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武夷山參加一個學術會議,有機會去游武夷山。武夷山是我國十大名山之一,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近年來又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具有著獨特、稀有、絕妙的自然景觀。游武夷山就必然要游九曲溪,因為乘筏游九曲溪更別有一番情趣。
這日上午,我們一行人乘坐大巴來到星村鎮的九曲溪碼頭,九曲溪立刻出現在眼前,寬不過百米的綠悠悠的溪水,平平緩緩的向下游潺潺流淌著,溪邊有數十個竹筏在等著游客,我們有秩序而歡快的登上竹筏。竹筏是用九根青皮毛竹烤后扎成,長八、九米,寬約二米,吃水淺、浮力大,每個竹筏安放六張靠背竹椅,我因為后上來坐在最后面,人一坐滿,筏工便用力撐桿,竹筏便離岸順著溪水漂流而下。在九曲溪上飄流因水勢平緩,沒有激流,沒有波峰浪谷,也沒有落差,所以坐在竹筏上沒有驚險,十分安穩。為我們撐筏的黃氏父女二人,女兒在前面撐竿,父親在后面掌舵,姑娘二十一歲長得細里高挑,清眉秀目的,上身穿藍底白花的布衫,下身穿青色褲子,頭戴草帽,別看說話慢聲細語,可是個武夷通,一路上他一邊撐竿,一邊作導游。九曲溪發源于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經星村流人武夷山,曲曲折折19華里,到武夷宮前匯人崇陽河。九曲溪水圍峰路轉,形成九曲十八彎,構成了一篇“碧水丹山”的壯美景觀。
竹筏順流前進,左岸是一片開闊的平疇沃野,正如南宋理學家朱熹所說:“九曲將盡眼豁然”眼界確實很開闊。黃姑娘說:電視劇“西游記”有不少鏡頭就是在這里面拍攝的。走了十來分鐘,竹筏才進入九曲。一進入九曲,景色變得奇異壯觀起來,兩岸丹崖林立,千姿百態。南宋名相李綱詩云“一溪慣群山,清淺縈九曲,溪邊列巖岫,倒影浸寒綠”。的確如此,天然畫屏由此展開。我們身在竹筏,盡情游覽畫廊;只見那齊天峰插入天際,峰頂在白云繚繞之中。黃姑娘說:前邊那山叫白云巖,巖上有一洞,因為上面白霧彌漫,投有看到洞天,卻看到了孔雀開屏,在云霧中一巨石確如孔雀開著彩屏。據說徐霞客來到白云峰,鉆進了白云巖北人稱“極樂國”、的巖洞,見到了“軒敞層疊,有斧盤置于中”的景象。真讓人羨慕。
在九曲中,我們竹筏趕上前面兩個竹筏,如同競爭般互相追逐向下飛速漂流,只見水更清更綠,溪中的魚如同在腳底下游,水底的鵝卵石清晰可見,直撲眼底而去,岸邊山峰倒影映在溪水中,真是“群峰朵朵吐青蓮,寒流曲曲倒芙蓉”,美不勝收。
竹筏拐了兩個彎進入八曲,八曲重要景觀是雙乳峰,從筏上望去,兩座突兀的山峰,大小形狀均相似,仿佛是大地母親豐滿的雙乳。黃姑娘說:半山腰還有一石似鼓,如敲擊則發出鼓聲,所以,有人又稱此山為:“鼓子峰”。再前行,溪水兩岸,奇峰環拱,怪石嶙峋,壯似動物,前面山腳出現一巨石,黃姑娘說:你們向右看,那就是上下水龜石。注目望去,果然在左山腳有巨石如同兩只烏龜,一只潛在水中,只霹出腦袋和脊背,另一只則爬在它的脊背上,向水下伸出長長的脖子,形態逼真,十分有趣。向前看,只見有三座山峰連在一起,遠望極似一頭巨大的駱駝。令人不由得贊嘆大自然的精美的杰作。
來到七曲,只見天壺峰立于左岸,它像一把水壺嵌于空間。溪右岸有一城高庵,是道家遺跡,據黃姑娘介紹城高巖下有一石潭,為道家放生之地。可惜我們在竹筏之上只能見到城高巖,看不見下面的石潭;七曲右岸又出現一座高峰叫三仰峰,海拔717米,是景區中最高的山峰,峰連三疊,斜插碧空,遠望又如三面旗幟迎風飄展,氣勢宏大,雄偉壯觀,真是“一樓高立萬峰巔,遠望迢迢在半天”,令人神往。峰回水轉,來到六曲景色更為動人,朱熹說:“六曲蒼屏繞壁彎”,那天游峰如同翠屏立于左岸,峭巖壁立,如刀削般的一面巨大石墻,遙望峰巔,廟宇隱約可見。黃姑娘介紹說:峰頂有天游觀,內中供俸開山祖師彭祖與他兩個兒子彭武,彭夷塑相,武夷山因為他們的名字而得名。天游峰左側半山腰有一紅柱方型的亭子,名望月亭,傳說是當年朱熹與其夫人、子、徒們中秋賞月之處。看著那涼亭,想象當年朱老夫子立于亭上,看到一輪皓月由山尖升上天空,該有一種多么暢快的心情。前行還有如同無數疋布掛在山上的晾布巖與壁立萬仞的仙掌峰。真是“千峰繞地玉嶙峋”壯美無比。
黃家父女一起用力,我們的竹筏已超過二三個竹筏了,竹筏上坐的都是我們參加會議的同行,大家水上相見與追逐,立刻發出一陣歡聲笑語。這時我們請黃姑娘唱一支歌,她大大方方的亮起歌喉唱起民歌,雖然語言聽不大懂,但聲調優美悅耳。她這一唱,另外竹筏上的兩三位筏工也響應了,歌聲在九曲溪上空回蕩,在山谷中回應,平添許多樂趣。
進入五曲,有兩座山峰傲然挺立于右岸,西有酒壇峰,東有更衣臺。酒壇峰狀似倒立的酒壇,令人稱奇,黃姑娘給我們講了一段鐵拐李的故事;相傳九曲溪畔有一叫田父的人釀造米酒,酒香味醇,八仙經過這里喝過米酒均贊不絕口。飲罷趕往瑤臺王母處赴宴。鐵拐李喝了幾口仙酒,大叫“這是什么酒,不如武夷田父酒香。”王母聞之便派他領釀酒大仙去取一壇。二仙到田父處取來一壇酒,急急趕回瑤池,因鐵拐李腿腳不便釀酒大仙拿酒先行,等他回來時,酒壇里的米酒已幾乎喝光。鐵拐李一怒,將酒壇一腳踢翻,這酒壇正好落在這武夷山的五曲上,成為底朝天的酒壇峰。我們聽了這個故事,都禁不住哈哈大笑,再細望酒壇峰,越瞧越像。相鄰的更衣峰,是座突兀俊秀的巖峰,在竹筏上可見峰壁上有“更衣峰”“玉皇天尊”等摩巖石刻更衣臺也有一段故事,傳說魏王子騫,是在這里換衣后到天柱峰升天的。這些山峰因有傳說故事點染,更增加我們游覽的情趣。
溪水時闊時窄,竹筏也時速時緩前行,大藏峰在四曲南面橫空崛起,陡峭萬仞,巍峨壯觀。我們看到山崖上有兩洞穴,問黃姑娘,黃姑娘答上穴為“雞窠巖”,穴內有千年不腐的稻草堆,何年何人放置成千古之謎;下穴為“金雞洞”,內有幾具船棺。我們都瞪大眼睛觀望船棺,是什么人能在這峭壁萬仞的峰巖上放置船棺?竹筏由大藏峰下通過,見下面溪水碧綠,深不可測,黃姑娘說:“這里叫臥龍漂,傳說幾千年前曾有一巨龍居住在此。”
進入三曲,危巖峭壁的小藏峰聳立溪畔,仰望崖壁有三千年“架壑船”凌空懸掛,神秘莫測。
一過三曲,一座突兀挺拔,插花臨水,亭亭玉立的山峰聳立于溪畔,巖石秀麗光潔,猶如美侖美奐的少女,故名為玉女峰。山頂上蒼翠的草木從筏上望去如似玉女的秀發,正如一位詩人頌揚的那樣“插花臨水一奇峰,玉骨冰肌處女容”。傳說天上玉女與一男青年大王相戀,不幸被天上的鐵板鬼所知,密奏玉帝,玉帝派天兵天將來捉玉女歸天。玉女不從,一定要與大王結為夫妻。鐵板鬼施展妖術,將他倆化為巖石,分隔在九曲溪兩岸。從此他倆隔著九曲溪邊的鏡臺淚眼相望,不能結合。黃姑娘講到這里,最后加了一句:“武夷山真奇怪,石頭也能談戀愛。”我們正因玉女的不幸遭遇而心情不爽,她這一說大家都被她逗笑了。
過玉女峰來到一曲,便望見雄踞一曲之北的大王峰,它是進入武夷山的第一峰,峰高數萬仞,頂大腰細,四壁陡峭,拔山高聳,峰頂茂密樹木如同沖冠的怒發,聯想到驚險有趣,與玉女相戀的故事令人發出幾多遐想。
過了大王峰,溪水兩岸山峰漸稀,水面漸闊,竹筏順水加速,很快便靠岸了。
九曲溪上飄流,體味到“武夷山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感嘆武夷收盡人間美和大自然的神奇,想起明代的抗倭名將戚繼光的詩:“他年覓以封候印,愿學幽人住此山。”軍事家尚留戀忘返,我輩豈能例外,更是愿乘長風再重來了。
2004年10月26日初稿于武夷山
11月18日改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