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走上街頭,特別是天府廣場一帶,總會遇到不少手中攥著一疊卡片的人向你散發某某航空免費送票中心或某某票務速遞中心的優惠訂票卡,向行人推銷代訂飛機票。這一現象說明:只要有錢,買飛機票太容易了。可是,在我初乘飛機那個時代,卻遠非如此。
說起來是近60年前的事了。?搖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民用航空尚處于從無到有、發展緩慢的階段。那時“中央”與“歐亞”兩家航空公司壟斷了全國的空運。飛機少、航線少、航班少,機票昂貴且不易買到??罩新眯胁⒉皇且话憷习傩湛梢詥柦虻摹?/p>
1946年我去新疆哈密辦事。從成都出發搭乘載貨大卡車,沿川陜路,出嘉峪關,經酒泉,風餐露宿,沿途顛簸,汽車竟然行駛了半個多月,才進入猩猩峽,到達哈密。長途跋涉苦不堪言,一想到回程就不寒而栗。于是心中萌發了一個念頭:我還沒坐過飛機,不如坐飛機返家,借此也圓一下空中旅行之夢。對,就這么辦!
聽說在哈密新城(當時哈密有新城、舊城之分)有中央航空公司辦事處,一辦完事,我就興沖沖地跑去探詢,在售票柜臺前被告知“哈密沒有飛成都的航線”,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服務生又告訴我:“有哈密到武漢、到上海的航線,但一個月只有一班?!蔽疫t疑了一下,心想:能先到上海也好,總比我在荒漠里折騰半個多月好受些。我打定主意,但“買票”二字尚未說出口,冷不丁又聽到服務生吐出一句:“機票訂到三個月之后了!”我一聽,懊喪極了,怔怔地呆立著,不知該怎么辦才好。這時柜臺內一位樣子像是負責人的微笑著向我走來。后來才知道,他是公司的唐經理,剛調到哈密不久,是地道的成都人。盡管我沒有說上幾句話,但他已聽出我是成都人了。老鄉異地相逢,彼此都感到十分親切。尤其是在維吾爾地區,漢族人本來就不多,成都人更少。因此我們一見如故地聊了起來,談得很投機。他了解了我的情況后,爽快地答應替我設法。
幾天后,唐來看我,說道:“來一趟新疆不容易,上海班機還要等十多天,何不趁此去迪化(今烏魯木齊)看看。”我一口回絕:“整冤枉嗦,汽車我坐怕了?!碧菩Χ淮?,隨身掏出一張哈密—迪化來回機票遞給我,大聲說:“坐飛機!”我感到有些意外,但心中不免喜憂參半:喜的是馬上可圓坐飛機之夢了;憂的是機票花費多,影響上海之行。唐似乎看出了我的思慮,不緊不慢說道:“你第一次坐飛機嘛,讓你享受全世界最相因的票價優待!”
原來,20世紀40年代,國民黨政府與蘇聯政府互簽了一個“中蘇航空協定”,開辟了一條哈密—迪化—伊犁—阿拉木圖(稱作哈—阿)的國際航線。機票價以條文形式固定為若干新幣。新幣是當時在新疆地區流通的地方貨幣,它與國民黨政府的法幣保持兌換關系。抗戰勝利后,法幣不斷貶值,新幣隨法幣一起貶值,而機票卻受條文約束不能漲價,于是買這張“哈—迪”來回機票的錢在這時僅能買幾張大餅,如果與現在相比,只相當于人民幣幾元而已。這的的確確是世界上最便宜的飛機票了。當然,這種機票不是隨便可以買到的。若非經理的權、同鄉的情、偶逢的緣(我的票是一張取消預訂的票)湊在一起,這一個天上掉餅的機會是難以獲得的。
去迪化當天凌晨,是由央航的汽車把該班的所有乘客一齊送往哈密機場的??斓饺肟谔帲h遠便望見一架雙螺旋槳的蘇聯小客機孤零零地立在停機坪上。那時的哈密飛機場既沒有什么候機室,更沒有什么安檢站,汽車徑直朝班機駛去。登機舷梯已經安好,一位著裙裝、穿皮靴,金發碧眼的蘇聯姑娘(其時尚無空中小姐的稱謂)正站在機艙門口查驗機票。進入客艙,但見乳白色的艙壁、淡黃色的地毯、精美的軟皮高背坐椅……所有設施都顯得那么高雅華貴。這一切都使我十分興奮,油然而生“坐飛機就是不同”的良好感覺。
起飛時間是上午9點,8點50分,一位身著毛領皮夾克飛行服、蹬長統馬靴的中國副駕駛與蘇聯正駕駛才匆匆走進駕駛艙。隨后發動機響了。我的座位恰好靠近舷窗,可透過這圓窗極目遠眺,不禁暗自慶幸,一陣幸福感頓時涌上心頭……
可是且慢高興,就在這時,馬達聲轟鳴起來,簡直震耳欲聾,并且越來越厲害,連機身都有震動感,我心中不由得緊張起來,想到即將凌空,畢竟不是地上,那會是什么境況,安全嗎?但由不得我多想,飛機早已騰空了。只見舷窗外朵朵白云掠眼而過,再往下看,房舍點點、林木片片,宛如模型;山巒起伏、河流蜿蜒,好似一幅美麗的水墨畫,我被眼前景象吸引住了,暫時忘掉了方才的擔心。我正徜徉在空中航行的良好感覺中,突然覺得機身往下一沉,我的心像失掉什么似的隨之一緊。我知道這是典型的失重感。不久又感到飛機往上升了,這時似乎一股力量壓在頭上,讓人揪心難受。如此反復幾次,又平穩下來??墒歉袅艘粫海w機又左右傾斜起來,這時有人開始嘔吐。經歷了幾次這樣的折騰后,也就逐漸適應了。那個年代,民航客機在飛行高度、速度,機身密閉程度以及隔音降噪等方面,都遠不如現在。在航程中還感到寒冷,幸好唐經理預先囑咐過,我內穿棉服外罩皮袍,故能安然應付過去。
兩個多小時后,飛機抵達迪化。初乘飛機,我一直是在興奮與緊張交織的心情中度過的。
今天,祖國建設高歌猛進,民航事業更是一日千里,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空中旅行早已是司空見慣毫不足奇的事了。與我初乘飛機時相比,何啻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