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在不斷發展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隨之逐漸提高,卻為何有越來越多的人感到生活缺乏愉快感?患抑郁癥的人有增無減,“錢多了,可我并不快樂”,這是許多成功人士的內心感嘆。心理疾病竟成為他們成功發展的障礙。
專家認為,成功人士或企業經營管理者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所承受的壓力更大,他們是心理疾病的高發人群。一項對長三角企業管理者進行跟蹤調查的資料顯示:一些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已十分突出,患上心理疾病的企業管理者有90%的人未察覺已經患病,已經影響到自身能否勝任工作和企業的持續發展。更值得關注的是,其中有90%的人不愿去看心理醫生。這一現象提醒我們:關注成功人士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曾經優秀的他們,怎么會心理失衡
病例1:
在—家著名IT外企擔任市場部經理的張先生,最近三個月來出現明顯的疲勞、焦躁、渾身不適、睡眠困難,并伴有早醒,感到十分疲憊,心情煩躁、緊張,容易動怒,常為—點小事對下屬發火,事后又常常后悔,責備自己為什么控制不住無名之火。一段時間以來,他的體重下降了好幾斤,精神不振,工作能力明顯下降,對上司交辦的任務力不從心,失去了對市場的洞察力和決斷力。辦事也變得猶豫、遲疑、拖拉,喪失了以往精明、果斷、利索的風格。煩惱之中,他便經常用喝酒、吸煙來麻醉自己。也曾到不少醫院檢查,但均未查出器質性疾病,醫生建議他前來心理診所咨詢。
病例2:
47歲的林女士最近總是感覺緊張不安,工作時多次出錯,原來精明強干的女強人變得多愁善感、唉聲嘆氣。回到家中也會無緣無故地發脾氣,埋怨丈夫不關心她,責怪孩子不聽她的話。晚間早早上床卻輾轉難眠,有時半夜醒來會一直睜眼到天明。漸漸地,她越來越認為自己特失敗,覺得所有的人都會看不起她,于是不愿上班。然而,整日在家也擔心家人會發生什么災禍,還莫名其妙地感到對不起丈夫和兒子,甚至想到了死。
為什么抑郁癥、自殺等心理疾病會頻頻向那些生活優裕、事業興旺的成功人士發起進攻呢,美國精神心理學家佛拉赫認為:成功帶來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的變化,也伴隨著更大的責任與壓力。競爭的加劇、對前途的不確定性以及信任危機等都會對人的心理產生影響。其次,社會對成功人士的關注增加,使其不得不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增加了他們的心理負擔。再次,某些成功人士追求完美,以至于許多時候把失敗的原因全都歸于自身。這樣,在得到社會、公眾認可的同時,他們卻被自己的責任感、完美感所壓倒。
久而久之,這一人群會產生焦慮、煩躁、抑郁等不良情緒,心理學家將之命名為“焦慮抑郁共病”。這種由現代生活中的各種綜合因素構成的無形壓力,使他們失去了正常的平衡心態。
患有“焦慮抑郁共病”的人,會經常體驗到緊張不安與恐懼,并在生理上伴有植物神經功能亢進的表現,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心出汗、震顫、失眠等,還同時出現動作遲緩、食欲喪失、體重減輕、性欲下降等情緒低落的抑郁癥狀。
由此可見,不健康的心理問題是導致“焦慮抑郁共病”發生的癥鮚所在。
及早干預,防治“焦慮抑郁共病”
成功人士和企業管理者不應在心理問題積壓到難以抵御的程度才去看心理醫生。試想,一個廠長、經理或行業精英若有心理疾病,他那個企業能健康發展嗎?目前,許多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已開始關注這個以往被忽視的社會問題。令人欣慰的是,一些企業也已認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以更負責任的態度尋求全體員工工作與生活的最佳平衡點,同時力求上行下效,創造健康的企業形象。如病例1中的張先生的公司老總在得知張先生的情況后,鼓勵他積極配合心理醫生治療,并給他減輕部分工作壓力。同時,公司還專門從美國請來了健康專家給公司員工進行瑜伽功的培訓,讓員工學會放松心理壓力,增強工作效率。經過醫生的心理疏導和少量的抗抑郁焦慮的藥物治療,張先生很快康復,重新擔當起工作重任。同樣,病例2中的林女士在得到確診后,積極配合醫生,通過認知心理的治療也擺脫了困擾,恢復了一個能干女性的真實面貌。
所以,成功人士或企業管理者要認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現代人應有“MQ”意識,即心理商數意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伏態,適時調整自己的心態與情緒,特別是要主動接受和正視生活的挑戰,平和自如地融入競爭的社會生活中去。有了心理問題千萬不要忽視與拖延,應積極找心理醫生咨詢,毋需忌諱。
盡早接受心理咨詢或心理治療,才更容易把心理狀態調整到最佳程度,既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有益于事業的有序發展。
診斷“焦慮抑郁共病”的9個標準
多種抑郁癥狀已經連續多天,甚至達半月以上。
情緒低落,明顯失去對大多數事情的興趣和樂趣。
失眠、早醒或睡眠過多。
感覺自己百無一用。
精力不濟或時常感到乏力。
思考能力或注意力降低,優柔寡斷。
食欲突然增加或減少。
容易被激怒或行動遲緩。
想死或有自殺傾向。
壓力下的平衡心理之道
* 善于疏導自己的不良情緒。 因為不良情緒可使人失去正常的理智和判斷,作出不恰當甚至錯誤的決定。
* 對自己寬容—些。不過于追求完美,就不會有太多的挫折感,而是有心情來體驗自己的成功。
* 不要處處與人競爭,爭強好勝,時時把別人當作競爭對手,會使自己經常處于緊張狀態。
* 選擇心理醫生,專業的心理醫生可以在你失意時,幫你重新確立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你迷惑時,幫你認識自己,重新踏上事業的征途;在你迷失時,幫你端正人生觀、價值觀,使你重新沐浴幸福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