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欸乃的槳聲逐漸消失在那一層薄煙中,船嘆息地搖著離去了。只剩下我持劍仰望著茫茫宇宙。虞姬則倚在我懷中。跟往常一樣,她還是那么楚楚動人,只是我——一代霸王項羽,卻顯得如此落魄。
殷紅的鎧甲上印刻著道道劍痕。
但我身上的王者之氣卻不曾改變,也不會改變,永不。
垓下兵敗。
我已什么都沒有了。我的軍隊,我的基業,我炫耀的資本。不,我還有虞姬,還有我的劍。
眼前的江水仿佛凍結了。我仰望著蒼穹,一言不發,虞姬貼在我胸口,依舊不語。
(二)
上天對我已頗為眷顧,連敗,也敗在這皓月當空之下。一夜激戰,突圍。一騎,一劍、一美人。如再有一壺烈酒,則可銷盡這萬古情仇,長醉在江邊。
想當年金戈鐵馬,橫掃大江南北無人能與我爭鋒,何其豪壯。
也許,在我身后,會留下千古罵名,但又何妨!
剛愎、自負、優柔……
(三)
劉邦,我心中永遠的痛!
也許鴻門中我應聽亞父的,那現在在皇殿中慶功的,就是我——項羽,而不是他劉邦。但誰又能懂我呢?
劉邦,一代豪杰,我不想讓你英年早逝,也許將來還能為我所用。他軍十萬,我軍四十萬,滅他劉邦,絕非難事,可我不愿滅他,我要用他的弱來襯托我的強。
但有誰能解其原委呢?只有她——虞姬。
(四)
我父親雖一世卑微、懦弱。但他臨終時的教訓卻深印在我的命運中。
記住,要用自己的雙手得到你想要的,切不可假于人手。
我明白,我曾不止一遍地對自己說:用自己的雙手去奪得天下。所以每次我都親自上戰場揮劍殺敵,臉上的劍痕便是見證。
(五)
集兵權于我一手,也許是我兵敗的原因,但也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我的不可戰勝,我的不同氣質。
但威風的代價是慘重的。
韓信,世上少有的奇才,我并非不知,我不得重用他,但我不忍埋沒他。如我高興,我可以殺了他,但我當眾羞辱了他,一個小小的小兵。本在激起他的志氣。
他一走,會投到劉邦麾下,這是毋庸置疑的,只有劉邦的天下才能容得下他。他的投奔,使劉邦更為強大。這時,我知道,最后的時刻要來了,天下只能有一王存在。不是劉邦敗,就是我項羽亡。
(六)
當船翁恭謙地請我上船時,我拒絕了,無半絲猶豫。我深知,我氣數已盡。我不想再茍延殘喘地活在劉邦的天下。我可以興起,用我的劍。但我累了,天下也累了,經不起再次的廝殺、拼打與爭奪。我只有躺下,躺在這茫無人跡的江邊。
月,漸漸地降落,升起的朝陽折射在眼前的江水中,像滿江的鮮血般,殷紅殷紅,煞是刺眼。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我大聲吟唱著,虞姬在我懷中抽泣著,能在這孤寂的兵敗月夜陪伴我的,也只有她了。
(七)
虞姬像睡了般躺下了,誰曾料到,伴我征戰令敵喪膽的劍,會奪去我最愛的人的魂。
刺眼的太陽已越過重山射在我滄桑的劍上,劍尖上虞姬的鮮血凝固了,映著我一夜蒼老的臉龐。
大風起兮云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我好像聽見有誰的高歌,凝血的劍尖又重新泣血了,可悲,我的劍最后取走的,卻是我自己的一生。
安得猛土兮守四方。
這是我聽到的最后的聲音了。
仰望,一只孤雁掠過蒼穹,是引路者;還是掉隊者?
作者系湖南省岳陽縣第二中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