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這個影響人類健康的頑癥,發病率高,危害性大,如得不到有效治療和控制,輕者失血脫肛,重者肛門壞死,無法排便,甚至引發癌變。
肛腸疾病研究院最新調查顯示,痔瘡的發病率占人口總數的60.7%,可見發病人數之多。民間有“十人九痔”之說,說明此癥由來已久。據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科姚禮慶主任醫師介紹,痔瘡的發病機理是人類所特有的。由于肛門的位置較低,受重力的影響,腹腔壓力在肛門位置最大,因此容易形成痔瘡。在發病人群中,老年人多于年輕人,女性多于男性。其中又以勞累過度、飲食偏辛辣和如廁時間過長等習慣及中氣不足、久坐久站者居多。
痔瘡以肛門齒狀線為界,分為內痔與外痔。腫塊脫出為外痔。外痔的癥狀以疼痛瘙癢為主,而內痔則以流血及便后痔瘡脫出為主。內痔依嚴重度可分為4期:僅有便血情形的為第I期;無論有無出血,便后有脫垂情形,但能自行回納者為第II 期;脫垂嚴重,必須用手推回肛門的為第III 期;最嚴重的第IV期為痔瘡平時也脫垂于肛門外,無法回納肛門內。一般來說,第I期及第 II 期可以不采用手術,通常以保守治療為主,一是藥物療法,如涂抹藥膏或使用栓劑、硬化治療、注射、冷凍、圈套結扎等;二是依靠飲食調理,消除便秘,避免病情惡化,比如多進食富含纖維的食物,如燕麥、全谷食物及糙米、蔬菜及水果。纖維性食物能加強腸道活動,使糞便變軟,須注意的是,芒果、榴蓮、荔枝、龍眼等壯陽火的水果不宜多吃。每天堅持做適量運動,以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環。而第III、第IV期的痔瘡則常需借助手術來治療,比較傳統的方法便是作痔瘡切除術。
有的中老年痔瘡患者病史已有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像這樣的III度、IV度痔瘡患者并不少見,可他們仍不愿就醫。一是羞于啟齒,二是無法忍受傳統手術所帶來的疼痛及術后的諸多并發癥,于是長期忍受著病痛的煎熬。
建立在現代痔理論基礎上的PPH手術,在觀念上完全擺脫了傳統手術固有的困擾。由姚禮慶主任主持的全國首例PPH手術,全程只要8分鐘,手術時間堪稱神速,且能達到無痛、微創的效果,并發癥也明顯降低。據姚主任介紹,原有理論支持下的傳統手術是將痔即肛墊切除。由于肛墊周圍密布感覺神經元,手術時患者會感到疼痛無比。術后由于失去了肛墊的精細控制能力,肛門對排出物也無法控制,從而造成生活中的諸多尷尬,如漏糞、漏氣等。而PPH手術則在新的肛墊理論的支持下,保留了肛墊的全部功能,不破壞肛墊,手術在“齒狀線”上直腸黏膜區進行。此處是植物性神經,受術者基本感覺不到疼痛,身體和心理的壓力大大緩解。術后恢復也相當快,基本無并發癥。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PPH手術是目前非常流行的重度痔瘡手術,大有取代傳統手術的趨勢,不少仿造的PPH手術器械便在醫院魚目混珠,這是必須警惕的。因為任何醫療器械對手術都是至關重要的,就像優秀的士兵用一把性能優越的槍更能發揮威力一樣,好的醫院、好的醫生也必定配備了性能優良的醫療器械。患者應該到大醫院去做PPH手術。上海就有中山、長海、九院、仁濟、華山等實力雄厚、設備精良的著名醫院,這些大醫院基本上都是使用進口的、高質量的PPH手術器械,可以確保手術的安全可靠。千萬不要讓質量低劣的醫療器械貽誤甚至加重病情,那樣就事與愿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