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王
參加工作的時候,單位福利好,收入也不錯,所以從沒有為退休后的生少作過多的考慮,以為每個月的退休金足夠維持晚年的生活。可是沒想到,真正到了退休以后,才發現僅靠退休金,生活遇到了財務上的麻煩和然機。我,王伯,這顆螺絲釘在崗位上連續運轉了42個春秋后,兩年前,光榮退休了。
生活一下子變得空曠起來。電視里說“最美不過夕陽紅”,我想不僅僅是指老年人有許多閱歷和積累,而且還指退休后仍有不少事情可為。兒子女兒都在外地成家立業了,我不必像許多老年人一樣退休后被孫子外孫纏住了手腳。退休前想做卻沒時間做的事情在這個階段終于可以放開心思去做了。
退休之后粗算財賬,生活重設計
我原來在國有企業工作,單位有很好的福利待遇,還有醫療保險。退休后收入雖然僅有原來的一半,但考慮到支出也會相應下降,只要我重新打打財務的小算盤怎么也能收支平衡了。
衣:退休后應酬活動少得很,每月安排150元足夠了。
食:一人一日三餐在家吃,米面油鹽醬醋茶果……每月500元差不多。
住:面積70平米的房子是原單位的福利分房,水、電、暖、煤氣費、清潔費、電話費、有線電視費……平均每月需交300元。
行:除了出遠門走親訪友可能需要較大筆的開支外,每月安排50元就夠了。
其它:一些額外的開支,每月可能會有一些,我安排了200元。
我每月的退休金為1500多元,按設計除去上述開支,每月還有三四百元的節余,雖說不能和退休前相比,但當時總覺得完全可以在這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將晚年的生活安排得舒舒服服了。
旅游訪友初識財苦,歸途剩毫厘
剛退休那陣兒,我有一股特別的沖動,想利用半年的時間,去外地看看從前的一些老朋友,順路游覽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窮家富路,出發前,我辦了張“銀聯”的借記卡,將1萬元濃縮到這張小小的卡片上,一來安全,二來方便。當多年的老友謀面時,發現寒暄交際費是筆大支出,雖說對方是地主,但買禮物、聚餐基本我都踴躍掏錢,動輒三四百,最高達千元。游山玩水,交通是開銷中的大頭,市內一天十幾元幾十元,長途則以百計。遇到旅游紀念品我還喜歡捎上幾個,以留下“到此一游”的痕跡。結果一趟回來,借記卡中已不足百元,我暗自捏把汗——差一點就回不來了!全程的開銷大大超出了我的預算,我初次感受到了錢不經花的道理。
老年大學子助財源,老爸淚潸然
外地旅游訪友回來后,曾經好一陣子回味在對美景、舊人的留戀中,日子久了,竟覺出了生活中的空虛。難道后半輩子就這樣總在回憶中度過了?我決定積極找點事干。從年齡的角度來講,找工作已是不可能,誰會用一個老的國家干部做文員呢?去年過年的時候,我也和回來探親的兒子女兒談了我的想法。接下來的幾天里,這倆孩子竟神神秘秘嘀嘀咕咕不知在商量什么,想湊上前聽個明白,可他們看到我卻又不說了。三月初,一張老年大學的《入學通知書》寄至我手,這時我才搞懂孩子們的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他們背著我給我報了老年大學的書法班,讓略懂一點書法的我養心怡志。我親愛的孩子們哪,知父莫若子,你們是擔心我花不起這8000元的學費啊!購房貸款還沒有還清的女兒、正在艱苦創業的兒子經濟都不寬裕,我的鼻子陡然一酸,沒想到重新設計的晚年生活還要給他們增添負擔。
飼養寵物
再拋財銀,負擔有點重
上了老年大學后,日子果然過得充實了,不僅能夠更加專業地學習書法知識,還結識了一批老同志,我的社交圈中又多了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我珍惜在課堂的每一分鐘,然而卻越來越不愿意回到我那個家。老伴走得早,兒女遠在他鄉,是個名副其實的“空巢家庭”。雖說這么多年已經習慣了這種獨居的生活,但還是時常有些孤獨感。去年夏天的時候,鄰居養的小狗生了3只小狗崽,滿月后,鄰居抱來一只白白凈凈的小狗送給我,說看我太寂寞了,給我作個伴,我便決定好好養這只可愛的小家伙。誰知養寵物并不便宜:上戶口3000元、打預防針100多元、狗鏈十幾元。更費錢的還在后面,每月狗糧50元左右、狗玩具和用具幾十元、有時它還有個小疾小病的,加起來每個月的開銷也在100多元。工資的十分之一用來養寵物,雖然每次夜深人靜的時候多了它拱在我腳邊的溫馨,但這筆花費還是有點“割肉”之感。
晚年再婚
略顯財窘,經濟壓力大
半年前,老年大學的同學想為我牽條紅線,做回月老。女方姓辛,年齡與我相仿,經歷也相似,也是從國有企業上退下來的。幾次見面后彼此覺得挺談得來,雙方的子女也異常開通地支持我們再次組建家庭,相互攙扶走完后半生。這樣,結婚一事就被提到日程上來了。老辛有一套平房,從前單位分的,面積不是很大,結婚后我打算讓她搬到我這邊來,她那套房子好讓她那就要結婚的兒子居住。老辛退休后工資1000多元,但接近半數要用來贍養80歲的母親。而兩個人生活,質量必然需要提高一些,比如添置用品、外出旅游等必不可少。再婚讓我又一次體會到了家的溫暖,可是這一個人退休金兩個人花的經濟壓力還是增加了。
忽生重疾
窮盡財囊,榻上生困惑
最近,我的飯量莫名其妙地越來越大,每天喝水的次數也明顯增加,人卻是越來越瘦。上個月去醫院進行了全面的檢查,我擔心的事情終于發生了——我患了嚴重的糖尿病。這下子全家壓上了重擔,住院、檢查、吃藥、食補……雖說單位的公費醫療負擔了一部分,但也花光了我剩余的積蓄,還搭上了老伴和孩子們的錢。血糖稍稍控制住后,我不禁為今后的日子擔心:老伴和我年齡越來越大,身體狀況可以說一天不如一天,沒有額外的經濟保障怎么辦?目前的工資僅夠維持日常生活。雖說孩子們都挺孝順,時常會接濟我們,但我和老伴都是那種不愿給孩子們添負擔的人。在花光積蓄后,明天,我們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