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父親一起旅游,記得是一個中午,到了一個山間小鎮(zhèn),我們走進一個小食店。
我們買好了就端著盤子找桌子。看到一張桌上只坐了一個年輕的母親,打扮得很利索,短發(fā),抱著孩子。我走過去問:“我們可以坐這兒嗎?”
她微笑著點點頭。我們就坐下吃起來。
那位母親在照顧他的孩子,喂他吃飯。她哄著孩子,一邊笑,一邊喂。他大大的眼睛,可能一歲多一點,很可愛,張大嘴巴等著媽媽的勺子,一口一口地吃。
我感覺到有點什么不對,是那個母親的動作。她把孩子放在右腿上,雙手抱著,然后用嘴咬著勺子的一端,很熟練地低頭在她的盤子里舀菜、撥拉、再喂到孩子的嘴里。開始我以為她在逗孩子玩,但她那麻利的動作,告訴我有別的原因,可她的雙手好像沒有問題啊!
我們慢慢攀談起來,她問我們從哪兒來,去哪兒玩。突然,我吃驚地發(fā)現(xiàn):沒有看到孩子的兩支小手!對,只有手臂,兩只袖子是空的。我偷偷拉拉父親的衣角。
她大概感覺到了,繼續(xù)那樣喂著孩子,平靜地說:“是個意外。”
她也沒有說什么意外,我們也不好問。大概幾個月前的事,反正后來就截肢了。
右手只有上臂,左手好一點,但小手也是沒有了。
我頓時感到很痛心,很難過。她對我父親說,孩子的爸爸已經(jīng)離開了家鄉(xiāng),去浙江打工。為的是趕快存點錢,要為孩子裝一雙“世界上最好的假手”。
“要世界上最好的。”她又喃喃地重復了一遍。
后來,我把心中的一個疑惑問了出來:“那么,你為什么要用嘴喂孩子吃飯呢?”
她解釋道:“孩子失去雙手時,還不記事。他還不知道將來的痛苦。但是他這一輩子注定了要用假肢,要用嘴和雙腳來代替自己的雙手。我是他媽媽,我不能讓他現(xiàn)在就感到痛苦。我要讓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樣的開心。”
“所以,我要讓他知道,媽媽也是用嘴做事的。開始我不熟,慢慢地我就會了。
你知道嗎?孩子天天跟我在一起,看著我,很會模仿的,學得比我還快。他可以用嘴做好多好多的事了。所以,只要我在孩子面前,我就盡量用嘴做事。”她很自豪地說,就好像一名普通的母親在夸獎自己的孩子考了第一名。
“我要好好保護他的牙齒。”她一面說著,一面開始收拾。我看著她熟練地用兩手抱著孩子,輕輕地放進一個小車里,然后用嘴收拾著桌子,把一些雜物放進一個開口的包里,用牙一拉帶子,把頭挎了進去,包就到了肩上。
她跟孩子說:“跟爺爺和阿姨說拜拜。”孩子就搖晃著小腦袋,咿呀著說:“拜拜。”然后她繼續(xù)和孩子說著話,轉(zhuǎn)身出了小店。
看著他們快樂的背影,我在想像這個年輕的母親和孩子的爸爸幾個月前那撕心裂肺的痛哭,想像著孩子以后的生活,他會結(jié)婚嗎?他會考大學嗎?他的生活能自理嗎?父母會一直照顧他嗎?這位母親看上去很快樂,她會背著孩子哭泣嗎?孩子在母親的心中到底有多重的份量?為什么一個很普通的母親會如此偉大?
(吳小紅摘自《新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