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16日-5月15日)
重慶被列為國家綠色GDP試點地區
作為國家首批綠色GDP試點地區之一,重慶和北京、天津、浙江等10個試點省市將于2006年2月前,按計劃完成綠色國民經濟核算和環境經濟損失調查工作。綠色GDP試點工作的展開,意味著環境的保護或破壞將成為考核干部的一項重要標準。
(《重慶日報》 4月16日消息 記者 陶衛紅)
“創意經濟論壇”在重慶舉行
4月16日,2005中國創意經濟與城市商業開發高峰論壇在重慶舉行。多位國內外知名的創意經濟界專家學者就“創意經濟提升城市競爭力”、“城市現代化與建設和諧魅力城市”等進行了研討。目前全世界創意產業每天創產值220億美元,并正以5%的速度遞增,美國、英國等創意產業發達國家遞增速度已經達到10%以上。
(《重慶日報》4月17日消息記者 高海 實習生 張浩淼)
遂渝鐵路接入重慶
4月23日凌晨3時左右,遂渝鐵路在北碚東陽鎮磨心坡與襄渝鐵路接軌,從而與我市主城鐵路樞紐血脈相連。遂渝鐵路將于今年底投入試運行,屆時,成渝兩地坐火車實現4小時互通。
(《重慶晨報》4月23日消息 記者 史永慶)
我市80人當選全國勞模
4月24日,記者獲悉,重慶今年80名全國勞模已經選出。在80名當選的全國勞模中,農民占16個席位。今年首次將私企老板和進城農民工納入勞模評選范圍,有3名私企老板和1名農民工光榮地成為全國勞模。
(《重慶晨報》4月25日消息 記者 史永慶)
“亞太市長峰會”首家戰略合作商敲定
4月28日上午,記者獲悉,重慶騰翔實業有限公司出資160萬元人民幣,成為第五屆亞太城市市長峰會首家戰略合作商。峰會將于今年10月11日至14日在重慶舉辦。市政府決定,向海內外企業發出贊助招商,以借助市長峰會展示企業形象、宣傳企業品牌的邀請,得到了海內外企業積極支持和參與。
(《重慶日報》4月29日消息記者 樊國生)
3萬新增農村移民市內安家
三峽工程重慶庫區新增的3萬名農村移民,將被遷到市內其他區縣安置。首批2萬名市內外遷移民的安置工作從5月開始啟動,2006年6月底前全部搬遷安置到位。
(《重慶日報》4月30日消息 記者 周雨 實習生 郭小偉 余昶錕)
以地換庫,首個澤渝工程在銅梁蓄水
從5月1日起,重慶首個澤渝工程銅梁縣玄天湖水庫開始蓄水。銅梁縣無償出讓玄天湖及周邊的土地交市水投公司開發利用。市水投公司利用自身的融資平臺,承擔玄天湖水庫的修建工程。玄天湖水庫將解決6.23萬畝農田的灌溉、6.5萬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和1萬頭牲畜飲水問題。這種“以地換庫”的模式在全市尚屬首創。
(《重慶商報》5月1日消息記者 項前)
日本駐重慶總領事館開館
日本駐重慶總領事館5月9日正式開館,這是日本在中國大陸地區設立的第四個領事機構。總領事館領區包括重慶、四川、云南和貴州,旨在促進日本與中國西南地區的交流與合作。
(新華社5月9日電 記者 張琴)
80億元防治庫區三期地質災害
為保證庫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確保156米水位按時蓄水,已全面啟動的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湖北、重慶兩省市總投入預計將超過80億元,其中重慶占70%以上。
(《重慶晨報》5月11日消息記者 史永慶)
全國暢通工程評價揭曉重慶榜上有名
2004年全國道路暢通工程評價揭曉,重慶與北京、上海等城市一起,再次躋身二等管理水平城市。 去年重慶市開展“五整頓”、“三加強”工作,實現了降事故、保安全、保暢通的目標。
(《重慶商報》5月13日消息記者 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