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兆榮
從前,有一個秀才,名叫高有方,才高學博,與人交談,對答如流,只因生活困難,以教學為生,人稱為聰明老師。鄰村有個孤寒財主黃二,獨生一子,取名大寶,非常愚笨,讀書三年,連之乎者也四個字都不認識,黃二特等去請聰明老師,來教自己的兒子大寶。開學后,聰明老師用盡苦心教大寶,但如對牛彈琴,格格不入。教至年尾,準備解館。黃二請老師去吃飯,老師對大寶說,“你父請宴,必然問你成績如何,如果說你不進步,你父必不歡喜,如果說你作對好,必然出對要你對,你千祈注意,不論你父出什么對,你看我筷子夾什么菜即以什么菜對它,可以過關。”
入席時,黃二果然問兒子功課好不好,老師說:“對對大有進步。”黃二即以番薯二字,要大寶來對。老師即用筷子在第一碗夾蘿卜一塊,大寶見了,便說:“以蘿卜來對。”黃二說,“對得好,再出一對 ‘緞綢用什么來對?”老師在第二碗也夾蘿卜塊,大寶見了忙說:“以蘿卜對。”黃二說:“緞綢是布匠,蘿卜怎能對對?”老師說:“羅是綾羅,帛是布帛,何以說不對對?”黃二見墻上掛有岳飛像,即說:“岳飛二字,看你用什么來對?”老師在第三碗又夾蘿卜,大寶也以蘿卜對之,黃二說:“岳飛是人,不能用食物來對。”老師說:“羅是羅漢,匐是以膝而行,正是人對岳,飛對匐,又何不合。”黃二又說:“鼓鐘,看你如何對法。”老師又在第四碗夾蘿卜,大寶還以蘿卜來對,黃二說:“蘿卜不能對樂器。”老師說:“鑼是銅鑼,鈸是鐃鈸,樂器對樂器,更加對得工整。”黃二見大缸里裝有青瓜,又說:“缸青,看你用什么來對。”老師在第五碗又夾蘿卜,大寶也以蘿卜來對,黃二說:“青是顏色,對得不好。”老師說:“籮是竹籮,竹籮裝白米,籮現白色,白對青,更加工整”。黃二說:“我連出五對對頭,對對不同, 你總以蘿卜來對,令我厭氣。”老師說:“你第一碗牛血煮蘿卜,第二碗豬腸煮蘿卜,第三碗咸魚頭煮蘿卜,第四碗蒜仔煮蘿卜,第五碗蘿卜煮蘿卜,一碗清水,蘿卜太多,毋怪你兒子用蘿卜來對啊!”黃二才住口不語,老師乘機稱說肚飽,即刻辭行。
老師回到書館,見東家太過孤寒,大寶又難教授,即在黑板寫詩道:東家教子望成才,大寶性情懶又愚,牛血豬腸難入口,明年辭館不再來。
天未亮,老師已收拾行裝,不辭而去。
第二年,老賈村的賈仁、賈禮、賈義、賈志、賈信五人欲請聰明老師教學。大家預約,老師到時,每人出一難題要他來答,答得對,即請教學;不對,即刻辭去。聰明老師到時,賈仁先問老師:“月字少一撇,是什么字?”老師沉思片刻,說:“此字康熙字典實在未見,應讀三個音或四個音。”賈仁說:“請你讀出來。”老師說:“一斤二,或讀一斤二兩。”賈仁說:“你有何根據?”老師說:“豬肉鋪帳部,常見此字,如xx欠豬肉 ‘ ,就是此字。”賈仁說:“老師說得對。”賈義接著問:“老師,孔子學生子路,宿于石門,鄉人殺雞款待,這個是雞乸,還是雞公呢?”老師說:“雞乸。”“你有何根據?”老師說:“書中有一句見其二子丐。既有二子,必然是雞乸,雞公是不帶仔的。”“好!老師說得對。”賈禮又續問:“老師,孔子七十二賢人,幾個娶了老婆,幾個未娶?”老師說:“娶老婆三十人,未娶老婆四十二人。”賈禮問:“有何根據?”老師說:“四書明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這是乘數,五六中三十,六七四十二,恰恰一共七十二人。”賈禮說:“老師說得對。”賈志問:“老師,三國人名,單名還是雙名。”老師說:“統統是單名。”“試講出來。”老師說:“曹操、曹丕、曹植是單名;劉備、張飛、關羽是單名;孫權、孫策、周瑜也是單名。”賈志說:“對!三國有人有姓沒有名否?”“有。”“何人?”“喬公有二女,大喬嫁孫策,小喬嫁周瑜,實在無名。”“三國人有名沒有姓的嗎?”“有。”“誰呀?”“王允進貂嬋于董卓,貂嬋是名,不知其姓。”“老師說得對。”賈信又問:“老師,中國有幾個美人?”老師說:“一共四個。”“哪四個?”“越國西施,三國貂嬋,漢朝王昭君,唐朝楊貴妃。”信問:“你有何根據說她是美人?”老師說:“古人形容美人,經常說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西施游西湖,花紅粉白,笑容可掬,群魚見了,感覺自己滿身是鱗,生得丑怪,即沉下海底。王昭君出使西域精神奕奕,鳳眼娥眉,群雁見了,感覺自己滿身是毛,大失斯文,即刻下落平地,所以稱為‘沉魚落雁。楊貴妃與唐明皇,八月中秋,賞月花園,杏仁面,柳葉眉,唇紅齒白,秋水傳神,月亮見了感覺自己面圓如餅,即刻閉目,以烏云遮蔽。貂嬋與董卓同游花園,貂嬋涂脂抹粉,濃香撲鼻,縱使菊花、玫瑰、牡丹、夜來香都不及貂嬋滿身香味,百花也羞得低頭,不敢見面,所以稱為‘閉月羞花之貌,你說對不對?”賈信說:“老師說得好。”大家連聲說:“的確是聰明老師,我們特請老師來教子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