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舟”五號飛船一飛沖天之后,航天員的形象在人們心目中陡然高大起來。您是否想過自己有一天也會穿上特制的宇航服飛往外太空呢?2l世紀初將掀起載人航天的熱潮,航天員正成為一種新興的職業。
萬里挑一話選拔
航天員選拔一般分為兩個階段。首先要招收一批志愿者,他們身體好,身高在1.6米—l.75米,年齡一般不超過40歲,受過高等教育,經過一系列檢查后先選出預備航天員;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飛前合格選拔。
航天員選拔通常要經過基本資格審查、臨床醫學檢查、生理機能選拔、心理選拔、特殊環境因素耐力和適應性選拔等,其實施階段一般又細分為:預選、門診檢查、住院檢查、特殊環境因素檢查,選拔過程的時間約為1年,其淘汰比例約為l:100,早期更高。
除美國和蘇聯外,法國、日歐和中國等國都進行過航天員的選拔,其步驟和程序大同小異。中國第一代航天員全部選自空軍戰斗機飛行員,他們都有近千小時的飛行經歷,具有高超的飛行技術和大學本科以上學歷,還有強健的身體、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反應能力。
中國選拔的航天員的標準身高為1.70米左右,體重在65公斤上下。這是中國青壯年人的普通體型。選擇這個標準,一方面是為了拓寬選拔面,另一方面則是考慮到飛船的空間極為有限,身材小一點,就能為飛船騰出更多空間。
航天員上天——百里挑一選英豪
載人航天比航空復雜得多,需克服失重、超重、缺氧、孤獨、火箭發動機的振動與噪聲、宇宙射線的影響和流星體撞擊航天器等一系列艱難險阻,因而對航天員的生理和心理素質有非常高的要求。
航天員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獻身精神,因為載人航天風險很大,至今已有22名航天員血灑藍天;要有良好的體格,身體表面沒有畸形等影響穿戴或使用航天服、操作儀器的肢體障礙,也沒有外傷及其后遺癥,有潛在慢性病、精神與神經病的人更不行,喜歡抽煙和喝酒的人也排除在外,因為航天器艙內空間狹小,設備多,吸煙會污染空氣,并易發生火災,喝酒則能誘發體內潛在疾病,干擾正常工作;要有良好的心理品格,膽大心細,遇事不慌,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等。
要使航天員具有上述素質,需要經過選拔和培訓兩個步驟才行。當然,根據航天任務及其對航天員的不同要求,航天員的選拔與培訓項目、內容和標準也各異,例如美國就把航天員的身體素質分為3級,他們的訓練時間和內容都不同。選拔出航天員后,對他們還要進行嚴格而特殊的訓練,并在訓練中再次選拔。
踏過訓練的“天梯”走進太空
航天員要進行多種訓練,包括體質訓練、理論知識教育、心理訓練、特殊環境因素耐力和適應性訓練、航天飛行技能訓練、生存訓練以及綜合性訓練。其中職業航天員一般需要訓練3年—4年,載荷專家需要2.5年,太空游客則不到半年。
中國航天員訓練有8大類58個專業,教練把它稱為“58個階梯”,航天員們每登上一個階梯,就等于向太空走近了一步。
超重耐力適應性訓練,對飛行員的要求是,最大做到5倍于自己體重的加速度,持續時間僅3秒,訓練中,航天員個個肌肉嚴重變形,體能消耗很大。低壓缺氧訓練,航天員要以相當于每秒15米的速度,經受迅速提升到5000米高空瞬間帶來的缺氧和減壓的考驗,并持續30分鐘。血液重新分布適應性訓練,航天員持續多天保持負15度臥姿,再轉到正70度的立姿。轉椅訓練,航天員坐在轉椅上,變換各種角度進行飛速旋轉。這些被稱為魔鬼式的訓練,被曾在飛行員訓練場上摸爬滾打多年的航天員們一次又一次地刷新著紀錄。
除進行航天基礎性訓練外,航天職業技能訓練也相當重要,為此,美國和蘇俄還研制了各種各樣的職能訓練器和飛行模擬器。包括航天服的穿脫和使用、航天食品和餐具的使用等也都要一一進行訓練,否則吃飯時容易把食品放入鼻子里,上廁所時會搞得糞便到處飄。
此外,飛行任務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出艙活動訓練,交會對接訓練。
目前,美俄等國都有自己的航天員培訓中心。美國的航天員培訓中心有約翰遜航天中心和肯尼迪航天中心,它們都是用美國總統名字命名的。俄羅斯是在被叫作“星城”的加加林訓練中心訓練航天員的,那里有1:1的航天器模型裝置、大型訓練水池、天文館訓練樓等,世界第一位太空游客蒂托在這里訓練了3個多星期后升空。
葉偉薦自《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