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者在美國麻州教育部任職一年有余,深切體會到什么是“清水衙門”。
首先,由于是非盈利性機構,全年沒有一分錢獎金,不發任何實物,也沒有交通、住房等補貼,惟一的工資外收入算是學位補貼,但也少得可憐:博士學位持有者每月補160美元,碩士學位持有者每月補120美元,學士學位持有者每月補80美元。要說工資水平呢,我這職位號稱“教育專家”,主管州立統一考試的數據分析與評估政策的研究工作的,年薪勉強與中小學教師相平。部長、副部長們的工資也就10萬美元出頭,可以看出生活也比較簡樸,有些人住的是極老的房子,甚至是很差的社區。真正有意義的福利有兩項,一是本人及配偶可以在州立大學免費選課,但這對于大多數已是學位有成的職員也是不大用得上。二是退休金有保障,不像私營企業人員的退休金要依賴股票、基金市場的投資回報,當然這項福利要在州政府工作滿十幾年后才能享受。
其次,整個教育部,沒有一輛公車,上至部長,下至清潔工,全部自行解決交通問題。如果是在本州和鄰州出差,一律是開私車,每英里(相當于1.6公里)僅補貼二三十美分汽油費。出差在外每天允許報銷20多美元伙食費,大約能吃三頓快餐,不夠吃一頓像樣的晚餐。每年倒是有圣誕聚餐,但都是大家分賬,頂多是上司們自掏腰包幫忙付酒水錢。所以公款吃喝、公車私用的美事是不用費神琢磨的。畢竟,政府部門花的是納稅人的錢,所以不能像私營公司花自己的錢那樣隨心所欲。廣大選民、媒體、反對黨以及法律機構,千萬雙眼睛在盯著,一旦有公款私用的惡行,一定會被炒得沸沸揚揚,官員們輕則公開道歉,重則解職甚至被起訴。
更有甚者,麻州教育部400多名員工,所用的兩棟辦公樓都是租來的,前幾年整個部門駐扎在波士頓南郊,后來由于那里的地價上漲,便“舉家”搬到北郊一個更便宜的地段,這一來可苦了那些在南郊買了房子的職員,單程起碼要花一個小時。以后會不會再搬遷?可能性是存在的。
麻州每年的中小學統一考試涉及五十多萬名學生,年花費約1000萬美元,從出題、印卷、閱卷、寄成績單到保存考卷,都外包給專業的考試公司去做??荚嚭贤扇≌袠酥疲袠似陂g,教育部會組織一個評審委員會審議標書,最后的幾個決賽公司要進行現場答辯。一旦選中,合同期為5年。這5000萬美元的合同,在商界可能算不了什么,在教育界可算是肥差。但迄今為止沒有聽說過一例投標公司賄賂政府官員的丑聞,使我不得不贊嘆整個教育部風氣的清廉。
有人說你們肯定是工作清閑、晚來早走。其實非也!每天早上來要簽到,下午走要簽出,規定要呆夠8小時(工作7.5小時,再加半小時午餐),每周結算一次,缺的時間要從假期中扣除,假期用完了,就按所缺小時數扣工資。近些年來由于經濟不景氣,政府財政困難,對增加人員卡得較嚴,而退休的照常退休,所以有些部門人手緊缺,工作強度較大。上要滿足聯邦教育部的各項要求,下要對學校、家長、學生負責,還要經常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媒體公布一些數據和動向,有時連喝口茶的工夫都沒有。工作不清閑、報酬不優厚,因而,人員流動量大也就不足為奇。好在美國整個社會的流動性都很大,總有一些想積攢工作經驗、想享受良好退休待遇、或想實現自我價值的人士愿意來做人民的公仆。
政府對我們這些公務員的吝嗇換來的是對學生的慷慨。麻州每年每個普通中小學生的教育經費約為7000多美元,英語有困難的移民學生、身體有殘疾的學生、家庭收入低的學生每人每年可領到數千美元的額外經費,特別是有些殘疾嚴重的學生,每人每年的額外經費可達幾萬甚至是十幾萬美元。此外,沒有拿到高中文憑的畢業生可以免費在以前的高中參加輔導班,并可無限制地免費參加州立高中畢業考試。在大學學費連年上漲的情況下,公立的中小學永遠是學費、書費全免,窮學生還可以根據家庭收入享受免費或減價的午餐。(據《世界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