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與“作客”是一對同音詞,報刊、電視、網(wǎng)頁上常常將此二詞混用。那么,這兩個詞到底有何區(qū)別呢?讓我們先看看《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這兩個詞的解釋:
做客:“訪問別人,自己當客人:到親戚家~?!?/p>
作客:“〈書〉寄居在別地:~他鄉(xiāng)?!?/p>
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參照典范著作中的用例,筆者以為這兩個詞的意義和用法主要有如下區(qū)別:
1、主體對象不同
“做客”者相對于主人,“作客”者相對于當?shù)厝恕!白隹汀笨山蛇h:近,可“足不出戶”,“室友”或“舍友”之間,來個你“做東”,我“做客”;遠,可去國外,甚至到外星球上“做客”(常用“做客”作勘察外星球的形象語)。而“作客”指離開家鄉(xiāng),居住在外地,距離必須較遠。在交通發(fā)達的今天,若讀書、工作未出縣界,而說“作客”某地,給人的感覺恐怕非諧即“酸”。
2、原因目的不同
“做客”緣于接受別人邀請或主動探訪別人,以便溝通感情、交流思想、切磋技藝,與人際交往密切相關(guān)。除親友之間常“做客”外,傳統(tǒng)的文體活動以及時下流行的辯論、演講、論壇、講座等活動,一般都具有聯(lián)誼、切磋、娛樂等意義,因此在反映這些活動的文字中也常常用到“做客”?!白骺汀眲t往往出于求學(xué)、謀生、創(chuàng)業(yè)(包括供職、經(jīng)商等)之需,多與人生事業(yè)有關(guān),因此在敘說人生行旅、奮斗歷程的文字中容易用到“作客”一詞。
3、時間處所不同
“做客”是暫時的,若是集體活動,一般活動完畢,“做客”也告結(jié)束;在親友家“做客”,待上十天八日甚至成月或許無妨,但如果太長,主人難免會有膩意?!白骺汀笔情L期的,為了學(xué)業(yè),為了事業(yè),需要住下來,少則三年五載,多則可能是大半生。“做客”之所通常是家庭、單位,如:去朋友家做客,做客某電視臺、某論壇。而“作客”之所通常是地方、區(qū)域,如:一直作客東南沿海地區(qū),這張照片是作客巴黎時照的。
4、組句習(xí)慣不同
“做客”之所本來多用介詞“在”引出做狀語,如:“在同學(xué)家做客”;或前面用“去”“來”“到”之類的動詞與“做客”構(gòu)成連動短語,如:“歡迎您常來我家做客。”不過近年來也時見做補語,且不用介詞,呈明顯的“書面”化趨勢,求的是簡潔、典雅之效,亦與口語、書面語逐漸融合的大背景有關(guān)。“作客”之所則以直接置于其后做補語為常,此系沿用文言句法,與“作客”的書面語體色彩相協(xié)調(diào)。
抓住以上四條尤其是前三條區(qū)別,使用“做客”或“作客”時就不會再出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