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吉斯斯坦的未來
新總統是否有興趣完成憲法修正案待察
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統阿卡耶夫三個月前被迫離職,前總理巴基耶夫擔任代總統。按計劃,新一屆總統大選于7月10日舉行,巴基耶夫目前當選的呼聲最高。
阿卡耶夫辭職后,由144名政府官員、法官、議員和公民代表組成的憲法委員會曾一直試圖通過一項修正案,以對總統的權力進行限制。但新總統選出后,是否有興趣繼續完成這項憲法修正案,仍待觀察。
阿卡耶夫執政期間,吉爾吉斯斯坦國內的腐敗現象蔓延。目前,律師們正在清查阿卡耶夫的海外資產,并已簽發對其女婿和最后一任政府總理的逮捕令。與此同時,由吉一位副總理負責的一個委員會,也在國內清查出十幾家阿卡耶夫家族所有的企業,其中大部分偷稅漏稅嚴重。觀察家評論說,新政府的首要要務,就是要打破這個腐敗的循環。但已經有人指責巴基耶夫也在“結黨營私”,為日后鞏固權力大做準備。
英國《經濟學人》2005年6月30日泰緬在改善雙邊關系泰國正謀求解決諸如毒品走私等邊界糾紛
一個世紀以來,泰國與緬甸邊界紛爭不斷。即使在近幾年,兩國軍隊仍經常為毒品走私問題在邊界交火。但目前,泰國正努力謀求與緬甸拉近關系。
近幾個月來,緬甸政府軍鎮壓少數民族叛亂勢力,致使大量難民涌入泰國境內。但泰國政府拒絕接受他們到泰國避難,并強行將其遣返回緬甸。除遣返這些難民,泰國近來還清理了國內的緬甸非法勞工,并將被緬甸流放的人員送往邊界難民營。泰國政府官員稱,改善泰緬關系不僅有利于解決諸如毒品走私等邊界糾紛問題,也有助于促進緬甸政府變得更為民主。
目前,緬甸軍政府也正迫切需要得到鄰國的支持。去年10月緬甸總理欽鈕因貪污被解職后,他與十幾個少數民族叛亂組織達成的停火成果也隨之喪失。國內政局混亂使得緬甸現在受到來自東盟其他成員國的壓力越來越大,甚至可能無法承辦2006年中旬召開的東盟峰會。
有批評人士指出,泰國遣返被緬甸流放的人員,意味著阻止這些人繼續從事反對緬甸軍政府的政治活動,其實際效果恰恰是傳遞了支持緬甸軍政府的意思。現在,那些緬甸少數民族難民在緬甸政府軍的炮火和泰國政府的驅趕中顛沛流離,在泰緬邊境的山區中勉強求生。
美國《時代》周刊2005年7月4日
美軍深陷阿富汗泥淖
今年以來塔利班武裝襲擊美軍事件頻發
6月底,美軍飛機在阿富汗執行搜救任務時遭到火箭攻擊,兩架直升機全部墜毀,16名士兵遇難。塔利班聲稱對此事件負責,并聲稱俘獲了七名美國“間諜”,已將他們處決,同時還關有一名美軍俘虜。該報告尚未獲得證實,但僅已證實的傷亡,已經是自2001年阿富汗戰爭開始后,美軍在阿富汗遭受的最沉重的一次損失。
這一事件也為華府敲響了警鐘。一年來,與伊拉克叛亂叢生的局面相比,布什政府一直比較滿意美軍在穩定阿富汗問題上的表現。但這次流血事件證明,阿富汗的局勢也不太平,甚至正在惡化。
今年以來,塔利班武裝襲擊美軍事件頻發,已經造成包括29名美國援助工作者和130多名阿政府軍士兵在內的600多人死亡。此外,據稱,塔利班的成員數量仍在增加,僅昆奈地區已有500至600人,達到了三年以來的最大規模。
美國《新聞周刊》2005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