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品牌齊亮相
來源:《商業周刊》
跨國公司與本土公司爭奪中國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以通用公司為例,過去,通用公司只有幾種高檔車型,而現在這個汽車制造商在中國投放的車型迅速增加,每種車型都針對特定的客戶群。從面向中國新貴的凱迪拉克,到價格稍低的別克君威再到中等價位的凱越,還有為年輕人準備的雪佛蘭,針對農村市場,通用公司還推出了五菱系列。許多公司都發現中國并不是一個單一的市場,從南到北,從城市到農村,從年輕人到老人,中國的地域差別十分顯著。因此,無論農村還是城市的各收入層都成為被爭取的對象。不僅僅是跨國公司在進行市場細分,中國公司也采取了同樣的戰略。海爾公司面向中國農村銷售的小型洗衣機只售37美元。聯想集團不僅生產售價2000美元甚至比這貴一倍的個人電腦,也生產幾百美元功能簡單的產品,這些電腦主要針對那些收入較低又希望使用電腦的農村家庭。無論是跨國公司還是本土企業,了解不斷涌現的消費群體都是他們的首要任務。他們通過向全國各地派遣調研團進行調查來預測消費者的需求。還有一些公司則花大量的時間去接觸消費者。在商人們想方設法拉攏中國各色各樣的消費者的時候,中國農村市場的地位進一步顯現出來。越來越多的公司已經意識到沖出中國城市市場是一項挑戰。
美國商品在中國市場表現不佳
來源:《紐約時報》
中美貿易逆差已經接近2000億美元,但由于多種原因,近來在中國市場上,美國商品的處境不佳。統計數字顯示,美國每購買價值6美元的中國商品,才有價值1美元的美國商品出口到中國。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增長步伐一貫慢于其從中國進口的速度,今年以來,其出口速度更是一路走低。
造成美中巨額貿易逆差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貿易模式的改變。日本、韓國、中國臺灣以及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公司已經開始只在本土生產技術含量高的零部件,然后將其運往中國,并在當地購買技術含量稍低的部件,在中國就地組裝后直接銷往歐洲和美國。這些年來,美國和亞洲國家之間的總體貿易逆差并無大的改變,只不過這些逆差如今集中在中國身上體現出來了。
其他原因還有,中國對美國商品的態度發生了改變,如今人們已經不再認為美國品牌的產品比中國產品的好。此外,許多美國中小型公司對爭奪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也顯得興趣不足。中國的商務酒店內通常是中國本土客商、亞洲其他地區的客商乃至歐洲客商云集,惟獨不見太多的美國商人。
人民幣其實是中國的難題
來源:《金融時報》
雖然人民幣升值的金融壓力可能已經減輕,但貨幣改革的理由仍與以往一樣充足。今年以來,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增長急劇上升,但這種加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意而為的。中國的價格壓力不是增大了,而是減輕了,9月的通脹率跌至1%以下。這讓中國人民銀行有了增加流動的空間,可以有助于抑制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的減速,因為人民銀行認為GDP減速過快。對中國人民銀行而言,美中也有不足。寬松的流動性,既是固定匯率制度的后果,同樣也是當局有意促進國內經濟增長政策的后果。由于儲備金過多,人民銀行于3月份作出了降低利率的決定,此舉將中國的銀行間利率降至歷史新低。這一改變的目的,是為了阻止貨幣投機者持有人民幣,同時也明顯放松了國內的貨幣環境。央行此舉,加上不斷攀升的美國利率,確實減少了投機資本的流入。許多專家認為,中國面臨的真正風險是通縮而非通脹,在這種情況下,低利率和高貨幣供應政策似乎并非是輕率之舉。
關于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的爭論,總是糾纏在過度投資和通脹這兩個問題上。雖然有很多關于企業利潤縮水、銀行變得日益謹慎的言論,但卻并未發生根本改變。鑒于過去幾個月流動性變寬松,投資已出現增長跡象,人民幣匯率升值不會迅速、完全消除上述不平衡。但它也不是人們通常認為的無效工具。貨幣升值將為外部不平衡設置上限,并開始將GDP的增長動力從出口轉向國內消費。
JP摩根:
2020中國將成世界第2或第3大經濟實體
JP摩根中國證券市場部總監李晶女士11月11日表示:JP摩根對中國經濟很樂觀,長遠來看,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持續穩健增長,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二或第三大經濟實體。李晶認為,2006年中國經濟將主要面臨如何從固定投資拉動型及出口拉動型轉變為國內消費拉動型,這需要政府切實提高農民收入,解決城市和農村之間的貧富差距。李晶指出,中國經濟增長長期以來靠增加固定投資來拉動,但隨著去年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實行,2005年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出口來拉動,到2005年底,中國的貿易順差將達到1000億美元,三倍于2004年3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央行:
中國將繼續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蘇寧11月15日在此間表示,中國將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繼續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特別是要進一步發揮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中的基礎性作用。蘇寧在出席第二屆中美關系研討會時說,今年7月21日,中國進行了匯率制度改革,這一改革“符合中國和全球經濟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體現了中國市場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標。他表示,中國匯率制度改革不斷深入,確定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攬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市場供求在貨幣匯率中的作用進一步增強。
他說,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正處在工業化進程中,經濟發展應堅持以擴大內需為主的方針。匯率制度改革有利于形成更有彈性的匯率形成機制,更好地發揮匯率在調節國際收支中的作用,更好地實現中國經濟增長的內外均衡。
商務部:
對韓國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表示贊賞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11月17日說,中方對韓國16日正式對外宣布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表示贊賞。韓國總統盧武鉉16日宣布,韓國決定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并將以此為契機推動韓中經貿合作關系進一步發展。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說,韓國是中國的重要貿易伙伴,也是亞洲的重要國家,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是韓方的一項重大和正確的決定,中方對此表示贊賞。這不僅有利于促進兩國經貿關系發展,而且有利于改善世界貿易環境。發言人還說,中方相信,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必將為兩國經貿合作創造更加良好的環境,有力促進雙邊經貿關系的全面發展,并推動兩國2012年貿易總額達到2000億美元的宏偉目標盡早實現。
江小涓:
十一五我國外貿增長方式將出現“拐點性”變化
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江小涓11月20日在此間召開的中國商務發展論壇上說,“十一五”期間,中國對外貿易增長方式將發生出口產品商品結構更加優化的“拐點性”變化,汽車、發電機等更多高附加值商品的大量出口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商品出口的擴大將有可能成為這期間中國對外貿易兩大重要變化。“十一五”期間,受國內產業發展的影響,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的優化程度將更為明顯。江小涓解釋說,出口商品結構優化的基礎來自于國內產業結構的升級。近幾年來,國內一些產業的產業規模和競爭程度日益擴大和增強,帶動了國內產業的升級,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出口產品結構的優化提供了客觀基礎。預計“十一五”期間,汽車及其零部件、發電機、內燃機車等產業將有可能成為新的出口增長點。
羅奇:
2006年中國經濟增速將放緩
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預測,2006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降至6.7%,這幾乎是下半年以來最大膽也是最低的預測結果。羅奇承認這個估計很可能過于保守,但是中國經濟增速的下降趨勢卻是可以肯定的。為什么明年GDP增速會下降得如此明顯?羅奇給出的理由是,今年出人意料的出口增長在明年將明顯下降,同時,在延續一年的宏觀調控政策之后,固定資產投資也將降低。
此前,中國南方幾省的投資已經出現明顯減速。而社科院的秋季報告也預測,明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為17.4%,和這幾年20%、30%的速度相比,確實是一個比較低的水平。 中國經濟增長應當建立在多動力的基礎上,而不能只依靠出口和投資,羅奇的觀點與北京大學教授林毅夫等多數國內學者的建言保持一致:如果依靠投資拉動經濟,那么最后的結果就是產能過剩并引起通縮,而過多依賴出口則會引起大量的貿易摩擦。
尼日利亞標準局禁止未認證產品
尼日利亞國家標準局(SON)局長John Akanya近日宣布,自2006年1月份起,尼所有本土制造產品和進口商品必須通過“尼日利亞工業標準(NIS)認證”,否則將被拒絕進入尼日利亞公開市場。尼日利亞標準局強制性合格評定程序(SONCAP)已于2005年9月1日起開始執行,但同時給予了三個月的寬限期,即于2005年12月1日起正式執行。根據該程序規定,屆時所有進口到尼日利亞的四大類“管制產品”必須獲得裝船前產品認證和強制認證,否則將造成貨物到達目的港后通關遲延甚至被拒絕清關入境。根據該程序規定,SONCAP屬于獨立程序,尼日利亞政府原先規定的裝船前檢驗(PSI)以及其它通關程序依舊需要遵守執行。
墨經濟部副部長表示將對中國貿易實施特保措施
墨西哥經濟部主管標準、外資和反傾銷的副部長Alejandro G梞ez Strozzi表示,從今年至2013年,墨西哥企業都能對嚴重威脅國內產業的中國商品申請過渡性保障措施。作為國際貿易保障的一部分,過渡性保障措施使墨企業在未來八年內能保護自身利益。這一機制也是中墨政府在世貿組織內達成的一致。他認為,墨國內手工業、制鎖業和紡織業一些企業應該開始申請對中國產品進行反傾銷行政調查,因為這些產品已經威脅到墨企業的生存。如果調查顯示從中國進口產品的數量已經損害墨國內產業,那么有可能對這些產品加征兩項關稅。目前,墨西哥對鞋類、化工產品、工具、服裝、紡織品、玩具等1300類稅號的中國產品征收反傾銷稅,此外,對是否向牙刷、罐裝蘑菇、卷筆刀等中國產品征收反傾銷稅正在調查之中。
歐盟兩指令尚未在每個歐盟成員國實施
據德國工商總會(DIHK)發布的消息,歐盟2003年公布的《關于報廢電子電氣設備的指令》(WEEE)和《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質的指令》(RoHS)迄今尚未在每個歐盟成員國得到實施。按照兩指令的要求,歐盟各成員國均應在2004年8月13日之前將兩指令轉化成本國的法律法規并予以實施。但時至今日,不少成員國仍未完成實施兩指令的相關工作。有跡象表明,25個成員國實施兩指令的情況和組織工作也各不相同。德國已從2005年8月30日起實施兩指令。為使德企業了解相關信息,德工商總會最近編輯出版了長達40頁的小冊子,介紹截至9月份歐盟各成員國實施兩指令的進展情況。小冊子的內容主要包括各國法律法規轉化的進展、設立相關機構的情況、制造商和進口商的義務、如何解決資金問題以及報廢設備回收問題等。小冊子售價10歐元,感興趣者可與該會設在波恩的出版物服務處(傳真:0049-228-4224593,電子郵箱:bestellservice@verlag.dihk.de )聯系購買。
美啟動中國知識產權顧問計劃
11月10日,在由美國商會主辦的“反假冒侵權峰會”上,美商務部長古鐵雷斯宣布了一項為中小企業保護知識產權提供幫助的新措施:中國知識產權顧問計劃。根據該計劃,中小企業可以獲得由資深律師志愿者提供的如何在中國保護和實施知識產權的一小時免費法律咨詢。這項計劃是在美律師協會、全國制造商協會和美國商會的協調之下形成的.
歐盟裁決中國自行車傾銷 維持近五成的反傾銷稅
商務部公平貿易局11月25日發布預警稱,歐盟理事會已發布公告,對中國自行車反傾銷案部分臨時復審作出裁決,決定維持原措施,即48.5%的統一反傾銷稅。據商務部公平貿易局人士稱,此次臨時復審是于2005年2月19日應中國自行車出口商的申請發起的,此案中沒有企業獲得市場經濟待遇或分別裁決待遇。
國內政策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最近推出專門為年出口額在200萬美元以下的中小企業設計的短期信用保險產品——“中小企業綜合保險”。目前這一新業務已開始在浙江、江蘇、福建、山東、上海等地試點。作為中國惟一支持外經貿發展的政策性保險公司,中國信保此次新品大舉入市,旨在為出口型中小企業提供全面的收匯保障服務。其保障可涵蓋包括買方拖欠、拒付,買方國家或地區實行外匯管制、禁運、限制或吊銷進口許可、發生戰爭等各類導致合同無法正常履行的出口信用風險。此次新投放市場的“中小企業綜合保險”更具有鮮明特點,如:取消了投保的限制門檻,年出口額在200萬美元以下的各類中小企業均可投保;適用比一般短期出口信保產品優惠的費率計算模式,通過當地行業協會、企業間聯合組織等“中介平臺”進行集合投保還可獲得更大的費率優惠。
國際政策
◆據俄《生意人報》11月9日報道,為便于俄羅斯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更新設備,俄羅斯對外貿易保護措施部門委員會11月8日向俄政府提出建議,擬取消630項進口設備的關稅。這630項的進口設備基本是屬于俄羅斯本國不生產的設備。在經過俄政府批準之后這項措施將實行10個月,但是商界和經濟人士認為在此期間進行技術改造更新設備的時間是不夠的。
產品商情
◆北京現代汽車公司日前透露說,該公司生產的首批720臺轎車發動機正式向俄羅斯出口,而年內將陸續向俄羅斯出口各款發動機共計1.1萬臺。這是成立僅三年的北京現代自身發展中取得的又一個重要突破。據了解,首批出口的發動機包括2.0排量的BETA型和1.5排量的ALPHA型發動機,主要用于韓國現代汽車集團在俄羅斯工廠的索納塔及其他車型的組裝生產。
◆賽迪顧問預測,隨著出貨旺季的到來,2005年中國手機市場全年銷量有望突破8800萬部,銷售額將突破1300億元,同時,產品結構同比2004年將會出現較大的變化,尤其是在創新功能結構升級方面。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在新品和降價促銷的帶動下,在銷量和銷售額上上都會達到歷史新高。預計,2005年全年智能手機銷量將達到493.5萬部;銷售額將達到161.3億元。
展會報道
◆本刊記者從第二屆中國商務發展論壇獲悉,目前我國服務業將迎來大的發展。出席論壇的商務部高虎城副部長指出,無論是和發展較快的制造業相比還是和其他國家相比,我國服務業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發達國家一般服務業占其經濟總量的比重大多是60%以上,我國還不到40%,平均低于發展中國家的水平。從1991年至2004年中,中國服務業產值占GDP的比重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由33.4%變成31.8%。2005年上半年,我國相對規模不大的服務業增長幅度低于制造業增長速度,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遠遠低于制造業占GDP的比重。但保險、咨詢、運輸等新型服務業發展迅速,新型服務貿易在發達國家已占主要地位。大力發展服務業不僅使我國經濟結構的比例更加合理,也將進一步創造就業機會。
◆GIMT+AMB CHINA新聞發布會暨德國機床制造商產品推介會于2005年11月22日在廣州東方賓館隆重舉行。20多年來,AMB已成為德國金屬加工業的焦點。展期5天,上屆規模達5萬平方米,展商來自23個國家,近900家展商,其中20%來自海外,吸引了近5萬觀眾。展會主題是“提升中國制造業”,同期舉辦“中德機床業高峰論壇”,“中德機床比武大賽”等活動,屆時中德機床業巨子均將出席,共同探討行業發展,技術交流與合作。預計展出規模可達3萬平方米,700家參展商,逾40%的國際展商,5萬參觀商。
◆11月15日,國際知名的亞洲售后及零部件物流高層研討會(Interlog China 2005)在上海拉開帷幕,中國航空快遞業的領導者中外運敦豪作為主贊助商參加了本次研討會。在研討會上,DHL亞太區區域供應鏈物流總監Alec Ang先生以“通過與第三方合作建立售后市場的競爭優勢”為題做了精彩演講,通過DHL的成功經驗全面闡述了第三方物流模式在售后市場供應鏈管理中的突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