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通過1年多的研發,涪陵建陶公司推出了“皇玉石”系列10個新產品。
在最后一個半月的時間里,讓涪陵建陶總工程師穆劍鋒刻骨銘心的是“皇玉棕”的推出。按理說,前五款產品都順利生產了,作為第六款的“皇玉棕”本應該“順產”了吧,但連續五次試壓,顏色、玉紋均不理想。若暫停試驗,市場機遇稍縱即逝;要將就,把這不成熟的產品大規模生產,那只會失去市場!
為此,穆劍鋒和技術人員三天三夜沒睡覺,不斷研討、試壓。當第六次試壓產品出來時已是第四天深夜兩點。這次出來的新產品的玉紋效果、顏色搭配都極佳。
大家歡呼雀躍!
但隱憂揮之不散,因為新產品在晚上燈光下美,在白天自然光下會不會同樣美呢?于是,大家集思廣益,在穆劍鋒的主導下,重新制定了微調計劃,開始了第七次試壓。然后,在又一個不眠之夜中等待天明。清晨8點,這群三天四夜沒合眼的瓷磚研發者們齊齊聚集在新產品面前,欣賞著自然光下新產品的美。
2004年4月6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皇玉棕”的美侖美奐讓國內同行折服,國內頂級陶瓷設計師也伸出了大拇指,來自歐洲的采購團也為這款產品所傾倒!
涪陵建陶總經理張必果喜不自勝:“科技進步使涪陵建陶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了制高點。今后涪陵建陶將繼續以科技為動力,把涪陵建陶打造成中國陶瓷第一品牌,創世界名牌!”
這樣的豪言壯語,現今的涪陵建陶,讓人實在無法將其與前身——一個生產榨菜壇子的土“窯罐廠”聯想在一起。
就是這樣一個手工作坊式的小廠,在近20年的時間里,始終堅持立足本地資源,走“以科技促發展、以科技推品牌”之路,深植于建筑陶瓷領域里“精耕細作”,以高科技的新產品來做“亮”品牌,以實用性的新產品來做“透”市場,每年都會根據市場需求至少推出十幾個新產品搶占市場。為此,公司每年要投入上千萬元巨資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并與清華大學、武漢工業大學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技術合作與攻關,使其技術裝備水平一直處于國內同行業領先地位。特別是近年來,更是不遺余力加大對新產品的開發力度,僅去年就開發出了“佛萊明哥”系列、“天梭石”系列、“皇玉石”系列、“圣安娜”板材系列、“拿波里”洞石系列等新產品數十個,今年又開發出超大型高檔豪華地板磚。
科技的支撐,使公司產品實現了精品化、藝術化、自然化、綠色化。現在,涪陵建陶下屬14個分公司,總資產由1980年代中期的80多萬元發展到了10.5億元,凈資產4.3億元,產品擁有“中國建筑陶瓷知名品牌”、“中國著名品牌”、“重慶市著名商標”、“重慶市建陶行業唯一免檢產品”,以及國家A級產品、國家小康住宅建設推薦產品、中國建陶綠色環保產品、全國用戶滿意產品等55項國家級、省(部)級殊榮,企業被評為“重慶市高新技術企業”、“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