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久
歷時3天的聯合國首腦峰會9月16日深夜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落下帷幕,共有150多個國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腦以及近40個國家的副總統、副總理及其他高級官員參加了這次會議。這是聯合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首腦會議,與會各國領導人通過深入討論,審議通過了《成果文件》,在發展、安全、人權和聯合國改革等問題上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決定和承諾。
聯合國仍不可替代
60年的實踐表明,聯合國的成立事人類歷史上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是人類和平進步事業發展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聯合國成立60年來,人類社會滄桑巨變,國際舞臺風云變幻。聯合國也經歷了種種考驗,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60年來特別是冷戰結束以來,廣大會員國共同努力,推動聯合國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使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共同發展、促進人類文明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聯合國成立時,各會員國把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職責賦予安理會。60年的實踐還證明,安理會在解決事關世界和平與安全的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推進國際合作、消除貧困也是聯合國義不容辭的職責。2000年9月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通過了《千年宣言》,制定了千年發展目標,為國際發展合作確立了路線圖和時間表,所有與會國都承諾到2015年實現以下8個目標:(1)消除極端貧困和饑餓,將每日生活費不足1美元的人口比例減半,將饑餓的人口比例減半;(2)普及初等教育,確保所有男童和女童都能完成全部小學教育課程;(3)促進性別平等并賦予婦女權利:最好到2005年在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中消除兩性差別,至遲于2015年在各級教育中消除此種差別;(4)降低兒童死亡率:五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降低2/3;(5)改善婦女保障:產婦死亡率降低3/4;(6)與艾滋病、瘧疾及其他疾病做斗爭;(7)確保環境的可持續能力;(8)全球合作促進發展。
這是國際社會首次在發展問題上制定共同的目標。幾年來,經過聯合國和各國共同奮斗,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努力取得了一些積極進展。但是,發展問題遠未解決,貧富差距仍在繼續拉大。據世界銀行統計,2003年,世界低收入國家人口23.1億,占世界人口的36.8%,國內生產總值11014.35億美元,占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3%;高收入國家人口9.71億,占世界人口的15.5%,而國內生產總值達292703.17億美元,占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80.5%。美國人口2.91億,僅占世界人口的4.6%,而國內生產總值達118816.09億美元,占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32.7%,相當于23.1億低收入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10倍以上。
聯合國要特別關注非洲的貧困問題。非洲53個國家,現有人口8.6億,占世界人口的13.6%。但是,國內生產總值僅占世界的1%,貿易額僅占世界貿易總額的2%。在世界49個最不發達的國家中,34個是非洲國家。在世界38個主要債務國中,32個是非洲國家。貧困和饑餓不僅威脅者不少非洲人的生存,而且使一些國家出現社會動蕩、人道主義危機以及艾滋病蔓延等問題的重要根源之一。因此,大多數非洲國家都認為,發展問題應當成為聯合國改革優先討論的議題。第59屆聯大主席國加蓬總統邦戈在致詞中說,國際社會應該更多地將目光投向非洲。
峰會成果有待落實
這次聯合國首腦峰會通過的《成果文件》標志著聯合國改革進程的啟動。會后關鍵是落實和行動。第60屆聯大主席國瑞典首相佩爾松在開幕式上致詞中說,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國際合作已經成為國家利益的一部分,人類只有協同工作才有望克服面臨的共同威脅。他強調,聯合國是實現有效、多邊和有序的國際秩序的首要途徑,聯合國及其所倡導的集體安全機制必須與時俱進。在《成果文件》中,各國一致認為,當今世界諸多威脅相互聯系,發展、和平、安全與人權相輔相成,沒有一個國家能完全依靠自身力量保護自己,所有國家都需要一個有效的集體安全機制。這次峰會再次確認聯合國在多邊安全機制中的中心地位,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聯合國會員國已達191個。在這次峰會期間,“千年發展目標”、“發展籌資”和“消除貧困”等與發展有關的詞語被與會各國領導人在發言中頻繁地提及,大多數領導人發言的重點是談論發展問題。他們普遍對“千年發展目標”能否按期實現表示擔憂,但表示應加倍努力,按照既有共識加強國際發展合作。第60屆聯大主席瑞典首相佩爾松認為,這是這次峰會達成的最顯著的共識之一。首腦們已經達成共識,聯合國及其會員國就應把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作為各自的主要使命。
發展事關各國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事關消除全球安全威脅的根源,沒有普遍發展的共同繁榮,世界難享太平。經濟全球化應該使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普遍受益,而不應該造成貧富兩極分化、貧富差距繼續擴大。要加強聯合國在推動國際發展合作中的作用。聯合國應該將發展作為一項主要工作來抓,完善機制,改善職能,再引導形成共識、制定規則、推動參與等方面發揮優勢。要加強同世界貿易組織、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機構的協調與合作,整合資源,形成合力,為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提供有力的幫助和支持。
聯合國要推動國際經濟體制的規則進一步深化改革,使國際經濟體制和規則更加公平合理,特別是要充分反映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關切,促進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的方向發展。在今后相當長時期內,要特別重視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要完善國際金融機制,為發展中國家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并增加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機構中的發言權;第二,要維護和完善多邊貿易體制,為發展中國家發展創造良好的貿易環境。各方應拿出誠意,為2006年順利結束多哈回合談判并取得全面、平衡的成果而積極努力。
必須積極援助貧困國家特別是要大力援助最不發達國家。發達國家更應在消除貧困、資金援助、減免債務等重點問題上采取切實措施,幫助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加快發展。國際社會應該把消除貧困作為加強國際發展合作的首要任務,大幅增加發展資金,實現發達國家把國民總收入的0.7%用于官方發展援助的目標,并積極探討新的籌資方式。
中國的承諾與貢獻
中國仍是中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在發展道路上仍然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批評。據世界銀行統計,2003年世界人均國民收入5500美元,中國僅1100美元,不到美國&日本人國民收入的1/30。但是,在這次聯合國首腦峰會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宣布,為進一步加強對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幫助,中國將采取五項新措施,其中包括:中國決定給予所有同中國建交的39個最不發達國家部分商品零關稅待遇,優惠范圍將包括這些國家的多數對華出口商品;中國將進一步擴大對主要債務國和最不發達國家的援助規模,并通過雙邊渠道,在今后兩年內免除或以其他處理方式消除所有同中國有外交關系的重債窮國2004年底前對華到期未還的全部無息和低息貸款;中國在今后3年內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億美元優惠貸款及優惠出口買方信貸,用以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雙方企業開展合資合作。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綜合國力增強,中國將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實現各國共同繁榮,做出更大的貢獻。
聯合國及其會員國加強協調與合作,落實千年發展目標,特別是大力推動發展中國家發展,采取切實措施縮小貧富差距,就有可能使21世紀真正成為“人人享有發展的世紀”。
(本文責任編輯:卜衛東)