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勞死”正在悄悄地逼近一個又一個中青年精英———
2004年4月,54歲的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楊邁由于心臟驟停,在跑步機上突然辭世;
2004年11月,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瑤在上海病逝,年僅38歲。
近年來,英年早逝的還有:原新華社社長郭超人,小說家路遙、王小波,音樂家施光南,數學家張廣厚、羅健,氣象學家曾再順,電力專家陳安樂,船舶專家華怡,物理學家蔡詩東、崔長庚、陳楊,力學家卓克聰……
他們中有才華橫溢的科學家、藝術家,更有叱咤風云、縱橫捭闔的業界精英, 曾經是社會的中流砥柱,卻在中青年時代溘然而去,怎不令人為之扼腕!然而,更讓人嘆息的是,他們沒有輸給競爭對手,而是輸在了自己手里!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本應是人們健康生活方式的必然需要,但今天更多的職業人士在白天處理完日常事務之后。晚上還要繼續工作。抑或奔走于各種疲勞的應酬。在競爭十分激烈的當代社會,不少35歲—50歲的社會精英終日都在為幸福美好的明天而打拼,卻不知一種名叫“過勞死”的疾病正向自己襲來。國家體改委公布的一個專項調查表明、肩負重任的知識分子平均壽命僅為58歲。低于全國平均壽命10歲左右。在30歲~50歲的英年早逝者中,95.7%的人是死于過度疲勞或由于過度疲勞引起的致命疾病,“過勞死”成了不幸夭折的主要原因!
事業與健康并非冰炭同爐,關鍵是要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生命是可貴的,健康是任何東西也無法換取的,只有在失去的時候才懂得珍惜。請記住,儲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應把自己的健康當作事業一樣去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