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來臨,和同事一行四十多人浩浩蕩蕩來到張家界,來到湖南的世外桃源,領略了它的奇異和幽深。
張家界,一個響亮的名字。它究竟有多美?一切語言都顯得蒼白。在這里,聲音沒有被機器切割過,只有悅耳的鳥鳴和松濤的絮語;在這里,色彩沒有被畫筆修改過,沒有霓虹燈,沒有車咬著車的長尾巴,只有山青和水綠;在這里,人性沒有被物欲淹沒過,在山里人的本真面前,你會寧靜和安詳。你會不由自主深切地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于是,靈魂得到一次充分的凈化和升華。
小雨淅瀝進鳳凰
第一天,我們來到鳳凰古城。雨中的清晨十分誘人,并且總給人以美好的心情,我不禁深呼吸幾口。鳳凰的第一站是沈從文故居。他老人家十五歲前一直生活在這個小城里。在《邊城》里描寫的幽暗的巷子、藍布裳的老人、清秀的少女、搖曳的油燈,曾那么令人向往、揮之不去。來到故居,木雕的門窗,昏暗的房間,鋪著藍花大布的木床,曾經用過的書桌,曾經玩耍過的小院,都孤寂地佇立在那里,只有墻壁上掛著先生曾經的音容笑貌和清新的文字是那么真切,告訴我,這就是先生生活了十五年的地方。
從故居出來,沿著城邊走,一會就來到沱江邊。江邊泊滿了小船,我們幾個有秩序地上了船,在船上再一次領略邊城的誘人。江邊幾個女孩挽著褲腳洗衣服,棒槌敲擊聲和她們的朗朗笑語交織在一起。這里最有特色的是吊角樓,幾根很長的木柱撐起了一座簡易的樓。沱江兩岸吊角樓比鄰皆是,緊密相連。
沱江的水很清很清,清得可以看見水中肆意生長的水草,我是第一次看見長得幾乎和水面平行的那么高的水草,不禁把手伸下去和它親密接觸。船徐徐向前,水草自動分開左右兩邊,隨波起伏蕩漾。剎那間,我想起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噢,我愿在沱江的柔波里,做一條這樣的水草!把手放進清清涼的江水里,任風吹亂頭發,懶洋洋地深呼吸,此時,我內心深處是那么平和、悠閑,這不是幸福么?也許很多人會講,當今社會拒絕悠閑!可我尊重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平和的心態平和的人生,是我向往的。所以,我樂于在那些小城里出沒,樂于聆聽老街上傳來的吆喝聲,樂于每天枕著雨聲入眠。內心真正的快樂是物質所無法替代的。
歡聲笑語漂猛洞
在芙蓉鎮吃完中餐,我們坐上汽車,在盤山公路上九曲十八彎,向目的地猛洞河進發。聽導游說,在漂流時要做好全身濕透的準備,身上潑到水,表示幸福會來到,所以大家要盡興地玩。有些人買了雨衣雨褲緊緊裹在身上。我們當然不會了,相反的,大家躍躍欲試,在路邊紛紛購買打水仗的武器——水瓢和水槍,準備去猛洞河漂流時大干一場。
漂流的橡皮船,是兩個沖氣的圓柱體,中間相連。船頭船尾各有一名船公。船公用槳在岸邊輕輕一點,橡皮船便順水而下。開始水流不急,大家忘情地欣賞著兩岸天然山水畫卷,河中鵝卵石很光潔,陡峭的石壁直插水中,古樹蒼天,蟲鳴鳥叫,瀑布飛懸。真有古人所說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境界。
接著,一陣緊似一陣的急流向我們發起進攻,我們一次又一次地被顛起被落下,無情的水很快把我們的身子給浸泡個透。大家少了鎮定自若的風度,我們一同說好遇到急流一同忘情尖叫,這樣可以和著“嘩啦啦”湍急的河水在靜靜的山中留下陣陣爽性的回音。
沒多久,我們和駛在后面的同胞狹路相逢。不用猜,就知道下面要上演潑水大戰了!大家不由分說拿起自己的武器。我們舀起一瓢瓢水,用勁潑向對方。沒幾個回合,我們全身濕透,眼睛也睜不開。船來到一個大灘后面,水面頗為平靜,船公跳上岸。岸上有個小棚,炊煙徐徐,經過剛才的奮戰,那香噴噴的玉米叫我們直咽口水。大家商量著派一個人上岸買。正陶醉呢,忽然,劈頭蓋臉的一陣水讓我們沒有防備,從頭頂到腳底澆得透濕。這時,一個人發話了:“我終于報仇雪恨了,剛才是你們潑我們最狠最多,哈哈哈!”原來是導游一伙。此時此刻,歡娛輕快的感覺沁人心脾。
快到岸了。船公說:“這里水不急,你們可以下去游泳了。”今天一直沒有太陽,經過剛才的潑水大戰,加上天空中飄起了雨絲,我們現在已經凍得瑟瑟發抖了。雨越來越大,轉眼已成了厚厚的雨簾了。
我實在是冷得受不了了,于是便和猛洞河親密接觸了一把。“撲通”一聲跳到了水里。到水里動一動,舒服多了,總比坐著淋雨要強得多。就這樣躺在水上,見兩邊的山石長在碧綠的水里,因為下雨的緣故,山間霧氣繚繞,平添了幾分嫵媚。雨點敲打在水面上,那聲音經過我耳膜清晰可見。真想就這樣,躺在水上美美地睡上一覺。正做美夢呢,蕩啊蕩地,不覺已到岸了。從猛洞河的水里拔出來,身上感覺有千斤重,先買了碗姜湯喝下肚,然后就跟著換洗去了。
山水相依金鞭溪
在很多年以前,張家界還在一片汪洋大海中,經過地殼的運動,經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如今它獨特的景致。這里的山好似桂林。它的秀色不讓桂林,但山峰遠比桂林挺拔、神秘和野性。如果把桂林比作清秀的少女,那張家界的山就是集狂野、蒼涼、原始、大氣于一身的頂天立地的男子。這里的森林覆蓋率達到98%,到處郁郁蔥蔥。黃石寨是群山托起的一片平地,站在摘星臺,遠眺群山,聽松濤陣陣,吹涼爽山風,一時覺得自己是多么的渺小。這里的山峰,有似人形的,取名為采藥老人,有并排佇立的三座高峰,叫三姐妹峰,有手捧鮮花的女子,有深情相擁的情人,有張大嘴巴的蛤蟆,有的像長長的利劍……最讓人難忘的是山間飄渺的云霧,特別是在雨后,云霧集中,像一團團輕紗蓋在山頭,又像一個妙齡少女,害羞地依偎在大山的懷抱里。
山因水顯,水為山藏。金鞭溪位于山峰幽谷之間,溪水明凈,兩邊全是高聳入云的山峰,沿溪一條曲徑,蜿蜒幽靜,樹木茂密,涼氣逼人。我們幾個人流連忘返于之間,忙著拍照,忙著戲水,忙著尋找林間百怪。一路上,小溪歡暢、調皮地流淌在我們左右,與我們為伴。索性把鞋子脫了扔在導游的背簍里,赤腳走了一段光潔的青石山路。
男女老少皆淳樸
我們的導游是個山里人,是個苗族男孩。一路上,他用不太完美的普通話介紹著自己,介紹著張家界。教我們學唱當地山歌,把我們的疲勞一掃而光。有一次,我們問他的阿妹是哪兒的,阿妹就是女朋友的意思,他害羞了一會,然后拿出手機傳給我們看,手機上貼著女友的大頭貼,很清秀的女孩。他告訴我們,小時候每天要走三十多里山路去上學,他說,他要去一個沒有山的地方,喜歡一望無際。一望無際的大海,一望無際的平原,一望無際的沙漠……我敬佩這個男孩,他是努力的,也是幸運的。讓我為你加油吧,至少,我會為你祝福。
這里和大山外相比,還很落后。有很多孩子上不了學,小小的年紀,就在人群里穿梭,叫賣東西。曾看到幾個三四歲大小的孩子,看見我們一群人過來,手里抱著幾根黃瓜,跌跌撞撞地邊跑邊叫:買我的黃瓜,一元一根。還看到一個小女孩,拿著自家做的工藝品,要我們買。在走山路時,一個小男孩走到我們跟前:“要背東西嗎?要唱山歌嗎?”
在逛古城時,看到一個老爺爺,周圍擺放著很多他自己做的樂器,長笛、簫、葫蘆絲。老人頭上裹著厚厚的頭巾,古銅色的臉,寬大的民族服飾,腳上穿著草鞋,臉上始終掛著笑容,那笑容令我難忘,是發自內心的純真的樸實的笑。他不時地為大家即興表演吹奏。音樂是那樣的悅耳,加上他的載歌載舞,我們不由得聽醉了看呆了。
要離開張家界了,我忽然對這里的山這里的水這里的人有了強烈的依戀感。我感到自己是多么舍不得離開這片土地,張家界的秀麗景色會永遠留在我的腦海里,越回味越甜。迷人的張家界,名副其實的人間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