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新聞服務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對用戶而言最大的好處在于可以讓你定制信息,把信息自動推到你面前,還可以讓你簡潔明了的選擇要看的條目并免受廣告干擾。這項技術的革命性是巨大的;但能否擁有廣闊的商業前景,也更是不能免俗的重要問題。
在中國,RSS的興起部分源于博客的廣泛流行,眾博客大多支持RSS且RSS的要義又恰恰能解決博客內容的分散問題。最近RSS的升溫則要歸功于看天下、周博通等RSS客戶端軟件的大力推廣,且新浪等互聯網巨頭已開始將內容全面支持RSS。
RSS似乎生逢其時。在一個個傳統產業熱熱鬧鬧的轉向以顧客需求為導向后,互聯網也必然如此。鋪天蓋地的海量信息和見縫插針的廣告讓人無所適從,獲取更多的知識和節省更多的時間成為難以兩全的選擇。RSS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些許光彩。
RSS產業鏈的商機
如果我們把RSS與真實世界的廣電系統比擬起來,那RSS已超前進入到數字電視時代:制播分離、互動點播。
RSS體系中,內容提供商的陣營非常強大,唯一的問題在于他們愿意何時、何種程度的把內容RSS化。播放渠道目前存在瀏覽器和客戶端之爭,不同的服務器和不同的客戶端都在拼命爭取用戶。如果非要在產業鏈上加一個硬件提供商也無不可,發達國家早有了專用于無線上網聊天的小裝置,RSS閱讀器肯定不是難事,但顯然在手機等現有手持設備上內嵌RSS瀏覽的意義更大些。產業鏈條明晰了,再來看你想、及你能挖掘哪個環節的商機。
RSS成功的條件
我不認為現在這個階段討論使用RSS方式還是瀏覽花里胡哨的門戶哪個更有前景是有意義的。就像想專門去買點什么和漫無目的的逛街一樣,哪個心思更重些不代表我會放棄另一種行為方式。聰明的商人自會在前進中尋找靈感。
我同樣不認為互聯網內容全面支持RSS后,就會對RSS的發展有著強大的支撐作用。現在互聯網內容本身的殘疾問題不解決,RSS化后也必然會面臨臺臺都是《新聞聯播》的尷尬。畢竟,知名博客Keso這樣的“精英制片人”少之又少。
再說到廣告我就更不以為然了,廣告代理們連送上門來的雜志都成捆成捆的不拆封,憑什么會把特別的關注投向大街上一問三不知的RSS?說到底,沒有群眾基礎,沒有知名度,一切都是空談。除非RSS的參與方有人在認真規劃著對目標人群的培育、推廣、引誘等等。
盡管知識工作者很多時候是厭惡資本的,但投資者對于投資的精明見解也必須讓我們深思。投資者對互聯網界新興事物的預期在本質上與投資任何高增長企業沒有什么不同,無非是:要有廣闊和快速增長的市場,要有可持續的收入和好的收益表現,要有讓人信服的執行能力等等。換言之,技術的高低是一個層次,商業模式的良莠是一個層次,執行的高下又是另一個層次。如此看來,RSS才剛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