林,幾片杏園,還有一條小溪村中流過。有雨的時候,雖沒有雨打芭蕉的詩意,卻是雨敲綠葉的聲韻;嘩嘩啦啦、淅淅瀝瀝的節(jié)奏里,綠樹,田野,小河都籠罩在蒼茫里。夾裹著潮濕的芬芳穿過明亮的雨絲飄過來。只是身在其中,也司空見慣了,不覺得有什么特別,只是想這雨也把人堵在屋里久了,心里憋悶得發(fā)慌,想奔向雨里去外面嬉鬧去,又怕濕了衣服和鞋,挨娘的打。如若有一雙泥屐就好了,可是沒有。家里只有一雙可在雨中行走的泥屐,我們小孩是穿不成的。泥屐是在做好的布鞋多加一個木制鞋底,木板底下再釘兩塊豎起的木塊,和現(xiàn)在的高跟鞋很相似。是否和周作人《雨的感想》中所提到的釘鞋一樣,大致要算同類。下雨了穿在腳上,免不了鞋面要濕,還是可以越過水洼、泥潭的。泥屐是伯穿的,他戴頂發(fā)烏的草帽,穿上泥屐,行走進雨中,鞋底叭喀、叭塔的脆響也悅耳,也很誘惑人的,令我羨慕不已。每逢下雨,我最大的愿望是長大后能有一雙木頭底泥屐。我們兄弟幾人因無法到外面去,就在炕子上翻騰,打鬧;勞累了許多日子的父親,在雨天就可以歇息上一陣,無論我們怎樣地吵鬧,他靠在被褥下很快地進入到夢鄉(xiāng),發(fā)出了一陣陣香甜的鼾聲,大約那會兒,父親是最滿足的了,這是他難得的享受。而娘一如既往地搖動紡車,細細的線在她手中抽出,線穗于一點點地胖了起來,紡車聲,雨聲,父親的鼾聲都很和諧地交織在一起了。
夏天的雨來的猛去的也快,偶有幾次,大猛雨夾雜著冰雹,冰雹有雞蛋大,還有杏仁大,只一陣那莊稼葉、樹葉被打下去了很多,每當這時,娘總是拿起家里的菜刀扔進了院子的雨中,雨中扔刀的緣故,我一直沒有搞清楚,但扔刀是想阻止大雨不再繼續(xù)地下是本意。
一下大雨,村中的小河就漲水,小河的源頭處連著一座水庫。我們叫發(fā)大水。大水一來,河溝溢滿了,路和樹園被沖了,村前的地被沖了,連路也給沖了。發(fā)大水常常是大雨過后,人們都走出屋門,觀看咆哮的大水,大水從上游沖下許多的莊稼,水果和樹、茅草,人們就拿鐵鉤和工具可在水中打撈上一些東的。水剛落下去之,大家就不失時機地走進大水走過的地方,光著腳撿起那架在樹桿上的雜草和樹枝,放在院于里曬干當柴禾燒。也常有幾只老鱉被大人們從積水潭里抓上來,家鄉(xiāng)的人們不知道老鱉還能吃,更不會知道它的營養(yǎng)價值。家鄉(xiāng)人連魚也不會吃,更何況老鱉。村子里一位遠房的哥,娶的是豫東女人,一次悄悄地將撈上的老鱉拿回去吃了,村里人知道了,一時議論紛紛,鄙視起那個豫東女人了。逮著老鱉后,就放在門前,一群人圍上去,用棍搗鱉蓋,用石頭塊砸鱉蓋,有的用細木棍伸向鱉頭,讓老鱉咬住木棍不丟。直到把老憋弄死,重又扔進東流的河水中。
雨停了,路上還泥濘難行,地埝上的草叢和澗河嶺上的草叢仍珠水盈盈,我們這些孩子提著竹籃三三兩兩走向了草叢中撿地軟,地軟是雨中生長在草叢中的菌,濕的時候,很大很大一片一片,黑顏色,類似木耳,比木耳要小要薄,地軟很光滑,很軟,必須在太陽沒出來地還濕的時候才能撿到。太陽一曬,地一干,地軟就變小了,消失了。撿回的地軟放在水盆中,撿去雜草,淘洗干凈,或做萊,或做湯喝,還可以包包于,很好吃。雨后還是采蘑菇的時候。蘑菇多長在枯樹根旁和挖過后的樹坑里,麥田里也有的。蘑菇呈淡黑色,桿是白色,一堆一骨堆的,一朵一朵象一骨雄的小傘,很好看,撿來后洗干凈,不用放油,油很主貴,舍不得放油,只放上食鹽,放在水里煮,煮熟后吃著非常地香,簡直比山珍海味還可口。還有一種菌叫尿苔,雨后的尿苔也很茂盛,它的形狀和蘑菇極相似,稍不小心,就會采到狗屎苔,尿苔不能吃。
家鄉(xiāng)雨后,大高氣爽,牛喚馬叫,葉綠花紅,是一個嶄新的山村。
哦,家鄉(xiāng)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