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孫碧與無依無靠的老人和孤殘兒童結(jié)緣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那時,她任重慶市藥品檢驗所黨總支書記,被打成“走資派”,下放到市第一福利院接受勞動改造。在那里,她認識了那些老人和孩子。
平反后,重新任職的她心里卻再也放不下那些無依無靠的老人和孤殘兒童,每逢節(jié)日,她都要帶著同事們?nèi)ジ@骸⒕蠢显骸⒐聝涸禾皆L,給老人和孩子們洗澡、理發(fā),教他們唱歌。
1983年,卿孫碧退居二線,疾病纏身的她本可以好好享受,頤養(yǎng)天年了。但那些沒有爹媽、少人疼愛的孩子,讓她坐不住。她每天早出晚歸,走東家串西家為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募捐。風餐露宿,晝夜奔波,受不盡的白眼冷臉,熟悉的人打趣地叫她“高級叫花子”。
有一年冬天,卿孫碧到綦江縣調(diào)查,她艱難地行走在泥濘的田坎上,突然,半道上竄出一條狗,狂吠著向她撲來,嚇得她趕緊跳進路邊水田里。后來,狗跑了,卿孫碧卻怎么也爬不上岸,孤零零在滿是泥漿的田里泡著,直到一位農(nóng)民路過,才把她拉上來。這樣的遭遇,對于卿孫碧來說是家常便飯,也正因為如此,她才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哪里有什么情況,哪里需要什么幫助,她都了然于胸。
對重慶市兒童福利院收養(yǎng)的孩子,卿孫碧有一種特別的感情。這些孩子被狠心的父母拋棄,而他們大部分又是殘疾或有疾病。兒童福利院屬于國家事業(yè)單位,沒有計劃外收入,院內(nèi)的醫(yī)療康復設施奇缺,患病的孩子無法得到很好治療,卿孫碧十分難過。她借著離休前在藥檢所與各大醫(yī)院建立的關(guān)系,說服多家醫(yī)院為福利院的孩子免費體檢,對患病的孩子免費或減費治療。院里有一個家在農(nóng)村的男孩,由于雙腿燒傷沒得到及時治療而無法行走,被父母扔在火車站,好心人把他送進福利院。經(jīng)卿孫碧多方聯(lián)系,不幸的男孩幸運地接受了外科手術(shù),恢復了行走。
1997年,綦江縣兩個學童向社會發(fā)出的求救信,被卿孫碧看到,照片上孩子過早成熟的目光,臉上與年齡不符的滄桑,讓她心痛異常。她立即回信,勉勵他們要克服困難,并匯去他倆當年的學雜費600元,表示將資助他們完成學業(yè)。到今天,卿孫碧先后資助21名貧困學生,她與這些孩子一起喜怒哀樂。孩子們的信、成績單和獎狀,就是她的“寶貝”,誰進步了,誰得獎了,她都清清楚楚。孩子們在信中說:“卿奶奶,您就像冬日里無聲無息的炭火溫暖我們,點燃了我們新的希望!”
一個白血病患兒在重慶醫(yī)科大學附二院住院治療,其父母傾家蕩產(chǎn),終無力再支付昂貴醫(yī)療費,他們?nèi)f般無奈之下找到卿孫碧哭訴。卿孫碧二話沒說,帶上一個小女孩上街開始了“救救患兒”的報紙義賣。從早到晚,風雨無阻,一老一小,街頭叫賣,有位市民在公交車上認出了卿孫碧,立即掏出50元錢,說:“送給那孩子吧!”車上乘客得知真相后,都十分感動,紛紛掏出錢來,送到卿孫碧面前。10天時間,卿孫碧通過義賣、募捐籌集資金萬余元。盡管,小女孩最終因醫(yī)治無效離開了人世,但在她生命的最后時刻卻得到了那么多人的關(guān)心與幫助……
卿孫碧在慈善事業(yè)中的名氣越來越大。榮昌縣民政局的負責人找到卿孫碧,反映想在該縣雙河建一個敬老院,但缺乏資金。卿孫碧馬上找到當時重慶一家保險分公司的董事長,得到20多萬元的捐款。在卿孫碧的多方斡旋下,不到一年,雙河敬老院就開辦起來了。目前,院內(nèi)住著300多個老人。
20多年來,卿孫碧個人募集資金700多萬元,她擔任聯(lián)絡協(xié)調(diào)工作的社會福利有獎募捐委員會籌集社會福利資金2800萬元,資助了全市368個社會福利項目。
20多年來,卿孫碧一家一直住在連基本裝修都沒有的老房子里,卿孫碧和老伴都是普通的離退休干部,離退休金是家庭的全部生活來源,而卿孫碧卻不斷地給洪災地區(qū)、癌癥患者、人民廣場、抗擊“非典”等捐款。她先后資助了群眾138人,累計付出5萬余元。這筆省吃儉用攢下來的錢,代表的是一位老共產(chǎn)黨員對社會、對國家、對人民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