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 振
新政出臺
林正平是溫州人,原來與幾個老鄉合伙在西安經營一家建材市場,每年能賺個四五十萬元,也算個不大不小的老板,但一頭扎進“油”里的他卻再也不想回頭。兩年前,林正平與幾個老鄉合伙在陜北的定邊縣買了三口油井。
“陜北油藏較淺,平均不到1000米,一般打一口井只需十幾天時間,投資約 50萬元左右,投資小、收益高、見效快。一口產量中等的油井每天約出產2噸原油,按每噸原油1500元算,油老板每天收入3000多元,一年時間就可收入100多萬元。除去必要的開支,每年至少凈賺50多萬元。如果運氣不是很差的話,買一口井經營一年左右就賺回了本錢。”
2005年初,林正平就馬不停蹄地趕赴新疆。春節前,林正平在那里看中了幾口油井,需要200多萬元的投資。回家過年這幾天,林正平很快就在親朋好友間籌到了這筆資金。
林正平只是這幾年私企進軍石油產業的一個縮影。在全國各地,都閃爍著他們的身影,小到像林正平這樣的個體油老板,大到萬向集團這樣的民企巨擘投資12億元在舟山岙山島建設石油中轉項目。他們早巳悄然滲透進入石油產業鏈條的每一個環節,從國外進口成品油、開采油井、石油儲運、開設加油站等等。
其實在36條頒布之前,各個壟斷領域內都可以看見私企的身影。但是他們的投資并沒有享受到“國民待遇”,突出的問題就是私企必須承擔除了投資和市場風險之外的更大的風險,具體就是第一,缺乏公平競爭的環境;第二,融資困難;第三,缺乏平等的社會服務;第四,權益保護不夠等等。事實上,過去中國并沒有法律限制私企進入壟斷行業,但問題是沒有限制不等于可以進入。湖南長沙一位專事高速公路修筑的民企老板告訴記者,行政壟斷的局面讓民企欲進入壟斷領域“比登天還難”,“我雖然在修馬路,但卻必須掛靠一家國有企業,每年向他們交一大筆管理費,這種部門壟斷,讓我們無可奈何。”
36條的頒布,為私企的老板們撐直了腰桿。因為他們不但可以名正言順的進入壟斷行業,而且還將得到相關政策的扶持。36條首先提出對民營經濟要放寬市場準入,允許有條件的民營企業進入電力、電信、鐵路、民航等壟斷行業領域。與此同時,國家還將支持非公有資本參與各類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和運營。在加強立法、嚴格監管、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的前提下,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金融業。同時,要支持、引導和規范非公有資本投資于教育、科研、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包括非營利性領域和營利性領域。
融資難一直是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之一,這次,36條也明確提出“改革有關專項資金,要加大對非公有制企業的支持,改進政府采購,研究符合中小企業的信息發布制度,以及獎勵、懲戒制度,加大財政資金中對中小企業的服務體系的支持力度,擴大專項資金的規模,依法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
出臺相關政策,幫助私企進入壟斷行業發展,無疑拓寬了私企的投資渠道,多扇大門向期待已久的民營企業一齊打開,可以說給眾多民營企業帶來了福音。
準入門檻
36條雖然放寬了私企的市場準入,但是一些行業和領域在準入政策上雖無公開限制,但實際進入條件則限制頗多,主要是對進入資格有著較高的要求。
國防科技領域“半年之內,德力西打算進入軍工制造領域。”以生產低壓電器聞名的德力西集團的掌舵者胡成中語出驚人。然而盡管36條“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國防科技工業建設領域”,而且技術方面底氣十足,但德力西擔心與國有軍工集團平等競爭的待遇是否能夠實現。
這個待遇包括法律上的承認、市場準入條件的規范,還包括信息渠道、溝通機制的建立,甚至包括稅收上的支持——軍工集團生產的軍晶是免稅的,而民企現在還無法享受。
最大的一個障礙是軍品生產的“資格認證”。據國防科工委的公開資料顯示,從2000年起,國防科工委逐步對所有參與軍品生產的企業進行“認證”,即所謂的“三證”:軍品科研生產許可證、保密認證和質量認證。其中“軍品科研生產許可證”是最關鍵的。
對于還沒有進入軍工領域而又想進入的民營企業來說,“許可證”是他們最渴望得到的“敲門磚”。而據記者了解,目前還沒有一家“民”企同時通過這三項認證。
鐵路運輸業只要有能力投資,對鐵路項目感興趣,具備法人資格,都可以作為投資主體。民營資本可以通過兩種渠道參與鐵路投資:第一種方式是參股投資,以股東的形式作為戰略投資者,按照公司法共同組建公司;第二種通過購買債券的方式參與。”
在投資額度方面,目前投資鐵路的門檻仍然比較高。作為股東的大項目投資,起點至少要在1億元以上,一些中小項目也需要幾千萬的投入。
電力行業電力行業已形成五大集團的格局,而且電力行業具有高度的技術和資金密集性,電力項目高投入、回報風險高,并且需要電網的配合,即使電力行業放開了,民營企業參與競爭、打破壟斷的可能性也很有限。
電信業近年來電信業逐漸對外資和民營資本開放,但是基本上只能涉足增值電信業務,國有資本目前仍是投資主體。最為關鍵的基礎電信業務依然是“銅墻鐵壁”,除了外資可以在海外購入幾大電信運營商的股票外,民營資本幾乎無法靠近。目前非公資本進入電信業的門檻還比較高,監管上也存在問題,還需要更多配套機制去不斷完善。
石油業石油產業鏈的下游——運輸和銷售市場,目前門檻較低,各地都有不同的政策措施。相對而言,處于上游的石油勘探開采壟斷程度高,對民間資本的門檻更嚴。這個門檻包括資金和技術兩方面。石油勘探開采動輒投資上千萬元,而且技術要求較高,投資風險很大。國外許多大型跨國石油公司都不敢輕易為之,民營企業更需慎重進入。目前只有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少數國有公司享有石油勘探開采特權。
通過以上行業目前的情況可知,雖然民營資本可以進入壟斷行業,但總的來說,門檻較高,民營資本進入仍須謹慎。36條畢竟只是一個基礎性的文件,它的落實和操作因涉及到既有利益格局的調整,可以預見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在一些地方和系統,民營資本的市場準入將有真準入和假準入的博弈;對民企的金融支持也將有真支持和口頭支持之別。
民營企業要真正嘗到36條的甜頭,還需要政府各部門對具體政策的落實,希望這是個不太長的過程。
但并不是說廣大私企,特別是中小企業就沒有進入壟斷行業的機會。門難進,但并不是說不能進。
中小企業的機會
一、融資由于存在比較高的門檻,對于那些想從壟斷行業中分得一杯羹的中小企業,這條路并不平坦。那么,企業能不能通過貸款等方式獲得充足的資金呢?《意見》也提出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拓寬直接融資渠道、鼓勵金融創新、建立健全信用擔保體系等四條措施。
并且明確提出“改革有關專項資金,要加大對非公有制企業的支持,改進政府采購,研究符合中小企業的發布制度,以及獎勵、懲戒制度,加大財政資金中對中小企業的服務體系的支持力度,擴大專項資金的規模,依法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
另外,“國家將鼓勵銀行提高貸款比重,允許符合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發行企業債券,以拓寬融資渠道,改進金融服務,努力緩解融資難、貸款難的問題。”
二、配套服務目前我國非公有制企業絕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在壟斷行業的市場開放中,即使沒有充足的資金參與直接投資,但還是有相當多的機會值得把握。
因為壟斷行業是一個比較廣義的概念,在一些大型企業中,或在大型企業旁邊,需要一些配套服務或者一些工序需要中小企業來提供,這個就是中小資本進入的一個很大的空間。中小企業雖然不可能直接去做一些大的投資,但是可以為大企業做一些配套服務。所以壟斷行業的開放和非公資本進入壟斷行業,對于中小非公企業的發展也是一個拉動。
三、間接進入36條給民企的機遇是長遠的,一些壟斷行業采取國有民營的方式作為過渡。中小企業由于自身實力的限制,可能很難直接進入壟斷行業,但是并不表示不能參與壟斷行業的巨大市場。途徑之一就是間接進入。比如有個企業進入公用事業領域,而它是個上市公司,中小企業可以去購買股權,這就等于介入了。公用事業雖然回報率不高,但它是非常穩定和可靠的一種投資。
四、聯合進入2004年4月,金華康達窗業制造廠老板蔣金滿獲得柴達木盆地一個小型油田開發權。最近,蔣金滿將組織一批浙商成立一個“投資聯盟”,前往內蒙古投資開采原油。這就是聯合進入典型事例。由于壟斷業具有投資大、周期長收益穩定等特點,所以中小企業可以自身情況,以不同的方式組成“聯合艦隊”,進入壟斷行業。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強抗風險的能力;另一方面中小企業也能得到長足發展,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